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歲的皇帝,眉宇之間已經有深刻的皺紋,額頭上一道傷疤清晰可見,那是年輕四處征戰時留下的印記。
臣工們每次看到這道傷疤,就會想起皇帝對大齊的付出。
皇帝道:“李佑押送一乾人等,還需要半個月才能入京,列位有沒有想好,該怎麼處置此事?”
刑部尚書先躬身道:“勾結外敵是重罪,該依照大齊律法處罰。”
皇帝略微有些遲疑。
刑部尚書接著道:“這件事非同小可,就算鎮國將軍為大齊立下不少戰功,但這件事上朝廷斷不能姑息。”
這話大家都明白,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皇上在這件事上抬了手,還有那麼多節度使,萬一還有人也這般施為,大齊豈不是要亂了?
官員之中又有禦史上前:“宋旻是鎮國大將軍子嗣,宋羨將軍也是鎮國大將軍嫡長子,若不是李大人查明此案,宋羨將軍凶多吉少,真的顧念鎮國大將軍,就該秉公處置。”
皇帝沉默片刻,終於拿定主意:“不管是橫海節度使還是宋旻的案子,刑部、大理寺都要徹查到底。”
官員們應聲。
皇帝遣退了臣子,轉身離開了廣和殿。
坐上步輦之後,皇帝忽然想起了廣陽王,李佑去鎮州之後,讓人送了不少密折入京,宋羨將鎮州打理的很好,還在鎮州開了第一個官藥局。
鎮州的村子還收起了藥材,府衙出麵為商隊做文書。
這是對治下用了懷柔的手段?
有些像廣陽王的路數。
皇帝也曾十分欣賞廣陽王,隻是後來……
皇帝揮去腦海中的思量,如今的廣陽王屬地至今還被前朝餘孽攥在手中,由此可見廣陽王的那些政見就算不錯,卻也沒什麼用處。
“讓人快馬去迎李佑,”皇帝道,“給李大人送去些吃食和衣物,與李大人說,今年他不能在宮中陪著朕守歲了,朕會記得他的辛苦。”
內侍應聲。
……
臘月二十九。
陳家村的孩子們都聚在一起看殺豬、殺羊。
想到明日就有肉吃了,孩子們笑不攏嘴,看到爹娘、姐姐將肉放在笸籮裡往家走的時候,他們立即跟上前詢問:“娘,是明天吃肉嗎?是明天早起就吃,還是午時?能吃多少?都吃了嗎?”
大人們被孩子問的沒有了耐心,一個個掐著腰將娃們趕走。
陳老太太聽到了就勸說道:“過年了,誰也不準打孩子,都要高高興興的。”
“知道了。”婦人們立即露出笑容。
陳老太太依舊四處走動巡視,肉她不用看著了,有陳玉兒幾個在旁邊,絕不會多給少給。
過年了肉要按人頭分足了。
一年就這一次不是?
陳老太太決定過年的時候,自己絕不心疼銀錢,可當她走回自己家裡時,臉色還是變了。
小院子裡傳來一股股肉香,灶房裡“滋啦”作響。
謝良辰探出頭來:“外祖母,您餓了嗎?要不要先吃些?我做了麵條,還有肉鹵子。”
陳老太太正在與自己做鬥爭,就看到高氏帶著幾個人進了院子,高氏手裡拿著一個布包袱,笑著看謝良辰。
“辰丫頭,你過來,”高氏道,“我們有東西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