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西漢篇十五 衛霍八(1 / 2)

【雖然因為霍去病的意外早逝中止了漢武帝對於匈奴的再次征討, 但漠北之戰對於匈奴的打擊那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深重。

又或者說,自從衛青和霍去病橫空出世之後,漢匈之間門戰場逐步北移。戰爭大多發生在匈奴的地盤之上, 風水輪流轉, 終於讓匈奴人也體會一下什麼叫打一次仗錢包都在哭泣,需要狠狠緩上幾年的感覺了。

匈奴物少人稀,再外加上衛青連打帶拿還加燒,更是讓本不富裕的匈奴愈發雪上加霜, 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北遷的衛律和匈奴貴族們開始“常恐漢兵襲之。”】

與漢武朝有些濃重的愁雲慘霧的氛圍不同。

反正不是自家SSR, 還是看戲成分居多的漢代前任君王則一個個終於揚眉吐氣了起來。

好一個風水輪流轉, 終於讓匈奴那國家也嘗嘗“本土作戰”的苦澀。

每年來他漢朝邊境打秋風,他們隻能含淚恢複秩序,費儘了多少心力。

這就叫一報還一報,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啊。

攢錢!狠狠攢錢, 對匈奴也要再摳門一點。

要為自家子孫後代打匈奴多攢點錢。

【可以說,漢武朝之所以武功赫赫, 其根本意義並非隻是簡簡單單地打敗了一個遊牧民族, 而是通過打敗匈奴,真正意義上突破了外族的包圍圈,漢文明第一次將自己的文化向外輸出, 從此之後, 漢朝再也不是那個連夜郎國都能看輕的國家。

而匈奴也並非是什麼遊牧民族, 儘管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可在匈奴打下漠南之地後,實際上,匈奴王族選擇的, 是半遊牧半農耕的生活,而匈奴也因此,第一次凝聚起來,儘管製度上還有很多漏洞,但儼然已經是一個大一統的草原帝國,就算算不上聯邦製,好歹也是個邦聯製。

自冒頓之後的曆代匈奴單於,也並非是昏庸懦弱之輩,可以說,漢武朝麵對的,是一個在上升期,武力豐沛的草原統一帝國,而漢武朝所做到的,正是打垮了這個前所未有的勁敵。

是徹底毀滅性地打垮了這個民族,從此之後,縱然匈奴還斷斷續續跟漢朝纏纏綿綿到了漢末,但卻再無崛起之機。】

什麼?

劉徹出離憤怒了。

他費了這麼多心思,結果匈奴雖然被打垮了,還能堅持到他漢朝末年?匈奴真不愧是他大漢的一生之敵啊。

說好的漢宣朝匈奴就徹底臣服,向他大漢俯首稱臣的呢?

這含水量是不是大了點?

還有什麼邦聯聯邦,從沒聽說過。

天幕在打什麼啞謎。

【霍去病死於元狩的最後一年,這個聽起來就十分霸氣,寓意為征戰四方的年號維持了六年。越明年,漢武帝改元元鼎。

當然了,漠北之戰雖然對匈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對漢朝的消耗其實也並不容小覷,尤其是戰馬的消耗。所以在對後勤需求極少的霍去病死後,漢武帝取消了對匈作戰的計劃,此後十餘年,未曾出擊匈奴,原因無外乎是因為漢馬稀少。

這一問題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的晚年仍舊沒有解決。

在李陵向漢武帝請戰之時,漢武帝也曾直言不諱,說如今我並沒有馬,並不能給你騎兵。

這正說明了漠北之戰對於漢朝的巨大消耗。

不過,自信滿滿的李陵很快就憑借自己的年少意氣把漢武帝忽悠地熱血上了頭,同意了他莽撞的計劃,帶著步兵出塞外奇襲匈奴。

也許正是從那樣的年輕自信之中,讓漢武帝好似看到了第二個霍去病吧。

可惜,天才終究是不可複製的,李陵兵敗,並投降匈奴,成為了匈奴單於的女婿,帶著匈奴人反擊漢朝。】

霍去病:???

步兵?奇襲?

好家夥,這是個什麼離譜的詞語搭配啊。

陛下,信任將帥是好事,但不是這麼個信任法呀。

讓他拿步兵奇襲匈奴,他都乾不出這種事。

曆朝曆代的有誌君王都忍不住在心裡感慨。

我朝自古物產豐饒,怎麼就產不了上等的良馬呢!

缺馬,在每個朝代,都是一個永遠繞不過去的痛啊。

李陵?

劉徹雖然沒有始皇帝勤政,但是對於重點事物也從不曾疏忽,在天幕每次播放完畢之後,他都會仔細看上好幾遍關於自己的片段,爭取沒有遺漏。

難道這個李陵就是之前天幕曾經提到的,投降了匈奴,還在為他大漢守節的蘇武麵前說自己不是昔年聖明天子的那個叛將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李陵也忒不要臉了吧。

他就算晚年不比如今清醒,但是如此爽快地應下他的請戰,讓他上戰場殺敵立功,這難道不算是知遇之恩嗎?

李陵就是這麼報答自己的知遇之恩的?

再說了,他打敗仗難道還是自己害的不成。

分明都跟他說了,沒有馬沒有馬。

你自己能力不到位誇下了海口,還要怪他年老昏聵,真是豈有此理!

他記住了,絕不會同意李陵這麼離譜的請求。

【不過當然了,雖然往後十餘年漢匈之間勉強維持著一定的和平,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是漢武帝卻也並沒有放棄經營北部邊境,並且根據情勢而定,選擇了“蠶食”的策略。

匈奴遠遁之後,漢武帝遷民渡河至朔方以西的真空地區令其居住,在此處設置田地,並派駐官吏卒五六萬人,讓他們主要負責開荒種田,開著開著荒,就開到了跟匈奴最新接壤的地方,那從此往南,理所當然,都是漢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