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到底, 一鳳陛下這波著實有點無妄之災。但誰叫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的封號恰好是秦王呢,雖說秦川自古帝王鄉,但論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王, 大家第一時間跳出來的,恐怕也隻有秦王政和秦王李世民了。
這就叫做緣分天注定,誰也斬不斷。】
始皇帝:好啊, 朕一個前朝的皇帝,為了讓自己少一點話題,竟然還要去管後世皇帝的事。
他可真是太難了。
天幕怎麼不乾脆說,皇帝這個名詞是他發明的,世上是個皇帝就跟他有脫不開的關係, 乾脆每個皇帝都跟他提一提算了。
李世民卻反而鬆了口氣。
啊, 如果是這種聯係,那就無妨了。
始皇帝的功業無可指摘, 若隻是因為這等原因並列而題,他倒其實還十分喜聞樂見呢。
【不過說起雙秦王, 這波走的主要是個父子局。】
李世民:???
始皇帝:???
始皇帝尚不知道這個李世民所在的唐朝到底是個什麼時候的唐朝。
但是既然唐在漢之後,而那個漢武帝至少是開國皇帝的曾孫, 那這個唐朝怎麼都得是他之後又百年以後的人,這跟他又搞什麼父子情呢?
他實在是有些愛莫能助。
李世民則曬乾了沉默。
誰給他認得爹?
但是……
李世民心頭又縈繞出一股奇怪的感覺。
若他阿耶能同始皇帝一樣雄才大略就好了。
【沒辦法,誰叫始皇帝沒個好兒子,一世而亡了。而恰好, 被封為秦王的一鳳陛下又沒個好爹。
一個嘛,是這個爹不要也罷, 另一個嘛,是這個兒子沒有更好,豈不一拍即合。
而隋朝嘛, 又跟秦朝差不了多少,反正都是一世而亡,因而隋末其實跟秦末是最為相似的時空。李世民則恰好出生在隋末。
他文能安國,武能定邦,可真是始皇陛下的好大兒啊。】
原本還有些抗拒的始皇帝表示,這兒子真不錯啊。
最好是能讓彆人培養好了直接給他送過來就好了。
不過聽起來那個爹也不是很會教育兒子的樣子,那到底是怎麼搞得嘛?
難道人家是天生的帝王?
他為什麼沒有一個這樣的兒子?
羨慕,嫉妒。
人生真是不公平呐。
隋文帝楊堅將將統一天下,尚未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負,便已聽說自家一世而亡了:……
這天下,打得是真夠沒意思的。
到底是哪個敗家兒子乾的好事?
這次,李淵決定獨自觀看天幕,畢竟自己那個一兒子實在是太受天幕喜愛了,一起看他怕自己更加掛不住麵子。
但是聽到天幕說他這個父親不要也罷的時候,還是有些沒有繃住。
什麼意思?
他李淵這個阿耶做的有這麼失敗嗎?
後人寧可給世民找個新的八竿子打不著的爹,也忍不住要埋汰自己嗎?
真是豈有此理。
【總而言之,其實龍鳳豬的組合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原因呢,一方麵主要是這個承前啟後的豬豬陛下天賦異稟,再其次呢,他們人的宿命感都實在是太強了。
位陛下是中華曆史上最重要的個帝王,分彆代表了最偉大的個朝代的氣質。在其任上,皆開疆拓土,豪情肆意,引人壯誌淩雲。
更為關鍵的是,也許是命中注定,位帝王的原計劃繼承人,全都出了問題。
就說巧不巧。】
李世民:!!!
所以那個親侍湯藥的那個唐高宗真的不是承乾?!
始皇帝與漢武帝:……
這麼巧的嗎?
劉徹甚為幸災樂禍,“若我據兒是因為前車之鑒太少,不想當扶蘇,那這位鳳凰陛下的兒子呢?莫非是不願意當據兒?”
【但要不說咱始皇陛下是千載第一大非酋呢。
衛太子發兵未遂,自儘而亡,但漢武帝抽出了一個SSR霍光,其效忠於漢室。
李承乾正策劃著謀反呢,就被發現了,但唐太宗還能救一救,好在還有個從小自己親自帶大的高宗。
而我們的始皇陛下,哈哈,他抽出來一個胡亥,再配上了一個趙高。真是天糊之局啊。】
始皇帝:他好像那個大冤種啊。
這麼說來,他是真的有夠倒黴的。
但是沒關係,生不出來漢武帝和這個李世民,他就努把力拯救一下扶蘇吧。
看了看明顯受到了極大衝擊的扶蘇,始皇帝深深歎了口氣。
希望獲悉了些許後事之後,他這個兒子可以有點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