201. 第201章:全民閨女 整個港城一起給……(2 / 2)

雖然追麥的方式有所變化,不過比試的規則都是沒有什麼改變,都還是由男女隊各出一人來追著麥克風團團轉,一邊追麥一邊唱歌,誰追不上或者漏唱的歌詞多,就謂之輸了這一回合。

當然了,這一次就是完全由機器控製轉速,不能再像93年那樣,讓負責騎麥克風小車阿蛋哥會根據現場情況,繼而偶爾放慢速度的“照(fang)顧(shui)”了。

總之就是一個字,“追”——倘若追不上固定在鋼架橫杆上的麥克風,到時就不但是麥克風收不進唱歌的聲音,而且還極有可能要被緊隨而來的另一邊的鋼架橫杆反過來追上……

“哇,這豈不是前有任務,後有‘追兵’?”商瀚友配合地作出一個誇張的表情,“被後麵的橫杆追上的話,肯定會很傷的……”

兩個環節之間肯定是需要做一定的銜接,這讓工作人員布置舞台的間隙,就是他們這些隊長、副隊長以及司儀發揮口才的時候,用簡略但又有梗的方式將每個環節串聯起來。

“沒辦法了,做人就是這樣嘛,不進則退!”男歌星隊的隊長Yeah哥也作出一臉沉重的樣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可惜Yeah哥也是個討喜的圓臉,演過的喜劇也不少,這兩人做出的這個模樣絲毫沒有沉重氣氛不說,反倒是怎麼看怎麼搞笑……

“看你那麼大隻又健壯,到時就算追不上也傷不到哪裡去的啦!”裴燕桑習以為常地以敵人的身份懟了男隊兩句,“而且你也是出了名什麼排行榜的排名都要‘追’的,年年拿冠軍,就連翻版唱片的銷量冠軍你都要!”

聽著現場觀眾一陣忍俊不禁的笑聲,商瀚友也是有點哭笑不得:這幾年他每年的唱片銷量都是男藝人裡的第一位,但可惜因為當初去過了隔壁台的賑災慈善義演以及不是TBL出身的“親生仔”,所以每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裡就隻能拿金曲金獎或者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始終輪不到他男歌手賽道裡真正的最終大獎“最受歡迎男歌手”。

這也是他在金影獎影帝每次止步提名之餘,另一個難言的遺憾——儘管獎項對於此時的他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但人類多多少少總是有那麼點收集癖,能拿齊最有份量的大獎項達成大滿貫,必然是比隻能拿兩個更讓人感到開心以及被認可。

他那麼努力地和TBL達成各種合作,也就是想在快要抵達當年那些前輩們退出競爭性頒獎典禮的年齡之前,拿齊最後一個獎項。

今年音統處那邊似乎終於稍微鬆了口,讓他看到了希望不說,現在又是在台慶這種萬眾矚目的現場上,借裴燕桑之口提出了這個銷量冠軍的問題……商瀚友臉上的哭笑不得,無疑就是逐漸化作了帶著期盼的微笑。

“哎呀,無所謂正版翻版,總之‘冠軍’這種東西肯定是誰都想拿的了……”Yeah哥順著裴燕桑的話頭說下去,“所以呢,你們女歌星隊打算出誰來挑戰我們?”

“他那麼鐘意冠軍,我當然是要給他一個‘冠軍’了——”裴燕桑回頭招呼早已經做好準備的李思詩出列,一副介紹自家寶藏的嘚瑟模樣,“怎麼樣,我們MayMay也是今年目前為止的女歌手唱片銷量冠軍,而且還有兩個選美冠軍桂冠加身,滿不滿意,害不害怕?”

“你給我們靚女又不是給我們豬扒,怕什麼怕,瀚友,上!”Yeah哥前不久才在大球場和商瀚友踢完球,也是親眼看著自家明星足球隊靠著李思詩和商瀚友的緋聞而偷了兩球的,因此在說笑之餘也是有點“投桃報李”的意思,“追不到麥無所謂,你將她們隊伍的港姐冠軍追回來,大不了我們男仔不要這一回合的分數了……”

除了偷偷在隊列裡小幅度擺手表示自己不同意的淩晨和程爾健,男隊其他人基本都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心態,這還真的就順著Yeah哥的話起哄了起來,再度引起現場觀眾一片哄笑聲。

說來也是稀奇,李思詩這種走玉女路線的女藝人應該是最擔心傳緋聞影響人氣的,但如今的魔幻現實就是,港城人在欣賞李思詩一個人獨美之餘,另外也挺“欣賞”她那幾個緋聞對象的。

大概是她在人前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實在太年輕,而且還先是十優狀元學霸格調刷滿、接著又是接連兩屆以港城賽區代表身份在兩大國際性選美賽事殺入甲的“港城驕傲”,以至於她路人粉的數量一直都遠大於個人fans,而且在這路人粉之中,又以有一定年紀的長輩為主……

雲雲種種結合下來,李思詩那“全民閨女”的印象標記無疑是遠大於其它一切,因此最終也就達成了整個港城一起給他們的思詩BB選CP的形勢——

瀚友仔?成熟穩重有實力會疼人,兩人合作拍戲時也很有火花——非常不錯!

Leo?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天生一對……這些詞語這不就是拿來形容他們兩個的嗎?

意麵啊?師兄師妹好搭配又好搭戲,兩個人在《人魚奇緣》裡麵分外相襯!

阿LOK呢,目前級彆上是差點,但前麵有著嚴穎怡和張誌辰那一對,倒也不是什麼會讓人很意外的,而且這個衰仔在《情俠人間》裡演得確實是好,不少劇粉都希望戲假情真……

唉,越算越難選——不過沒關係,我們思詩BB還那麼年輕又那麼靚女,說不定接下來還有新的韭菜在努力生長,期望以後能得到她的收割呢?

與此同時,在東瀛寒冷的冬夜裡又結束了一日的酒吧駐場鍛煉後的蕭榭,這便是懷著滿心的期望和欣喜,把內容簡明扼要地記述了自己很快就要放假回港過年的一封信,輕輕投入了熟悉的郵筒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