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知府自然明白, 就像這次薛臣若是不去打這一仗, 多少人都不會死心。
謝長紳接著道:“我年紀大了, 就算祁王世子承繼皇位,我可能也看不到皇帝和太後奪權的那一日, 但有這麼一件事懸在頭上,大齊多少年都不得安寧,更何況朝廷就算僥幸保下京城, 一時也贏不下宋羨,這樣一次次的戰事, 不知會死多少人。”
尹知府心中一跳,聽出了謝長紳的意思:“謝相願意支持宋羨?”
尹知府說出“願意”兩個字, 就等於告訴謝長紳他也站在宋羨那邊,八州之地和北方是什麼模樣, 他從學生那裡知曉的太多。
眼下邊疆節度使各懷心思,再加上大齊內亂不斷,徐皇後這樣的人,也隻能在暗中用些手段,絕對無法應付這樣的局麵。
謝長紳點點頭,他看了尹知府一眼:“前段日子我已經與可信的人提及了這些,趁著薛臣籌備兵馬, 我也會再與其餘人商議,一旦薛臣戰敗,剛好為宋羨造勢。”
謝長紳停頓了片刻:“我會做主打開城門。”他這麼大年紀了,不怕日後被人指責背叛朝廷。
尹知府道:“我與謝相同去。”
“不用, ”謝長紳道,“新朝之後,我會告老還鄉。”
大齊王朝雖然敗在皇帝和魯王、祁王等人手上,但做主打開城門迎宋羨的謝相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大家就算麵上不說,也會將責難藏在心中,畢竟這樣的舉動,並不能換得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過錯總需要有個人來承擔。
就算宋羨護著謝長紳,但誰也無法永遠掌控人心,所以謝長紳還是早些離開朝廷為好。
尹知府道:“我也可以……”
謝長紳揮了揮手:“大齊剛遭這樣的戰禍,你們理應多為新朝建立,你才多大的年紀,想要偷懶還不是時候。”
尹知府喉嚨一哽。
“我就是還有些事放心不下,”謝長紳道,“兩浙路、江南路、江南西路、福建路和淮南西路那些州、縣是什麼情形?聽說是孟肅先領頭關的城門,他們如何思量?這些州、縣若是不願意,難免再興戰事。”
謝長紳知曉孟肅與宋羨有些交情,但不敢輕易下結論,於是問問尹知府。
尹知府抿了抿嘴唇:“李佑離開時說過,孟肅不用擔憂。”
謝長紳一笑:“看來宋羨,委實該做這個天下之主。”能讓孟肅這樣做,不止是聰明而且心懷百姓。
“那就這樣吧,”謝長紳道,“我們分頭去準備,等到薛臣一戰之後,就打開城門。”
謝長紳仔細看過朝廷送來的戰報,知曉宋羨的厲害,薛臣不是宋羨的對手,所以薛臣敗北應該會很快。
……
等待宋羨的是薛臣列好的軍陣。
戰鼓聲起,雙方兵馬交戰。
坐在宮中的徐皇後仿佛能清楚地聽到廝殺的聲音,她攥著的帕子已經被汗水浸透了。
這一戰必須要贏,徐皇後數著自己的心跳,默默地向神佛祈求,除此之外,她也沒有彆的法子。
“皇後娘娘,”旁邊的祁王世子小心翼翼地道,“薛將軍能誅殺宋羨嗎?”
徐皇後點點頭:“能。”
徐皇後說的肯定,但宮中所有的侍衛都守在各個宮門口,就是怕宋羨贏下這一仗之後攻破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