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沒錯,畢竟當時他們的目標真的是長陵啊,差點他和自己心愛的皇後的屍骨就要遭受這樣的待遇,這可真是飛來橫禍。
這子孫雖不頂用,但也勉強能接受吧。
你祖宗我原諒你亡國的一半責任了。
【但我們雖然不發掘帝陵本陵的地宮,對周圍還是可以好好勘測一番的嘛,也能收獲不少呢。
譬如,在據說還要持續上百年的秦始皇陵的周遭陪葬坑的發掘過程中,考古學者發現了刻有“麗山園”銘文的銅鐘以及“麗山”字樣的陶器,我們可以確定,秦始皇陵借山名為陵墓之名,是真的叫麗山。
我們也慢慢可以推知整個秦始皇陵的大體構造。】
始皇帝很困惑。
他的陵墓建都沒建這麼多年,你們怎麼發掘個陪葬坑要發掘上百年啊?
這都是什麼效率。
算了,他很安心。
那至少上百年內你們應該是沒空覬覦他的地宮了。
想想被效率高的那個皇帝,他覺得現在慢一點也挺不錯的。
【自秦漢沿襲下來的陵旁建寢殿的製度也為我們考古提供了很多的工作量,如今對曆代陵園的調查和考古已經成為了目前帝陵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說,我們大漢金豬同誌不僅給自己的茂陵建了寢殿,他甚至還沒忘建一堆娛樂場所,什麼白鶴館啦,什麼驅馳走馬之館等等,我們都已找到它們曾經的位置,證實了這一點。
五十三年,確實足夠漢武帝乾很多事嘛。】
劉徹:……
你們自己都說了,他們事死如事生。
他給自己建點休閒娛樂之所很奇怪嗎?
難道靈魂就不需要娛樂設施了嗎?他不信。
其他人不建是他們傻,太死板。
總之他本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有也不承認。
【總而言之,自從定陵之後,我國的田野考古隻有兩個姿勢,一個是搶救性發掘,另一個則是保護性發掘。
搶救性發掘,主要就是針對像如今基建時一鏟車下去鏟出個古墓啊古城之類的情況,對此進行臨時性的緊急挖掘,搶救文物。
而保護性發掘呢,則是針對仍舊有之的盜墓現象或其他人為情況,導致墓中的文物受到了一些傷害,對此進行保護性發掘。】
朱翊鈞表示,天幕說得很一本正經,可想到這一切竟然都是靠他的定陵換來的,他就悲從中來。
你們後世之人簡直沒有心。
他就這麼被人遺忘了是嗎?
哦,不,沒有遺忘,還記得感謝定陵的付出呢。
更生氣了。
【但要不怎麼說萬曆倒黴呢,其實但凡萬曆再撐上十幾年,可能大家也沒這功夫來挖定陵了。畢竟中國古都地底下比地上麵熱鬨,一經破土動工,考古隊就得跟救火隊一樣到處救火進行搶救性發掘。
光是連進行搶救性發掘都來不及。】
朱翊鈞:……
這個事情他自己能控製嗎?
如果可以的話,彆說再撐十幾年,他就是撐上幾百年也絕對不會讓你們這群人進他的地宮!
【講個笑話,西安小挖出小墓,大挖出大墓,還有可能大墓疊小墓。西安基建速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都仰賴地下的祖宗們拖後腿。
但如果你建了棟樓,竟然什麼都沒挖出來,那說明這裡風水肯定不好。】
西安?
這個地名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倒是沒聽說過,但怎麼聽著跟長安有些相似呢。
畢竟長安也在帝國偏西的地方嘛。
而且這麼多墓,想來古代也不應是個岌岌無名的城市吧。
【但是定陵的功勞卻也不止於此,那個震驚世界的馬王堆考古過程中,也吸收了很多定陵考古的經驗,並最終成功避開了定陵的下場。
雖然也同處一樣跌宕的時代,但正是有定陵的前車之鑒,馬王堆才能獲得截然不同的命運,雖然過程中仍舊曲折,犯了些許小錯,但到底無傷大雅。】
馬王堆?
是那個馬殷父子的墓吧,瞧著像馬鞍的那座高聳墓穴。
朱翊鈞沒想到,他在天幕心中比不得功蓋無上的祖宗就算了,怎麼連個岌岌無名,從來沒當過梟雄的人的墓都比不過?
真是顏麵儘失。
他沒有要為馬王堆趟路的意思。
【當然,作為西漢早期生活的百科全書,馬王堆漢墓人家自己也爭氣,一鼓作氣,出了個驚天動地的千年不腐女屍,從此數十年如一日的引發無數人的遐想,這不比帝王屍骨香?
自然格外重視。】
朱翊鈞:???
其他朝皇帝:!!!
不腐?!
竟真能有千年不腐之人?
這是何玄妙的術法?
他們也想要啊。
劉徹先聽到西漢心情一震,他確實也心動了,而且根據天幕所說,自己所處的年代,便應當就是西漢無疑。
不過已經被天幕教育出條件反射,劉徹心底先留了幾分懷疑。
畢竟天幕自己聽起來是不信世上真有鬼神的,如此大大咧咧說出來,恐怕沒那麼簡單。
再者說,如果真的有這樣玄妙的術法,那此人怎麼還是被挖出來了呢?
好像不腐地被挖出來,更不是什麼好事。
但不管怎麼說啦,哪怕人死之後當真沒有另一個世界,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肉身不腐。
搬個坐墊來聽聽。
怎麼個不腐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