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席子那麼大。
坐遠了如何謀事?
【郭奉孝最為出名的,還得是他那張平平無奇的國第一烏鴉嘴,無數人被他精準預言,包括他自己。
有些時候不得不感慨,郭奉孝你是不是因為掛開得太大被封了啊。
上一個這麼被封的,還是上一個呢。】
郭嘉則表示,嘉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什麼烏鴉嘴,你們天幕不能因為他會算就汙蔑他!
人心不就這麼回事嘛,萬變不離其宗。
【譬如江東當時風頭正勁的小霸王孫策。就連曹操也頗為忌憚,但郭嘉卻不以為然,表示,不久之後,他定然死於刺客之手,果不其然,旬月後,孫策遇刺。
又譬如,袁紹剛死,諸位將軍謀士都建議曹操乘勝追擊,郭嘉一錘定音,表示,大家等著看吧,馬上袁家就要內亂了,不如退點兵給袁家一下發揮空間。
曹操聽從郭嘉之計,果然,袁家內亂。】
郭嘉:???
他原話好像不是這麼說的吧?
他好像隻是說孫策初入江東,尚未收複江東人心,再加上其為人年輕氣盛,頗為自傲,若有刺客伏擊,恐怕難逃一劫。
他這多客觀,多細膩,怎麼就被天幕說成是神棍了呢?
還好端端活著的孫策:……
周圍人趕緊眼淚汪汪地拉住孫策的衣袖。
“將軍啊,跟你說了沒事乾少一個人去打獵,多危險呐。”
孫策雖然仍舊覺得他們小心過度,畢竟跟著一群人打獵,可是真的沒有意思啊。
但卻也不得不小心一一。
畢竟都知道自己的死法了,最近要不還是先收斂一些,待得局勢穩定一些,再去打獵!
袁紹聞言則破口大罵,有這樣為敵人送枕頭的兒子,可真是他的福報啊。
【據曹操回憶,郭嘉對自己的早逝也有所預料,不過這個就有點牽強附會了。
郭嘉病逝之後,曹操在信中跟荀彧說,郭嘉曾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但卻還是毅然決然地一路跟著他去安荊州,征烏丸。可見郭嘉有多愛他!
但實際上,郭嘉跟曹操說這話的時間應該遠早於征烏丸,要不然曹操根本不可能帶上郭嘉好嗎。
而且烏丸在北方。嗯,所以曹老板,彆想太多了。
個人傾向於這屬於是郭嘉去世之後,悲痛欲絕地曹操將兩人的經曆梳理了一遍,不知道從哪裡翻出了郭嘉說過的這句話。
並立馬跟荀彧分享了,心態不明。】
曹操:???
他原本聽到天幕說郭嘉死在他之前,他就很心痛了,奉孝可是他們之中最年輕的啊,他還想將自己的身後事托付給奉孝呢。
如何能想到奉孝竟死在他們之前。
還是早逝!
沒想到天幕最後還要給他插上一刀。
這能有什麼心態不明的啊?
當然是悲痛,所以要找個人說說話罷了?
【但我還是要為奉孝說句話。現在的一創一直將奉孝塑造成一個恨不能見風就吐血的病弱謀臣,這實在是對我們奉孝的誤解啊。
咱奉孝可比我們這些天天熬夜的亞健康人士強壯多了。
要知道,哪怕是他病逝之前隨曹操去征烏丸,也是一路隨軍。
而且郭嘉一向信奉“兵貴神速”,所以還是急行軍,一個病秧子可以急行幾千裡嗎?我這個跑八百米就恨不能喘不上氣的正常人反正難以想象。
如果真的可以,那他簡直就是在用生命愛主公啊。
他可以,曹操也不敢呐。】
郭嘉沉默了。
這到底是哪裡來的印象。
病逝之人這麼多,怎麼就他成了個病弱謀士了呢。
雖然他也確實比不過周遭一個比一個強壯的將軍們便是了。
還有,什麼用生命愛主公,這都是什麼形容。
難道不是他活得久才能為丞相效最多的力嗎?
他願意為曹公肝腦塗地不等於他自已沒事乾去送死。
曹操:破案了,竟然是征烏丸生的病。
此生絕不帶奉孝征烏丸。
區區烏丸,他一個人就可以搞定,還是把奉孝留在曹營吧。
雖然好像烏丸也在北方就是了。
那征荊州也不帶了,還是活著比較重要。
【郭嘉雖死,但曹操卻仍舊念念不忘,後有一次曹操征討荊州而還,行至巴丘,軍中發生了疫病,曹操隻能燒掉船隻,感歎道:“若郭嘉還在,我何至於此。”
還真是念念不忘,有人懷疑,曹操作那首《短歌行》之時,也許曾想到了郭奉孝。
嗯嗯,我們都懂的,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嘛。】
曹操:……
他真的不是變態。
這麼好的謀臣,這麼懂他心意之國士無雙,還不讓他懷念人家啦?
郭嘉則暗自下定決心。
還是得努力多活兩年啊。
怎麼他去世之後,聽著丞相有點淒慘呢。
不能如此。
【此外,曹操對郭嘉的身後事也極儘哀榮,封侯給食邑都十分闊綽。雖然曹魏給謀士封侯早有先例,但事實上,郭嘉從來沒有做過漢臣,隻是曹操個人的入幕之賓,按理來說,應是不能封侯的。
但曹操還是破例給他封了侯,並諡號為貞。
雖然我理智上能夠理解,畢竟“大慮克就為貞”嘛,但我的情感還是不允許我接受啊,真的讓人很難不多想。】
曹操:……
你們都知道了“大慮克就為貞”了,怎麼還要想這些亂七八糟的啊!
曹操無語,就很無語。
【雖然曹魏之謀士,以郭嘉、荀彧為最出名,但事實上,曹操幕下,人才輩出,更關鍵的是,他們有寵是真的爭啊,這就不得不講到大名鼎鼎的王粲杜襲爭曹寵之事了。】
曹操:!!!
王粲、杜襲:???
他們沒有啊!
曹操表示,你們可真讓孤害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