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馬車上, 三郎還在罵罵咧咧:“狗膽包天,給他臉了,什麼玩意兒……”
方才年哥兒踹回去一腳, 陸景承那個鬼崽子一樣的東西, 跟瘋了一樣,衝上來就要跟景年拚命。
三郎跟在陸景堂身邊,是踏踏實實學過點兒拳腳的, 也正經實戰過, 收拾陸景承一個還未長成的少年, 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更彆說還有其他拉架的人, 就連陸景賢自己, 也使勁渾身解數阻攔。
他可太清楚了, 今天他胞弟要是傷了陸景年,陸景堂絕對會把這筆賬算在他身上,他現在還經不起陸景堂集中打壓。
最後人是拉開了,陸景承不乾不淨罵了一堆,許多鄉下俚語粗話,粗鄙不堪,陸文敬家那些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們, 聽都聽傻了。
還是陸景賢自己捂上了他的嘴, 陸景承被憋紅的臉上, 一雙眼睛裡,怨毒幾乎要溢出來。
景年心情很差,麵無表情坐在一側,板著臉的模樣, 竟有幾分神似陸景堂, 讓人不由噤聲。
三郎聲音越來越低, 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陸景複他們在想什麼?不清楚咱們不待見三房嗎?竟還跟他們熟絡。”
陸景複就是陸文敬的二子,都是姓陸的,他們這一房的陸二郎是陸景堂,三郎便不願意叫他二哥,見麵含糊過去,私底下生了氣,乾脆直呼姓名。
雖說都是一族的兄弟,可人分遠近親疏,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從身份地位上,陸文敬這一房都與景年他們大房更親近。
之前陸景齊,也就是陸文敬長子還在的時候,待他們客客氣氣,幾乎不與三房聯係,陸景賢上門,家裡主事的郎君避而不見,幾次下來,他自己就明白了,也就不上門了。
如今陸景齊外任縣令,還是陸景堂出了力氣,這人一走,竟轉頭背著他們,跟陸景賢勾搭上了。
三郎越想越氣:“得跟阿兄說。”
他們這一脈,比他年長的隻有陸景賢和陸景堂,二房前幾年因為一些事,差點兒跟三房打起來,他更不願意稱呼陸景賢為兄長,對陸景堂,也不叫“二哥”了,跟著景年喊“阿兄”。
景年壓了壓火氣:“阿兄在外辦差,何必因為這些小事惹他煩心。”
不是什麼大事,等阿兄回京,找個機會跟他提一嘴就行了。
他阿兄如今是真的忙,官做得越大,手裡的權勢也越大,需要管的事情也越多。
其實他也想不通,陸景複他們這麼做,圖什麼?
明顯他阿兄比陸景賢有能力有前途多了,難不成是想腳踩兩條船,兩邊交好?也不怕翻了船!
除非……除非陸景賢能拿得出打動他們的好處。
可惜他們剛回京,消息不夠靈通。
三郎悶悶不樂,他曉得景年說得對,可是這口氣讓他一直憋著,他難受。
“年哥兒,我跟你說,陸景承跟個狼崽子一樣,記仇得很,這回是盯上你了,你可要小心。”
景年幾乎完全沒跟這個堂弟打過交道,也就是五歲之前還住在陸家村的時候,偶爾阿爺阿奶上門,帶著陸景承在他們家吃飯。
唯一能翻出來一點兒的記憶,就是陸景承吃飯非常霸道且不講究,他直接用手從菜碗裡抓,連著菜碗一起往自己懷裡扒拉。
好像有一回,他阿娘煮了隻雞,剛端上來,陸景承就搶那鍋雞,差點兒燙到,阿奶因此責罵他阿娘,他就是因為這件事才記住這些的。
後來那頓飯沒吃成,他阿兄發了脾氣,逼著阿爹將人送走了。
那會兒他阿兄已經是小三元,在家裡說話十分管用。
再後來陸滿倉和陸劉氏再來他們家,沒有再帶過陸景承,景年隻在過年去跟爺奶拜年的時候見過他一回,之後他們一家搬到京城,再沒跟陸景承碰過麵。
隻能說,跟小時候一樣討厭,不,更討厭了。
三郎見他沒說話,急了:“你彆不信啊,我跟你說,你可彆小瞧他,四郎那個傻子,在他手裡就吃過虧。”
他們家因為阿爺阿奶偏心,跟三房時有摩擦,畢竟老兩口想偏心,總得有的偏,他們想給三房好處,自己沒有,就得從另外兩個兒子身上挖。
大房離得遠,陸文元給爹娘的孝敬,按時寄來,寄到族長家裡,請他們代為轉交。
四時衣裳鞋襪,乾果點心,都是頂頂好的東西,誰見了都得誇,村裡哪個老人看了不說一句羨慕。
這些東西,吃的也就罷了,精致是精致,份量就那麼些,不經吃,而且好東西得留在呢。
衣裳鞋襪這些,都是比著兩老口尺寸做的,顏色說好聽了叫低調,直白點兒就是暗沉,老年人穿一穿還行,旁人想穿,改都沒法改。
老兩口穿著新衣裳,花色暗沉,可適合老人啊!村裡老人不好意思穿得花哨。
都曉得這是陸家老大寄回來的,都誇陸文元孝順,狀元郎孝順。
所以哪怕老兩口再心疼孫子,除非把這些衣裳拿出去賣了給陸景賢買新的,否則想省給他穿,幾乎不可能。
陸景賢要是敢讓爺奶賣了大房寄回來的新衣給他買衣裳,脊梁骨都能被人戳穿,他丟不起那個臉。
大房寄回來的包裹,每次都是一大包,陸文德帶著兒子送過來,全村人都看得見。
可裡頭東西多錢少,偶爾寄一回錢,有那些東西,沒人覺得他們不孝。
這樣一來,三房在大房身上,實在占不到什麼便宜。
可二房不一樣,二房造紙賣紙,這消息瞞不住,他們掙了錢,也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