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皇帝不樂意了。
他們誰沒事擱自家陵墓裡放這麼多酎金啊,這不欺負他們是收款人嘛。
劉徹表示自己一點都不羨慕,並完全沒有動心。
現在全天下都知道劉賀陵中這麼多黃金了,他的墓倒是還能躲一躲。
可是他那聳立的茂陵可沒處躲啊,這天幕一出,大家不更瘋狂盜掘漢陵?
他才不會放這麼多金子給彆人用呢。
【除了粗加工的金餅之外,劉賀墓中還出土了雕刻精細,內嵌琉璃的馬蹄金和麟趾金。哎,要不怎麼說豬豬無處不在呢。
這馬蹄金和麟趾金,是漢武朝特製紀念幣。
前麵說過了,咱劉豬豬是修仙狂人,最愛祥瑞。武帝時曾接連出現過三次祥瑞,即純白的麒麟,天馬和泰山黃金,於是武帝大喜,將三件事串聯起來,著人做馬蹄金和麟趾金賞賜諸侯和功臣。】
這個劉徹承認,是他乾的啊。
看這精細雕琢的馬蹄金器,再看看那醜不拉幾的金餅,一看就知道前者是他的審美。
有些時候他不得不說,那些諸侯王呈送的酎金是真的醜啊,除國也不冤枉。
但等會兒,他給誰賞賜了這麼多馬蹄金的嗎?
劉徹毫無印象。
【但劉賀雖為漢武帝之親孫,卻沒見過漢武帝本人,所以據推測應該是他爹昌邑王劉髆得到的賞金,全部留給了年幼的劉賀,畢竟劉髆二十多歲就死了。
但劉賀是真不客氣啊,他爹留給他了,也不知道他記不記得留點給自己的兒子啊,說劉賀是真心喜歡金子,也不算冤枉他。】
劉賀:……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爹也沒全留給他啊。
他父王死得時候他才五歲好不好,喪葬之事又不是他辦的,那他哪記得。
再說了,金子金燦燦的,誰不喜歡啊。
劉詢麵無表情。
劉賀倒是想,他敢嗎?
昌邑國國都除了,留下逾製的賞金給自己兒子,是怕自己剩下一千戶食邑拿的燙手嗎?
【反正,現在金子們都在海昏侯博物館安家落戶了,格外壯觀,配上博物館的打光,那叫一個鋥亮鋥亮的啊。】
天幕中的鏡頭緩緩滑過海昏侯博物館的展櫃,金燦燦的金子一人一個小架子,簡直一眼看不到頭。
出去了淤泥的金子們恢複了兩千多年前的光彩。
這下彆說是貧民了,便是連後世的某些達官貴族們也羨慕了。
所以說一直聽說西漢金子很多,果然史料沒有騙人啊。
怎麼就沒留點給他們揮霍呢。
【冷靜冷靜,偷盜博物館無期起步。再說了,作為現代人,我們怎麼能被金子腐蝕呢,我們要科學考古!看看其他東西吧,畢竟科學的考古可不能憑借猜測就懷疑這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嘛。
萬一搞錯了多尷尬。】
劉詢表示,一點都不尷尬,他為你作保,這一定是海昏侯劉賀的墓地。
畢竟下葬的時候他可著人去盯著了,得確認沒有逾製啊。
錢,金子可以多多陪葬,某些東西,可是不容允許的。
【第一重線索,是在主槨室中找到的大劉印記,這說明此墓葬主人是劉漢皇家之人。而史料詳細記錄過,皇室隻有海昏侯一支被封在南昌地區。
可海昏侯也好幾代呢不是嗎,萬一劉賀真的把宮裡的東西留給子孫了呢,也不是沒可能。
緊接著,我們找到了刻有昌邑某年的銅器皿,但很可惜的是,該器皿沒有注明是哪一任昌邑王,而雖然劉髆死得早,可他封得更早,也當了十一年昌邑王呢。
萬一劉賀拖家帶口帶著各種鍋碗瓢盆來到南昌,這東西他喜歡他兒子更喜歡,留給他兒子了怎麼辦呢,反正不聽不聽,隻要沒有直接證據,那就不能斷定,反正我們證據多!】
劉賀:……
他再落魄那也不至於把鍋碗瓢盆傳給他兒子好嗎?
當過昌邑王又即將要去當海昏侯的,怕是隻有他一個吧。
【還好,昌邑王也就傳了兩代,問題不大,沒有其他可能。我們其實還發現了劉賀的奏表,上書“海昏侯臣賀。”
可要不說咱劉沫沫會取名字呢,叫賀。
那誰知道你這話的意思到底是臣子賀上表還是臣恭賀啊。
我們非得找到你的印章不可,專家們的視線盯住了還沒開啟的內棺。
畢竟以他的身份,絕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私印。
再說,劉賀可當過27天皇帝誒,會不會整點什麼皇帝下葬大法啊?萬一不是帝陵,勝似帝陵怎麼辦,不是賺大發了嘛。】
劉賀氣得不想理天幕。
昌邑王和海昏侯,還是差距很大的好不好。
什麼叫還好隻傳了兩代。
你想開棺就直說,何必在那裡找理由。
就算他裡麵沒有私印,說得你們就不會開棺了一樣。
他都被廢了,你看他是這麼想死的樣子嗎?
他雖然從小肆意妄為,但性命攸關,他怎麼可能以皇帝儀製下葬啊,沒看見他隻有兩層棺槨嘛。
【不過由於那場轟轟烈烈的南昌地震,原本盛放遺體的主棺高度隻有原本的三分之一,我們親切地稱呼其為劉賀.zip。
為了保護館內文物,專家決定給劉賀.zip打包帶走,去實驗室進行下一步發掘。
兩千多年後,劉賀乘坐起重機與包裝木箱,喜提喬遷之喜。
這是最後一次喬遷,想來對於劉賀而言,一定是一場新奇的體驗。】
劉賀:???
你看他是很想體驗的樣子嗎?
諸位皇帝看著那恍若龐然大物的機器,竟然輕而易舉地就將一整個棺材抬了起來,心裡的震驚顯然無法克製。
雖說這棺材看著是比正常的小一些,但這也抬得太輕鬆了一些吧。
竟然無須人力?
劉徹目瞪口呆,這就是天幕之前說的機器嗎?
雖然搞不懂是怎麼做到的,但是不妨礙他每隻眼睛都寫滿了想要。
用這東西造陵墓,肯定很快,可以造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