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還不如丟去護城河呢。
至少還能聽個響兒!
沒了銀子,也沒有靠山,趙家這幾個孤兒寡母,可該怎麼活?
趙青雲:……誰說我家就幾百兩銀子?
誰說我阿娘犯蠢、做了糊塗事?
趙青雲還帶著稚氣的臉上,看不出息怒,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
阿娘!
乾得漂亮!
他的母親再一次精準的“歪打正著”啊。
新知縣到任後,去縣學的時候,單獨見了趙青雲。
趙青雲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新知縣對他嫉妒又欣賞。
嫉妒嘛,趙青雲可以理解,自己是年少英才,十二歲就考中了秀才。
而新知縣呢,二十多歲的秀才,三十多歲的舉人。
考中進士的時候,都快四十了,是可以自稱“老朽”的年紀!
平庸的上位者,自然嫉妒天才的少年郎啊。
新知縣的“欣賞”,就更好理解了。
嫉妒歸嫉妒,但天才就是天才。
人,未必都有才愛之心,卻都“賭”的天性。
遇到了好苗子,提前投資,更是許多成功者想要獲得進一步成功的法門。
而招攬人才,還有什麼比聯姻更牢靠。
新知縣看趙青雲的時候,儼然已經帶了幾分相看女婿的架勢。
新知縣家的小姐,趙青雲敬謝不敏。
寵妾滅妻,不隻是家風不好,關鍵是太蠢!
有這麼一個嶽父,隻會拖後腿。
趙青雲早就有明確的目標,也在踏踏實實的朝著目標奮進。
他斷不允許有人搞破壞。
就在趙青雲想著如何拒絕新知縣,卻又不會招致新知縣的記恨時,親娘來了這麼一個“雙連擊”!
新知縣再也沒有單獨召見趙青雲。
偶爾見了,也會用一種可惜的目光看著他。
孩子是真心好,可惜親娘太奇葩。
糊塗、敗家,耳根子還軟。
新知縣一家來到縣城的時間久了,也就聽聞了更多顧娘子的“奇聞”。
買刀、厚葬乞丐什麼的,已經是老黃曆了。
巴結侍妾、被騙銀子,也已經慢慢過去。
趙家的最新笑話是,顧娘子不知聽了哪裡的江湖騙子胡說,認定這兩年趙小秀才運勢不好,要去道觀躲災。
哭著鬨著,非要讓讀書的趙小秀才從縣學退出來,轉而去隔壁縣的一個鳥不拉屎的道觀。
縣城的百姓們:……這還是親娘嗎?她到底知不知道兒子讀書要緊?
可憐趙青雲,雖然不樂意,可礙於孝道,沒有拒絕,竟真的收拾了行李,帶著幾個堂兄、表兄直奔那個道觀。
看到趙青雲隨行的隊列中,居然還有顧家的小輩。
很多人忍不住嘀咕:“顧氏也開始吃裡扒外了,竟這般抬舉娘家人。”
“嗬嗬,所以才說她糊塗啊。剛剛有了賢妻良母的好名聲,就開始胡鬨!”
當初無數男人會吹捧顧氏是賢婦,就是因為她不記前仇的把婆家當成一家人,而跟對自己有恩的娘家人極力撇清關係。
結果呢,這才三年時間,顧氏就“露出了真麵目”。
她呀,跟那些養不熟的媳婦兒一樣,骨子裡更向著娘家。
抓住機會,就想方設法的倒貼娘家。
不但把侄子、侄孫接到了縣裡,塞到了兒子身邊,還把侄女也養在跟前。
這趙家的錢和物,都便宜了姓顧的。
顧傾城一連串的騷操作,徹底坐實了她荒唐、糊塗的罵名。
而趙青雲也成功在縣城銷聲匿跡,不再是眾人(包括新知縣)都關注的風雲少年。
趙青雲去了道觀,不但贏得了安靜的讀書環境,還遇到了一位在此靜修的當世大儒。
大儒惜才更愛才,當下便收趙青雲做了關門弟子!
顧傾城:……這個還真不是我謀劃的!
隻能說,趙青雲不愧是男主,走到哪兒都有奇遇。
兩年的時間一晃而過。
顧傾城守著小兒子,身邊還有娘家、婆家的好幾個侄女兒伺候,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很快,秋天到了,新一輪的鄉試即將開啟。
年滿十五歲的趙青雲,儼然長成的翩翩美少年。
趙家、顧家都派了人,護送他去府城考試。
喜報傳來,趙青雲再次刷新了曆史——
十五歲中舉,還是頭名解元,在整個齊州,堪為第一。
報喜的人敲鑼打鼓的來到書院後街,柔柔弱弱的顧傾城走出門來,高興的接受所有人的恭賀。
大把的銅錢,如同雨點一般撒了出去。
隔壁的鄭家也來喜報,十六歲的季克己也榜上有名。
雖然隻是最後一名,卻也是正經舉人了。
可惜,他還是吃了年長一歲的虧,風頭再次被趙青雲遮蓋得嚴嚴實實。
第二年輕的舉人?
世人隻會記住第一,誰會記得第二、第三?
饒是鄭先生百般安慰自己,也忍不住泛酸的犯嘀咕:難道趙青雲就是專門來克季克己的?
總是壓他一頭!
PS:一月的最後一天了,再喊一句: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