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
「顧女士,您預測幾個月後,醜國將會迎來一場地獄級彆的股市災難?」
還是顧女士的客廳,這次聚集的是金融領域的精英。
除了國內的一些留學生、訪問學者等,還有醜國華爾街有名的金融學家、股票大牛等。
他們聚集一堂,暢所欲言。
而顧傾城作為主人,總是那麼的語出驚人、石破驚天。
股災?
怎麼可能?
現在的醜國,可是全民炒股。
報紙上、廣播裡,更是充斥著某某家庭主婦,拿著買菜的錢隨意在證券所轉了一圈,隨手指了一支股票就發了大財的段子。
股市的瘋狂,在過了聖誕節之後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上至金融精英、老板、農場主,下至推銷員、體力勞動者甚至是家庭主婦,全都跳進了那沸騰的股海之中。
各種專家、各種大佬也紛紛看好股市的前景。
聲稱股票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還會持續增長。
無數人都被這種瘋狂所迷惑,也都加入到了這場狂歡。
顧傾城卻在自家客廳舉辦的沙龍中,大大的潑了一盆冷水。
「沒錯!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
顧傾城麵對眾人的質疑,堅定的點頭。
「這不可能!費雪教授都說,這是股票最好的時代。」
而這位教授是著名大學的著名大經濟學家。
他的影響力非常大。
他的話,可信度也非常高。
顧傾城沒有急著爭辯,而是拿出禍水調查來的諸多資料。
比如——
「兩年前,佛州的房產市場崩盤了。」
房產泡沫破碎,就是經濟危機的前兆。
「諸位,還記得那些可怕的數字嗎?人口隻有7.5萬的市,居然有2000多家房地產公司,2.5萬位房產經紀……」
顧傾城最喜歡做數據黨。
數據就不是開放性的問題,它最直接、最簡單。
根本不用杠,一個個的數字就能說明一切。
「佛州的房地產泡沫破碎了,無數人失業,許多中產吞槍、跳樓。」
「現在的華爾街,不過是另一個佛州!」
且更瘋狂、更可怕,所造成的後果,也更致命。
顧傾城說得言之鑿鑿,眾人聽得背脊發寒。
他們想要駁斥顧傾城,認為她是危言聳聽。
可,佛州的例子又是真實發生的。
良久,有人打破沉默,「佛州隻是個例!」
再說了,醜國又不是隻有一個佛州。
「對啊!佛州的房地產市場崩潰,又跟華爾街有什麼關係?」
說這話的人,自己說完,都覺得有些狡辯。
怎麼會沒有關係?
他們都是研究金融領域的經營,與經濟相關的專業,他們都有所了解。
其實,在座的人中,也有人意識到了問題。
但,大環境是瘋狂的,極少數清醒的人,反倒成了另類。
就拿這小小的客廳沙龍來說,與會的十幾個人,隻有兩三個是清醒的。
他們對於顧傾城的預判,也都非常讚同。
可是,他們沒有顧傾城的勇氣,做不到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浪潮。
顧傾城沒有回答那個人的話,她列完了數據,整個人就變得放鬆起來。
沒有了那種數據黨的嚴謹,開始隨意八卦。
她
輕笑一聲,「好吧,撇開數據、案例不提,我們隻說一個可笑的故事——」
一邊說著,顧傾城一邊從手邊的茶幾上抽出一張報紙。
指了指上麵的一則新聞,說道:「女士們、先生們,看到了嗎,現在就連擦鞋匠都能在股市賺到錢了!」
這股市,還不可怕?
有個非常紮心的現實,那就是自古以來,不管哪個地方,社會的大多數資源其實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
而當本該是韭菜的存在,卻割到了韭菜,就表明這個行業的發展已經達到了極致。
下一秒,它就會「砰」的一聲,崩潰成渣!
眾人:……好紮心,卻又該死的有道理。
但,眾人還是不能輕易相信。
或者,他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因為一旦股災爆發,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陷入崩潰。
他們這些精英,可能也會淪為乞丐,甚至還會走上天台。
「顧女士,我並不這麼想。我覺得恰恰相反:擦鞋匠都能賺到錢,更加表明股市的大有可為!」
「是啊是啊!如此繁榮的股市,怎麼可能崩盤?」
持反對意見的多數人,紛紛表示駁斥。
更有人想到顧傾城的身份——金融係大四的學生!
即將畢業啊!
需要寫論文的苦逼畢業生!
「顧女士,您快畢業了吧。不知道您的畢業論文選擇了什麼課題?」
那人不能說是故意找茬吧,卻也在不懷好意:
「我有個建議!」
「顧女士,您若是堅持您的想法,您完全可以把它作為您的畢業論文啊。」
「我看您似乎已經調查了很多資料,也有了充足的論據。」
那人故意指了指顧傾城丟在一旁的那一摞資料。
嘖,不是喜歡當數據黨嘛,那就索性更嚴謹、更專業一些。
直接寫篇論文吧。
隻是在這麼一個小小沙龍裡賣弄算什麼本事?
直接將自己的論點寫成論文,公布於眾,接受全國學著的考驗、質問、駁斥……才算真的勇敢呢。
顧傾城:……
哦豁,到底是在找事兒,還是在幫忙?
所以說啊,豬對手有的時候也是神隊友呢。
「r.瓊斯,多謝你的建議。」
顧傾城聳了聳肩,「愉快」的表示:「我已經寫完了相關的論文,並向金融報等幾家媒體投了稿。」
說到這裡,顧傾城故意眨了眨眼睛,「我的論文,肯定沒有問題。就怕審稿的編輯,不接受我的論點,繼而選擇拒稿!」
激將法嘛,什麼時候都好用。
顧傾城現在隻是個歪果來的留學生,還是幾個月前才轉到金融係的小菜鳥。
雖然在華爾街創出了些許名號,還暗中經營了許多產業。
但,在經濟、金融領域,她依然隻是個「小學生」。
跟那些著名學者、教授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她的論文,若是沒有「契機」,是不可能順利刊登的。
顧傾城故意在沙龍等場合宣傳自己的論點,就是為了製造契機。
在座的,或許沒有大牛,卻也有大牛的學生或是朋友。
顧傾城表現越是篤定(囂張?),她的文章也就能最大限度的曝光。
果然,客廳沙龍結束的第三天,顧傾城的那篇論文就在醜國的各大報紙、財經雜誌等媒體刊登。
顧傾城在學校的導師,也給顧傾城打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