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跨國其三 筆友組就是最rio的!(1 / 2)

【提起筆友組, 也許是因為曹操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太過洗腦,外加上曹丕小氣記仇的個性,我們總是有一種錯覺, 認為是曹丕一頭熱。但事實上, 是孫權先動的筆。】

曹操頭有點疼。

怎麼他隨口的那句話,竟然能牽扯進這麼多人。

他們曹家兩代人, 都跟孫家那小子有如此不解之緣嗎?

後麵聽到是孫權先動的筆, 不知怎麼的, 曹操竟然有些大鬆了口氣。

他們曹家還是技高一籌啊。

【當時曹丕方方登基, 恰是亟需強力外藩認可, 鞏固君權之時。

孫權貼心地送上了臣表, 表示願意稱臣, 且深情表白:“權之赤心,不敢有他。”

翻譯一下,那就是說, 他的心裡隻有曹丕一人,不敢有其他人。】

曹丕:???

天幕你要不要聽聽自己說的這個話。這像是一個正常人該翻譯的方向嗎?

孫權能是這意思?

真是這意思也太虛假了, 鬼都不信。

【當然, 雖然先動手的是孫權, 但是能夠這麼一撩撥就如此乾柴烈火, 說曹丕不是早就對孫權有興趣我們都不信。

果不其然, 往前拉一拉時間線,我們就會意外地發現, 好感果然不是憑空而來的。

早在當魏太子的時候, 曹丕就對孫權很有好奇了。】

尚是魏太子的曹丕表示疑惑。

他怎麼不知道自己已經對孫權很有好奇了呢?

你們究竟是從哪裡得到的這麼荒謬的結論?

【當日,孫權向曹操稱臣,斬送關羽, 曹丕自然痛快萬分,忍不住和好友鐘繇論及此事。

而鐘繇在回信中說道:“愛我者一何可愛,顧念孫權,了更嫵媚。”

受到回信的曹丕看到如此字句,忍不住笑得停不下來,信紙都難以離手,甚至將自己的快樂源泉再次寫在書信中寄回給鐘繇。

從此,孫權嫵媚的形容便永遠留在了曹丕的記憶中。

所以,哥權美的梗絕不是空穴來風啊。】

雖然知道這很不合時宜,但是曹丕想起當日鐘繇信上所書,還是覺得十分好笑。

但他仍舊要正色為自己辯解一下。

誰說便永遠留在他的記憶裡了?

並沒有好嗎。

他隻是記住了孫權優遊二國,格外圓滑而已。

江東那邊的孫權顯然是第一次知道這個評價。

就無語。

還有那個什麼哥權美?

又是什麼東西?

美這種字怎麼會和他的名字搭在一起?

他無法理解。

【因而驟然受到孫權的上表,雖然身邊的官員都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曹丕立馬被孫權折服了,決定冊封孫權為吳王,且加封九錫,這可是最高禮遇。

畢竟曹魏下一個加封九錫的,推翻了曹魏政權,從此,造反徹底擁有了一套熟練的流程。】

曹丕表示,突然就笑不出來呢。

他這還勉強可以解釋為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哪個不肖子孫給自己家的內官加封九錫啊。

【而且,我們要強調的是,吳王是曹丕登基以來封的第一個王,哪怕是曹氏宗親,也要往後稍稍。而封王之儀式也最為隆重。

曹丕,你好在乎他!

最最重要的,我們驚訝地發現,《策孫權九錫文》被收錄在曹丕的文集之中。

感謝曹丕文壇留名,讓我們發現了這一不同尋常的地方。

說明什麼,說明這篇策文不是按慣例由其他官員代筆的,這是曹丕親筆寫的呀,畢竟其他策文怎麼沒收錄,卻單單要收錄這一篇呢。

哇,曹丕,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你溢滿的在意了。】

曹丕:……

不是,那是孫權誒,是孫權!

他有所特例不是正常的嗎?

這麼大好的一個可以在孫權麵前耀武揚威,大肆宣揚的機會,他如何可能錯過。

再者說了,寫個策文而已,後世之人為何要如此激動。

分明就是你們自己要過度解讀。

他沒給其他曹氏宗親封王不是在等孫權好嗎,隻是還沒來得及而已。

【曹丕對孫權濃烈的在乎當然遠不止於此。除了親筆寫策文之外,他還千裡迢迢,特意讓人將自己寫的《典論》與詩賦送給孫權,還特意抄錄一份給張昭,看出來曹丕是很想讓東吳遞交讀書報告了。

我們都明白的,曹丕一定是想讓孫權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成為自己畢生的知己。】

孫權聞言,朝著書閣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子桓寫那酸詩他有什麼好看的。

還知己?知己不起來啊。

沒想到曹子桓竟然抱著那樣的想法給他送的書,可惜了,大概已經落灰了吧。

曹丕表示,這倒也沒有。

他就是單純地炫耀一下自己文武雙全罷了。

【不過曹丕的想法顯然落空了,作為純實用主義者孫權而言,他恐怕難以欣賞這樣傷春悲秋的辭賦,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孫權樸素的詩句吧。

“蒲草千裡,圻上故壘;蓴蒲五月,川穀對鳴。”

如果可以,我希望學校裡要背的每一首詩都能如此簡單樸素,平易近人。】

曹丕默然了。

他確實還沒看過孫權寫的詩,不過他已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那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跟天幕如今所說之詩句,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曹丕在送於孫權厚禮的同時,沒有忘記問孫權討要諸如孔雀、鬥鴨、長鳴雞等貢品。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曹丕子承父業,也如出一轍地看上了彆人家兒子,希望孫權可以將太子孫登送到魏國來為質。

啊,我們宿命感般的曹家和孫家之間的愛恨情仇啊,代代纏繞。】

曹丕:……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隻是真的想試探一下孫權的忠誠度呢?

他隻是真誠地想要孫權乖乖把兒子送過來,沒有彆的意思。

他沒有認彆人的兒子當自己兒子的愛好!

【圍繞送質時間,曹丕和孫權之間展開了漫長的扯皮過程。理由包括但不限於孫登年紀尚小,自己不舍得。孫登還沒婚配,希望到時候送到曹魏來由曹丕親自主婚等等。

曹丕對孫權可謂格外偏愛,是真誠地覺得孫權會將自己心心念念的孫登送到魏國來。

結果嘛,直到夷陵之戰結束後一年多,孫登還在武昌的吳王宮裡玩泥巴呢。

但曹丕麵對自己臣子的質疑,大概是被嫵媚的孫權迷惑了,還為他據理力爭,表示,你們怎麼能誤會他可愛的孫權呢,他是一定會送的。】

孫登:……

他都十幾歲了,不玩泥巴好不好。

曹丕有點炸毛。

什麼叫他被嫵媚的孫權迷惑了,他本來就無所謂孫權送不送人質好嗎。

他從來就是打算,如果孫權送,誠心稱臣,便暫且讓他做個吳王之後再說,若並不真誠,那便伐吳就好。

他當然沒有這麼傻,真的被孫權完全牽著鼻子走!

孫權則表示,無所謂,如果當禍國妖姬可以讓吳國做大做強,嫵媚就嫵媚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