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盜墓與考古【八】 劉沫沫,一枚西漢知……(1 / 2)

【再接下來這位選手可謂是重磅級彆的, 以一己之力,直接拉高了一個省的文物水平與年代。凡是看過的,誰不得稱讚一句真壕啊。】

雖然他們聽不懂什麼叫壕, 但是聽天幕如此盛讚, 各位帝王們也忍不住好奇起來。

反正看熱鬨嘛,從來不會有人覺得事情大的。

但因為事前天幕曾說過,跟自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劉徹的好奇心顯然是最旺盛的。

【他的生活履曆十分跌宕,帝、王、侯、民他都當過。但其一生之功績,也許正在於用自己的陵墓為後世的我們翻開了一卷栩栩如生的西漢畫卷。可以說,他就差把整個大漢氣象一起帶入陵墓之中供我們參觀了。】

劉徹是一頭霧水。

帝、王、侯、民都當過?

這能是誰?

不是說他的下一任是劉弗陵麼?然後是據兒的孫子劉病已嗎?

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劉徹不理解,但劉徹大為震撼。

再說了, 好歹當過帝王,怎麼一生的功績竟隻有陵墓能拿來說說了?

而漢宣帝劉詢覺得自己怎麼好像有那麼一個懷疑對象了呢。

【西漢, 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王朝之一,而強盛的王朝從來不缺輝煌閃耀的帝星。其中最為奪目的, 自然是揚大漢之軍威的漢武帝,再加上牢獄天子劉病已, 可以說,直接吸引了全部的火力。

武昭宣三代是曆史主流觀點,至於他們中間其實還有一位沒有封號的皇帝, 那就隻能被忽略不計了。

如果不是這場震驚中外的考古, 如果不是那金光燦燦的陪葬品, 恐怕他將繼續岌岌無名。】

沒有封號的皇帝?

後代的各位表示自己悟了, 原來就是那個27天乾了1127件壞事的海昏侯劉賀啊。

但昭帝之前的皇帝隻能繼續茫然。

【劉賀,史稱漢廢帝,其實按理來說, 如果不是因為同時代的皇帝們太過耀眼,他應該還是很有名氣的才對。他的祖父是家喻戶曉的漢武帝本人,而他的祖母則也大名鼎鼎,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

他本人呢,也活成了後世大臣廢帝模板教科書,襯托了一下權臣霍光顛覆朝野的權力。

從此漢朝發現了大司馬大將軍的新用途。

但這場長安帝王27日體驗卡還是給劉賀帶來了許多不同凡響的體驗,而這一切都在陵墓之中有所體現。】

多長時間?

27天?

他沒有這樣廢物的孫子。

到底是該說霍光能力出眾,還是該說這個劉賀定然毫無政治頭腦呢?

劉徹表示,這就很難評。

還有,什麼叫大司馬大將軍的新用途,天幕你給他說說清楚。

是說篡權第一步,先當大司馬大將軍是嗎?

可,可這分明就是後世的帝王們自己沒用嘛,控製不了自己臣子的皇帝還當什麼好皇帝,遲早要完蛋。

而剛興高采烈半隻腳踏進長安的劉賀:……

他現在立馬轉身走還來不來得及。

至少能當個昌邑王到死呢。

【海昏侯墓葬的發掘的開端,是當地的熱心村民在封土堆上看到了一個黢黑的盜洞,深邃又狹小。

不要小瞧我們熱心群眾的力量,當即上報國家,當地文保機關人員一看,這可是個大墓,立馬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保護性發掘,為這場驚世大墓的發掘拉開了並不華麗的序章。】

想到帝陵都被盜得七七八八了,各位帝王們就沒有這麼一驚一乍了。

怎麼,帝陵都能被盜,區區一個王侯的墓,盜了不也很正常嗎?

隻是怎麼都被盜了,竟然還能被稱作是驚世大墓,你們後世之人對震驚的定義是不是有些過於草率了。

【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會相信,這座墓葬會給人們帶來這麼大的驚喜。畢竟盜墓賊的技術實在過於高超,槨室被盜墓賊用電鋸鋸斷,最新的盜洞直接從主槨室的正中央打了下去,一直打到墓底,是一個大約一平方米的大型盜洞。

而按照以往的發掘經驗來看,漢代墓葬的主棺正是放置在主槨室的正中央的,專家們對於裡麵文物的留存情況並不樂觀,或許已經被盜掘一空了。】

天幕之中將平麵圖詳儘地鋪陳出來,因此各位帝王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盜洞的位置和大小。

這如何能做到?

電鋸是何物?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他們用來製作主槨室的木材可謂是千年之木,憑人力如何能從中間挖出如此大的一個洞來?

這要如何防範才是啊。

簡直防無可防。

還有,難道還可以不將主棺放在主槨室正中央麼?

這倒是個好主意。

反其道而行之,說不定會有奇效。

【除了這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現代盜洞之外,海昏侯一號墓在剛揭開封土堆時,專家們震驚地發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盜洞,年代各不相同。

在西北角有一個盜洞打得很深,一直打到了主墓外回廊存放絲織衣物的地方。

在那裡,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一盞或許是盜墓賊們留下來的五代時期的燈盞。而這個燈盞本身,也已成為了文物,這大概就是曆史的厚度吧。】

十幾個盜洞?

這也太搶手了點吧。

劉徹突然覺得心驚。

所以,他的茂陵到底會被打多少個盜洞啊,隻是有記載的就是五回是吧,那沒有記載的呢?

劉徹表示自己都不敢細想啊。

但反過來想想,他不相信自己的茂陵建的還不如自己這個什麼孫子堅固,他的陪葬品還在,說明自己學習一下經驗,定然也能保存一點。

可遇上天幕之前說的大規模的軍盜,怕是如何也留不下來了。

人太出名了,也是一種煩惱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