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總是調侃豬豬陛下那令人不忍卒看的軍事微操。
但實際上, 咱豬豬並不是一個熱衷於隔著千裡指點戰場江山的皇帝。甚至於頗有自知之明,通常隻負責搞錢和搞兵,是個願意放手給將軍們治兵權的好皇帝。
畢竟某著名“冰點論”來源的電視劇為了體現漢武帝對衛青的懷疑, 其演繹形式竟然是將原本給衛青的一整個虎符收走了一半。
當年看到這裡的我實屬是滿頭問號。
雖然我沒什麼文化, 但貌似好像那虎符,原本就該是一人一半的吧。
你這到底是在演繹兩人之離心呢,還是在變相造糖啊?很怪,再看一眼。】
其他朝的皇帝們炸開了鍋。
什麼!把一整塊虎符都給大將軍了?
是他瘋了還是自己聽錯了?
而漢武朝的諸位在一開始的震驚之下慢慢緩過神來, 甚至覺得, 好像也沒有那麼離譜。
怎麼感覺,也不是他們家陛下乾不出來的事呢。
劉徹委屈!劉徹他沒有。
為了自證清白, 他趕緊當著諸位的麵衝著內侍道:“還不快將朕的那塊取出來給諸位看看。”
不是, 能不能動動腦子,一整塊給仲卿也沒用啊。
怎麼驗核啊。
豬豬無語,豬豬氣惱。
此外,什麼叫冰點論啊, 是說他跟仲卿的關係會降至冰點麼?
可天幕不是說了,仲卿之墓離茂陵很近嗎?
他可不是個會委屈自己的人, 更不會在死生這種大事上含糊。
他可不會將自己不喜歡不重視的人葬的離自己這麼近。
糟心。
【說跑題了, 便就是因為豬豬陛下厚待武將且絲毫不拖後腿,縱然無數後代文人說他窮兵黷武, 差點就跟秦皇一起去當千古暴君了。但他卻仍舊是後代無數武將心中最想要的君主top3。
而且,彆小瞧了咱們的豬, 他雖然微操不行, 但是他的戰略大方針那絕對是沒得說的。
衛青、霍去病年少之時可都是在豬豬陛下身邊長大的,你們猜他們對漢武朝戰爭大方向的認知是誰教導的?怎麼就跟豬豬這麼知己呢。
更何況,漢武朝可不止打匈奴這麼一件事, 漢武朝那些時常被我們略去不提的滅國外交,這背後像是誰的手筆我不說。】
始皇帝沉默。
怎麼那小子就沒跟朕一起當千古暴君呢?
說好了的秦皇漢武,有罵一起挨呢。
知道他運氣好,也不能運氣這麼好吧。
他不服。
劉徹也有些摸不清頭腦。
他對當後世武將心中最想要的君主沒什麼興趣,除非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幫他打匈奴。
隻是這個滅國外交,是個什麼東西?
莫不是他尚在構想中的計劃?
待得匈奴那邊安穩下來,便該謀求更長遠開闊的國土。
那些細微小國,先派漢使過去,最好是乖乖稱臣,給他交錢,倘若不行,便滅之。
應該不是吧。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周圍一眼,看到大家都對此事摸不清頭腦。
劉徹當然什麼都不會說了。
等真的要乾的時候再議吧。
【但事實上,也許是漢武朝兩位璀璨的將星太過閃爍,漢武開疆拓土之意誌過於奪目,很多人都意識不到漢武朝的文治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卓越的。
“推恩令”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兩把重量級武器,才是真正將秦朝時期未能實施貫徹的大一統思想徹底落實,可以說,秦皇築基構架,漢武高屋建瓴。兩人共同構建了中華曆史兩千年之基礎,是大一統豐碑上最該銘刻的人。】
始皇帝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聽起來那個漢武帝可不該是個會喜歡儒家說法的人啊。
還有那個推恩令,又是個什麼玩意?
其他朝代之人表示,破案了。
真不是他們非要將秦皇漢武寫到一起的好嗎,看看兩位陛下自己都乾了些什麼吧。
【而我們也沒必要一聽到“獨尊儒術”便在那邊說什麼禁錮思想,事實上,對於一個生產力落後的封建王朝而言,是降低國家治理成本的最佳途徑,彆把古人想得太愚蠢,也彆總拿現代人的觀點和後代的發展去要求古人。
更何況,漢朝時期的“獨尊儒術”其實也就是個統一思想的幌子而已,尤其是漢朝剛開始的時候,實則是外儒內法,霸王道雜之,那後來那些人被儒家忽悠瘸了,關我們豬豬什麼事呢。
要不怎麼說咱漢武帝時常被幻視成秦始皇呢。】
始皇帝表示說的未必沒有道理。
也許他沒必要這麼著急,緩緩圖之,用點軟手段,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但……
他大秦,真的能給他那麼多時間嗎?
啊,迫切需要個優秀的繼承人呐。
真愁人。
【更何況,漢武時期,民族也開始融合,巴蜀、西南、東南等地與中原的聯係開始密切起來。可以說,漢武帝的文治也是可圈可點的吧。
但,怎麼說呢,漢武帝的文治確實不差,就是比較費命。——費文官的命。】
劉徹:……
漢武朝的文官在心中瘋狂點頭。
沒錯沒錯,正是如此,他們真是天天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辦事呐。
【因此漢武帝在後世的風評也很一般,所以他跟秦皇並列千秋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都得罪了文官嘛。
文人的筆,反手便能翻覆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