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這才想到自己的真實目的,她向門外看了看, 常悅和常同守在門口,兩個活門神,眼觀六路, 但凡不是特彆重要的事,都不能來麻煩良辰。
好在她是良辰的舅母,有金光傍身,這才能隨意出入。
“良辰啊,”高氏道,“我們的紡車要改進,這是作坊畫出的圖,你瞧瞧可不可行?”
謝良辰將圖接到手中仔細地看。
陳老太太埋怨地看了一眼高氏:“詠義不是在家中嗎?”
高氏笑道:“那怎麼比得上良辰,有些東西四弟也拿不準,這紡車不改也不行,大紡車是我們鎮州先做出來的,總不能讓彆人比下去。”
陳老太太還不知曉高氏的心思,一準兒是因為現在墨塊賣的好,心中不服氣。
“月份這麼大了,”陳老太太勸說道,“這樣盯著瞧,小心壞了眼睛,看一會兒就行了。”
陳老太太勸說,謝良辰應聲,不過目光卻沒有離開那圖紙。
“新紡車準備什麼時候做?”謝良辰道,“我早就琢磨著,用手搖太費力,不如好好改一改。”
高氏欣喜:“你覺得這新紡車可行?”
“行不行做出來看看就知曉了,”謝良辰道,“若是怕做大紡車太費功夫,先讓作坊做幾個小的,若是小的能用,大的自然也就沒有問題。”
高氏眼睛一亮,良辰看了都說可以,那就是真的可行,這些東西從前都是出自良辰的手,如今作坊的工匠第一次做,他們總是心裡沒底,非得良辰看過之後才能踏實。
“那我這就去作坊,”高氏從謝良辰手中將圖接下來,“做完了如何,再來與你說。”
謝良辰點點頭:“好。”
高氏笑著拿著圖走了。
謝良辰看著高氏的背影。
陳老太太道:“如今可是不得了,一個個忙得很,你追我趕的,生怕被落下。”不止是陳家村,整個鎮州,乃至北方都如此。
熟藥所那邊,陳玉兒她們除了熟藥之外,還在育苗,想要在春耕的時候,種一些彆的藥材。
如今鎮州算是藥材聚集之地,前來北方購藥的商賈,都會前來鎮州,城內的西市現在全都成了藥材鋪子,隔得遠遠的都能聞到一股藥香味兒。
陳老太太道:“蘇家那後生,還讓管事給許先生送來一些藥方,都是從民間來的古藥方,要請許先生幫忙看看能不能用處。”
謝良辰道:“是豕膏的藥方?”
陳老太太疑惑:“你怎麼知曉?”
謝良辰道:“太醫院允許藥鋪賣做好的豕膏,我和許先生一直在改進豕膏,蘇懷清是聽說了這樁事,才會送藥方前來。”
不過,蘇懷清怎麼會讓管事來給許先生?而不是給她?那藥方許先生也會拿來與她一起參詳。
這樣做豈非繞了一大圈?
之前秦茂行與她說要在滄州建熟藥所,她答應好了會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