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東漢篇六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1 / 2)

【當然, 東漢在鼎盛時期由班超派出去的使者沒能跟羅馬帝國成功接上頭也隻不過是後世人的扼腕與遺憾而已,畢竟時隔千年,大家湊熱鬨自然不嫌事情大, 很想看看這兩個帝國之間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來。

但是對於班超而言,其再定西域, 使天山南北再入東漢之手,從此絲綢之路得以再次暢通的功績已足矣彪炳史冊。

班超得封“定遠侯”。他少年時那個“立奇功於異域”的理想終於得以實現。

班超的名字將與張騫一起,銘刻於西域那些故國遺址之上。

前有博望, 後有定遠, 漢朝之故長城遺址,於風沙漫漫之中,以其蒼涼的背影, 是兩漢鼎盛時期最無言卻又最堅毅的豐碑。我們的祖先從這裡走過, 走出了華夏文化之中最為飛揚又剛毅的一麵。】

如果天幕不把那殘破不堪的漢長城河西段的圖片放出來,劉徹覺得自己或許還能更沉浸一點。

“朕修的長城怎麼變成這樣了?”

就這怎麼體現他大漢的氣象?

隻剩下了一點小土塊了啊!!

真·遺址啊。

是不是你們這些官員中飽私囊, 工作不積極?

漢武朝官員恨不能上前狠狠搖醒他們家陛下。

陛下醒醒,是兩千多年, 又不是兩年多, 能保持成這樣, 正是他們努力工作的成果了!

【班超將自己的青春與才華悉數奉獻給了這片遼遠的土地,得以建功立業, 成就一番不世的功績,他定然無悔這個選擇。

隻是倦鳥思林,故人思鄉。

班超久在絕域, 年老思土,於是上奏漢和帝,請求返還故鄉, 漢和帝看罷上表十分感動,遂召班超而歸,而至此時,班超已在西域三十一年。】

這就漢和帝了?又換了一個皇帝?

劉炟:……

所以他當了幾年皇帝啊?畢竟他上位的時候,班超好像已經在西域許多年了。

劉炟有些心有惴惴然。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還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在自己活著的時候,見一見中土故國的風光。是這個兩鬢白發蒼蒼,已入暮年的名將最後的心願。

曆史雖然殘酷,但有時也有其溫情的一麵。

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自西域回到了闊彆了三十一年的故鄉洛陽,次月,班超病逝於洛陽,享年七十一歲。】

七十一歲!

看看人家將軍的壽命。

某不知名劉姓小豬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故國之思,一直是塞外漢人永恒的話題。

那位遠嫁烏孫,漢朝曆史上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解憂公主也是如此。

她以一個政治家的眼光,成功加深了漢朝與烏孫之間的關係,促進了漢朝統一西域的腳步。並且正是在她的努力之下,漢朝才終於實現了昔日漢武帝曾經設想過的漢朝與西域結盟,東西夾擊匈奴的夙願。

“漢之號令從此班西域矣”,這句令人振奮的口號的背後,解憂公主豐功至偉。

而當解憂公主的兩位丈夫先後死去,解憂公主自覺漢朝賦予自己的任務已圓滿達成,便隻想落葉歸根,上書漢宣帝,表示自己“年老土思,願得為骸骨,葬漢地。”】

【正是這些在西域揮灑自己青春之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兩漢對於西域的絕對控製權。實際上,西漢主要是靠武德服人,到了東漢之時,才真正開始以漢朝的文化影響西域諸國,因此東漢對於西域的影響程度,較之西漢,其實是更上了一個台階的。

但為什麼大家提起西域,提起漢朝的對外征服統治,首推永遠是西漢呢。

除了某個占據了四分之一西漢的那個超長待機存在感極高的皇帝之外,主要原因在於東漢它中途熄火了啊。】

劉徹:???

天幕你現在提他連個尊稱諡號都不願意說一下了嗎?

還“某個西漢皇帝”。玩什麼謎語呢。

霍去病小聲表示,如果按照天幕一貫的口吻,在這種語境情況下,通常會親切地稱呼陛下為豬豬陛下或者劉豬豬呢,這真的是陛下願意聽到的嗎?

東漢前麵幾任皇帝有些慌了。

什麼叫他們中途熄火了?

又聯想起了之前的那句“曇花一現”,忍不住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有一說一,其實東漢的情況竟然與西漢迷之相似,除了開國皇帝劉秀之外,緊接著便是明章之治,這是一個含金量絕對不下於文景之治的治世。而後便是永元之隆,是東漢的盛世巔峰。

與漢武帝時期的西漢一樣,東漢比西漢遇到的天災還要倒黴,先是曆史上最為有名的一次隕石撞擊地球事件。緊接著便是旱災加水災,天災持續時間足足十年有餘,連續十三年地震。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北邊的羌人也反叛了,內憂外患。】

好家夥。

沒見過世麵的前朝皇帝們簡直是目瞪口呆。

連續多少年,十三年地震?

旱災便是旱災了,怎麼能一年又是旱災又是水災,還讓不讓人活了。

他大漢能延續四百多年,上蒼是一點不保佑啊。

【而東漢卻偏偏出了個“興滅國,繼絕世”的和熹皇後鄧綏。

在這樣的情況下,平定羌亂,征服烏桓、鮮卑、南匈奴等北方外患,鮮卑王入朝稱賀,120個部落悉數派遣質子,北匈奴自願遣子入朝侍奉太後,雖然因為沒自帶彩禮被鄧綏拒絕了。

除了北部邊患被肅清之外,鄧綏也繼續開拓西南夷,使夜郎等蠻夷舉土內屬,東漢拓土一千八百四十裡,生生挽救了東漢一百多年。】

等會兒,道理他們都懂,這個北匈奴遣子入朝侍奉太後是他們想的那個侍奉嗎?

聽到彩禮,他們悟了,果然如此。

劉徹大怒,“這北匈奴又是從哪裡冒回來的,也太不要臉了!一個戰敗國的王子,竟然不花錢還想侍奉我大漢的太後?想的美,你也配?”

漢武群臣:……

所以自帶豐厚彩禮就可以了嗎,陛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