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止敷衍孩子:“他一人不夠,你多帶幾個,否則……否則我跟你阿姐說去。”
景年瞪圓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他:“姐夫你怎麼還告狀啊!”
他彆的不怕,就怕阿姐哭。
裴止微微一笑,告狀怎麼了,告狀好用,他就告狀。
這不是陸景堂不在嘛,大舅子要是在,他就不用跟夫人講,直接跟大舅子告狀,讓他管管小舅子。
景年:“……”
我剛認識你時,你不是這樣的!
被姐夫威脅,下一回出門,景年隻能帶上人。
除了他書童鬆煙,還有幾個親隨。
說來怪鬱悶的,家裡親戚他都拜訪過了,原本打算去見之前的幾個朋友,小時候一起翻牆爬樹蹴鞠,如今訪個友,身後跟著一串人,想好好玩兒都放鬆不下來。
不過朋友還是得去見,他去問過先生了,國子監那邊他隨時可以進去,已經給他安排好了入學。
景年不願意這麼早去,找了個借口,說等他阿兄回來。
其實也不算借口,他好久沒見過阿兄了,入了國子監,又得等下回休沐。
陸景堂寄回來的信上說,他大約還有四五日就回來,所以景年想著趁此機會去見見老朋友。
景年離京求學之前,年紀尚幼,接觸到的朋友都是鄰近的鄰居家小孩兒。
他自小討人喜歡,縱使有幾個皮孩子,也被家長約束著不敢欺負他,那條街上孩子,大都與他關係不錯。
隻不過他最玩得來的,還是薛忠寶和李士傑兩個,剛離京的時候還時常跟他們寫信,他遊學的兩年,居無定所寫得少了,但一直沒斷了聯係。
景年帶著人,先去了自家原先住的那個小院。
那個小院還沒賣,家裡不缺這點兒銀錢,隻是沒人住,顯得有些破敗了。
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小院兒,讓景年心生懷念,那會兒他們一家人還住在一處,有時會覺得阿娘太嘮叨,阿姐總管著他。
可如今阿爹阿娘回了鄉下老家,兩個姐姐皆已嫁人,家中隻剩阿兄和他。
“站住!什麼人?!”侍從的聲音打斷了景年的思緒,他轉過身,看見兩個親隨盯著院門口探頭探腦的年輕郎君。
那人被吼得縮了縮脖子,看了景年兩眼,遲疑道:“是年哥兒嗎?”
景年一愣,從他臉上,看到了幼時夥伴的影子,可是——
他猶豫著開口:“你是……士傑?”
“是我啊!”李士傑興高采烈地應聲,衝過來想給景年一個擁抱,被鬆煙擋在了麵前。
景年失笑:“我剛才差點兒把你當成忠寶了。”
小時候李士傑可瘦了,光長個頭不長肉,瘦巴巴的竹竿一樣,沒想到如今再見,竟然成了個圓臉小胖子。
李士傑撓了撓,不好意思道:“嗐,這個說來話長,回頭再跟你細講。”
“好啊。”景年原本還擔心多年不見會生疏,現在有話聊,讓他輕鬆許多。
“對了,忠寶呢?怎麼沒見他。”
李士傑一聽,衝他擠眉弄眼:“我帶你去見薛胖,他也大變樣,保你大吃一驚。”
活泛的小表情,讓景年找到些小時候的感覺,他也笑起來:“好啊。”
幾人便一起往外走,景年邊走邊介紹三郎和李士傑認識。
兩人都是開朗大方的性子,如景年所料,聊上幾句,頗覺投緣,李士傑很快就一口一個“三哥”,跟著叫起來。
景年也簡單了解了兩個夥伴這些年的經曆,他們是商家子,沒到三代,不能科舉,在學堂讀了幾年書,字認得差不多之後便回家了。
李士傑家裡有開著書鋪子,偏他不愛讀書,在自家鋪子裡待不住,趁他阿爹不注意便溜了出去,這才發現了景年一行人,跟了過來。
薛忠寶家裡開米鋪和酒樓,他比李士傑服管,如今被壓著在家中酒樓當小掌櫃,跟著老掌櫃學,等著日後接班。
“我記得薛家酒樓,那個招牌燒雞味道不錯?”景年回憶道。
很大一隻,十分入味兒,偶爾他饞了,就去跟阿娘磨纏,阿娘便給些銀錢,讓他去買來吃。
酒樓掌櫃認得他,每回都會讓廚房給他挑一隻大的,包好讓他拎回家。
“你還記得?”李士傑笑道:“他家新上的……也不算新上,上了有兩年了,不過年哥兒你還沒吃過,有個招牌的燒鵝,比燒雞肥美,今兒我請客,咱們去薛胖家,好好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