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個搞了他江山的漢朝是怎麼做到的啊,怎麼就讓那些六國人突然接受了呢?
【章邯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場戰爭,那便是戲水之戰。起因是陳勝吳廣那一聲響徹千年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
這個完全沒被秦二世放在眼裡的偏小政權卻愈演愈烈,幾成燎原之勢。
而陳勝麾下,有一員曾在戰國四大公子——春申君門下做過門客的周文,他熟悉兵法,並曾跟項燕上過戰場。秦二世元年,在他的帶領下,張楚聯軍竟然連克洛陽,新安和澠池,一舉攻破了函穀關。】
這下彆說是始皇帝了,曆代秦君就算知道自家這個政權一統天下之後二世而亡,聽到這種消息,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那可是函穀關!沒被滅國的六個國家聯合攻秦,數百年來,函穀關可從未有失啊。
這才什麼時候?
元年?你小子登基不到一年就讓人打到家門口裡麵來了啊?
函穀關一入,他關中平原可謂是一馬平川,再無險阻可守啊。
而六國國君也炸了。
那可是函穀關。
竟然真的有人能攻破函穀關?
【函穀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曆代秦軍重兵戍守函穀關,無論被逼至如何險地,函穀關從未動過分毫,可以說,函穀關的堅守是秦國一統六國的一大寶貴助力,也是秦國曆代君王心血的結晶。
周文攻破函穀關,舉世皆驚,是秦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敗。
秦朝自己也慌了,於是本就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加上士氣渙散的秦軍,周文率軍一舉打到了鹹陽城郊外,位於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附近。
而這個時候,章邯正是負責給秦始皇燒兵馬俑的少府,正在負責秦始皇陵的收尾工作。聽到如此令人震撼的消息,看著負責工作的驪山徒們,章邯靈機一動。】
曆代秦君發現自己剛剛可能是氣早了,此刻竟然離奇地平靜了下來。
什麼函穀關這都不是事,一路給人打到鹹陽來了。
算了,之前不還說鹹陽給人燒了,付之一炬了嘛。他們要自己學會淡定才是。
先管好自己這段時間門的破事吧,先讓秦國成功一統天下,至於之後的事,他們便是鞭長莫及了。
【在稟告秦二世之後,章邯得到了李斯的全力支持,率驪山徒迎擊周文,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鹹陽首都保衛戰。章邯於戲水大敗周文軍隊。這場戰爭的意義是深遠的,張楚政權由盛轉衰,而秦軍也迅速反應過來,找回了自己的戰鬥力。
章邯一戰成名,成為秦國大將,是秦國最新鮮出爐保護神。
就是保質期短了點,問題不大。】
始皇帝:……
保質期短了那叫一點嗎?這也太短了吧。
這問題還不大?
【不過秦朝會如此輕而易舉的被攻進鹹陽,除了秦二世本人的騷操作之外,秦始皇自己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責任。
在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從來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普通帝王,他沒有選擇固守關中,反而看到了周遭各族對秦帝國漸漸成型的包圍態勢,甚至秦朝如果想要發展,必須突破這一層包圍圈。
於是秦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五十萬大軍南抵百越,關中反而空虛。
但政哥自己意識不到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他的凶名在外,六國人最多隻能是蠢蠢欲動一下而已。咱政哥步子又是一貫的大,現實跟不上您的眼光啊政哥!
他驟然崩逝,頓時被鑽了空子,再加上最會雪上加霜,火上澆油的秦二世一番作為,關中大亂。
北方軍隊倒是順利會和了,可惜,因為楚在秦國南邊,所以南國軍隊徹底與中央斷了聯係,最後封閉邊疆自己獨立了,是為南越王國。】
始皇帝如何不知道秦重軍在外,可他自信自己可以壓住國內這些魑魅魍魎。
再說了,他早就把繼承人給送到北邊去了啊,到時候蒙恬安頓好邊疆,自可隨扶蘇一同南下登基,關中如何不安?
誰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
太子,他還是立個太子吧。
雖說扶蘇或許不知道拯救一下可不可以護佑秦國百年,但至少不要第一年就被打到鹹陽城他的陵墓之側吧,太丟臉了。
這不是妥妥的給六國看笑話嘛。
【章邯不可謂不神勇,他兩個月便消滅張楚主力軍,收複三川,這個隻存在了六個月的張楚政權宣告破產。秦國得以喘息。
但章邯最擅長的,是秦將們素來最拿手的好戲,即示敵以弱麻痹對手,一舉攻破。
白起的長平之戰,王翦的淮北之戰皆是如此。
周文敗於此計,而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慘敗於此計。
定陶之戰,項梁兵敗身死。
這是章邯最後的榮光。】
正聽得激動人心的秦國國君們:???
這就最後的榮光了?
這才幾個月?
難怪說章邯的保質期短呢。
始皇帝倒是有點心理準備。
畢竟總共才十四年,不抓緊點他大秦快敗不完了。
【巨鹿之戰,章邯敗於項羽之手,但他雖敗猶榮。至少堅持了數月之久,讓劉邦先行進入鹹陽,摘了項羽的桃子。
且巨鹿之戰會如此慘敗,跟他背後少了個處處支援的李斯不無關聯,畢竟後勤跟不上,家裡一團亂,很影響士氣的。】
章邯則表示,敗就是敗了,可萬沒有什麼雖敗猶榮的說法。
已經稱帝的劉邦則表示,這天幕簡直是汙蔑!
誰摘桃子了?
乃公三尺劍自己打進去的。
那秦國主力要打項羽關他何事?
他這一路也不好打啊。
【史記記載,章邯與項羽會與洹水南殷墟之上。
這就正是前麵提到的河南安陽的殷墟。
殷墟跨過漫漫歲月,見證了這山河日下的帝國背影。
而項羽如白起曾經做過的一般,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關中震動。
正如殺遍六國的秦國成為六國遺民的心頭之恨一般,從此,項羽再也得不到關中民心,也許他的失敗,正是在於他也並沒有聽到那黃土之下,那些尋常百姓的哀鳴吧。
更倒黴的在於,他的對手,並不是跟他一樣的政治小白,他的失敗,似乎已在其巔峰之時,便可以一窺了。】
尋常百姓的哀鳴?
是說那些普通的黔首們嗎?
莫說是項羽,他們自己,又可曾看到過那些為亙古帝業埋首於黃土堆中的那累累屍骨呢?
天幕竟然對黔首的力量如此肯定?
究竟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甚至可以說是愚昧平凡的黔首緣何能得天幕如此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