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常安,陳詠義躺在炕上,看著周圍那些呼呼酣睡的半大小子,這次他們從鎮州出來真是要見世麵。
常安將東西帶去軍中給宋羨。
宋羨看著包袱裡的梨膏塊,一塊塊用油紙仔細地包好,放在編好的小竹簍裡,可惜竹簍不好戴著,否則他就這樣掛在腰間,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一塊。
常安想要提醒大爺,看得時間有些長,外麵還有幾個副將等著呢。
宋羨起身去淨了手,這才拿出一塊放入嘴裡。
常安心中再次嘖嘖,大爺這仔細的模樣,像是要接聖旨。
宋羨嘴裡甜了,整個人都十分熨帖,抬頭吩咐常安:“讓他們進來吧!”
趁著大爺高興,常安安排糟心事最多的幾個副將先進門。
第二天常安帶著陳詠義去鐵匠鋪,陳詠義將手裡的風匣裝好,然後開始推拉,鐵匠爐裡的火苗慢慢地越燒越旺。
鐵匠和夥計開始並不看好這個木匣子,如今也都看傻了眼。
跑了一上午,走了三個鐵匠鋪,陳詠義漸漸有了底氣,他看向那邊的陳初二:“過了今天,就在城中找個院子,招工匠教做風匣,我們發工錢,但每個人都要至少乾夠一年。”
陳詠義說著拍了拍陳初二:“你要好好學,等過陣子我回陳家村,這裡的事就要交給你了。”
陳初二有些擔憂:“叔,風匣子做出來就會有人學去,鐵匠鋪會不會就不來我們這裡買了?”
陳詠義早就想過這件事,走之前還跟良辰說過,良辰怎麼與他說的?
陳詠義道:“我們磨了一個冬天,才將風匣子做的這麼好,工錢要的也不多,都是貨真價實,如果有人比我們做的好,賣的便宜,那是我們沒本事,怨不得旁人。
再說我們也做不了那麼多,還不興彆人也跟著賺錢?做的人多,賣的好,風匣子就越有用,這跟賣藥材是一個理,你阿姐說了不用藏著捂著,好的物件兒就得傳出去。”
陳初二點頭:“叔,我知道了。”
陳詠義惦記著早些將這邊的事了了,他還得帶著人去邢州看鐵礦石,拉些礦石回到趙州和鎮州。
……
陳詠義走了五天,這才讓人將消息送回陳家村。
陳詠勝鬆了口氣,陳家村邁出去的第一步要穩紮穩打,陳詠義帶走的初二手藝最好,也是村子裡年紀最大的大小子,能接下一攤子活計自然是最好的。
陳詠義的媳婦和陳初二的娘高興的不得了,陳初二沒想到自家小子會這麼快就能為村中做事。
眾人趕緊生火做飯,要聚在一起熱鬨熱鬨。
陳詠勝吩咐陳玉兒:“去村口看看,你阿姐、許先生她們怎麼還沒回來?”
陳玉兒應聲,就要往外走去,卻看到黑蛋急匆匆地跑回來。
黑蛋邊跑邊喊:“爹,娘,大伯娘,要……要兩套衣服……阿姐和許先生……在外遇到病患了,怕是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