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磧口以逸待勞的李勣再一次不負眾望地大破突厥軍隊, 李勣對此表示,放走你們突厥的一匹馬回漠北都是對占儘地利的唐軍的小覷。
北逃未遂的突厥軍隊毫無士氣可言,管不了這麼多了, 突厥的大酋長先率眾投降唐朝了。
不久之後, 頡利可汗也被擒獲,押送去往他在長安的第二個家。
至此, 李靖等將領, 一戰而滅東|突厥。】
李靖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
若能讓他披甲上陣, 他自然會算好一切可能發生的結果, 再加上聽天幕之言,對麵那個頡利可汗可能是個傻的, 他不狠狠揚一波大唐的國威, 那簡直都是對不起突厥可汗的傾情奉獻。
但這樣的張揚不過僅僅在心頭盤桓須臾而已,待得李靖抬頭, 他已然又是那個小心謹慎的大唐官員了。
【此一戰,一舉洗刷了李淵曾經對突厥送禮加遷都大禮包帶來的屈辱曆史,也洗淨了唐太宗心頭對於渭水之盟之時不甘妥協帶來的憋屈。
因此, 還沒等突厥可汗進京, 之前曾經提到的,太上皇彈琵琶,唐太宗翩翩起舞的場景便順理成章地發生了。
可以說,在舞王進長安獻舞之前, 長安之中已經先喝過一輪了。】
跳舞怎麼了, 彈琵琶怎麼了,這是因為我李唐皇族曆來鐘鳴鼎食,藝術氛圍濃厚,喜歡音樂!
不然你讓漢高祖彈一個?
劉邦:???
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想什麼。
漢初哪裡來的琵琶?
莫cue乃公。
【李靖可以說是八大軍神之中最為謹慎沉穩之人。上了戰場叱吒風雲, 把敵人按在地上摩擦,下了戰場恭謹溫順,如果不是因為他赫赫的功績,簡直就要查無此人一樣。
當然了,李靖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是一個悶葫蘆的哦。
貞觀八年,李靖以足疾辭任,一直到貞觀九年,唐太宗還在賞賜他幫助行走的手杖,看起來好像足疾還挺嚴重,簡直不良於行。
然後,就在唐太宗賜下手杖之後不到兩個月,吐穀渾進犯涼州。
二鳳陛下掐指一算,也有三四年沒打仗了,國內有錢了!反擊他丫的。
可是唐太宗想要的,是一戰必勝,最好直接生擒敵國君王的那種大勝,這對於統帥的人選之上,要求便格外苛刻。
李世民自然一下子就想到了四年前兵鋒直指突厥,一舉掃平大漠的李靖。
可兩個月前自己才剛看望過李靖來著,他是什麼情況二鳳陛下再清楚不過了。
雖然遺憾,但二鳳陛下表示自己也實在不是什麼沒有人性的皇帝,讓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頂著身體疾病去打仗。】
李靖聞言:???
不,陛下,還請您一定要沒有人性一點啊。
他這什麼足疾啊,治了一年都沒好?
這好像不太正常吧。
李世民大為疑惑。
雖然李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但是他大唐這點可供挑選的餘地還是有的。
再不行,他可以自己上嘛!
就是吐穀渾遠了億點點,他可不敢蠢蠢欲動,會被噴死的吧?
【李靖一聽說唐太宗有讓自己當統帥的心思,頓時激動起來。李靖表示,你要是說起打吐穀渾,那我可就來精神了,頓時腳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什麼足疾,沒得過。
手杖?收起來收起來。
李靖健步如飛地跑去丞相房玄齡的府上,表明自己寶刀雖老,但砍一個吐穀渾那還是輕輕鬆鬆的偉大誌向。
這是什麼品種的大唐醫學奇跡啊。
唐太宗那邊聞言自然大喜,一拍即合。
於是李靖再次掛帥,出征吐穀渾。】
李靖:……
啊,所以他其實是借故收斂鋒芒是嗎?
問題不大,能率軍打仗就行,管他是不是被後世懷疑自己其實沒病硬要稱病呢。
自己的一點小尷尬,哪裡有打吐穀渾重要呢。
【其實攻打吐穀渾的時機並不是最佳的,唐初之時的吐穀渾在青海。世界屋脊,那海拔可不是開玩笑的。而唐軍出征吐穀渾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再加上海拔原因,更是冰天雪地,行軍十分艱難。
但李靖作為八大軍神之一,搞起情報戰來,那絕對是一把好手。
在茫茫高原之上,很快李靖便找到了屬於此戰的向導。
其中格外著名的那一位便是黨項酋長——拓跋赤辟。
雖然中間有過拿手的背叛回刺,但在大唐的武力推平之下,最終黨項歸屬唐朝,被唐太宗賜姓為李。終李唐一代,黨項始終頗為安分。
為什麼是終李唐一代呢。
畢竟趙宋時期嘛,是吧,懂得都懂啦。
那當然是多一個爹少一個爹也沒什麼差彆了。】
世界屋脊?這是什麼意思?
是說吐穀渾所在之處如同屋脊一般嗎?
感覺長得也同屋脊沒什麼乾係啊。困惑。
比起這個,讓李世民更加困惑的,是天幕後麵那段話。
雖然知道黨項終他大唐一朝十分安分便已足夠了,可是後麵那句話還是忍不住引起了李世民的好奇。
就黨項那個位置?怎麼可能發展得起來呢?
還讓中原王朝當兒子?這是真的合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