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宋朝篇六 嶽飛三(1 / 2)

【名聲赫赫於一時的張所被貶謫嶺南, 最終於貶謫途中抑鬱而終。而嶽飛呢,則恰好在張所被貶謫之前奉命收複衛州,行至一半, 大本營給隊友掀翻了, 於是嶽飛這支隊伍便成為了深入的孤軍。

可以說, 宋朝將領上戰場, 能活著回來,全靠自己本事過硬,畢竟得一個人麵對雙向夾擊的攻擊,是地獄難度。】

饒是霍去病, 也深覺背後一涼。

他不能理解,這世上怎麼還有這樣的皇帝,是他沒見過世麵嗎?

韓信:……

隻能說,雖然劉季經常不做人,但跟這所謂宋朝的皇帝一比,竟然顯得還如此人模人樣的呢。

好像隱約感受到自己被cue了的劉邦狠狠打了一個噴嚏。

誰?誰在背後說乃公的壞話。

【順帶一提, 之前第一次拯救開封之圍於危難之中的李綱再次被宋高宗罷相,時任開封府尹兼東京留守的宗澤便成為了中原抗金的統帥型人物。

對,你們沒有聽錯, 其實宗澤的本職工作是個文官來著。在靖康元年之前一直鬱鬱不得誌,在地方上當了很多年的縣令。年至六旬,方才得以升任登州通判,結果沒多久還被貶謫,若非國家發生如此大的浩劫, 宗澤原本已經打算引退安享晚年了。】

優秀的官員就是應當能文能武的嘛。

一個臣子分成兩份用才是好臣子。

可是怎麼連這種克扣武將的朝代也能出如此多力挽狂瀾之士,它也配?

尤其是有如此大才的臣子,你們竟然要讓人家一把年紀了才得以重用, 足足荒廢了四十多年啊。

見不得人才被浪費的某幾位皇帝心頭都在滴血。

底下臣子忍不住在心裡腹議,陛下你這哪是見不得人才被浪費啊,這明明就是忍不住想榨乾所有人的才能。

【宗澤雖是文官,卻也絕對是軍事上的一把好手,先前屢次以少勝多,擊敗金軍的行為便已可見一斑。

如今駐守開封,更是廣泛聯絡自發組織的抗金義兵們,建立了以東京開封為中心的一道抗金防線,據說收編了百萬之眾,屢次挫敗了金軍的進攻。

而嶽飛此時,便第二次轉投於宗澤麾下。

嶽飛正是在宗澤麾下率五百騎兵於汜水關一舉大敗金軍,從而得以嶄露頭角,升為升為統製。

如果說嶽飛是千裡馬,那麼屬於這匹千裡馬的伯樂,理所當然的不可能是趙構,自是宗澤無疑。

八大華夏軍神的ssr的君王裡,大概隻有趙構這個湊數的,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吧。】

趙構:???

天幕你給他解釋解釋,什麼叫趙構這個湊數的?

因為嶽飛是八大軍神之中的最後一位,所以名單已然被公布。

其他七位乍聽此言,雖然很不禮貌,但幾乎是同一時間,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雖然對不起最後這位名將,但是他們還是要說,如果自家君主也跟趙構一樣,那簡直太可怕了,對不起,想直接原地逃離這個世界。

韓信更是在心中嘀咕,要是劉季也是這個鬼樣子,蕭何就是打斷他的腿,也不要妄想自己能跟他一起回去。

韓信心裡想什麼,蕭何與張良看一眼便心知肚明。

開什麼玩笑呢,要是劉季跟這趙構一樣,誰還會輔佐他啊。

【那些抗金義兵之中最為有名的,還當屬“八字軍”,其得名之由,是因他們為表示抗金之決心,在臉上刻上了八個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

可以說,宋朝對不起他的子民,可是在他所有的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仍舊是他的子民。宋朝的子民從來沒有對不起宋朝。

正是在他們的保家衛國,熱血拚搏之中,開封得以漸漸恢複了秩序,而宋金雙方之間的優勢竟然逐步在往宋朝方向偏移。】

趙匡胤心頭隱隱有一絲不妙的預感。

不會吧不會吧,他到現在還沒聽到那個不肖子孫的消息,不會他還在南方呆著呢吧?

還有,什麼就叫“竟然”往宋朝方向偏移啊。

不要看不起他們大宋嘛。

雖然他也很想抽人,但是該挽尊的時候還是要挽一下的。

前朝湊熱鬨的皇帝們此刻有些唏噓。

什麼,這都能行,這玩意國運還挺好。

某幾位十分有代入感的唐朝皇帝們已經入戲了。

哎,那皇帝呢,上哪去了,這不正是一舉還回舊都的大好時機嗎?

【可是僅憑民間的努力雖然能夠勉強維持穩定,可是終究缺乏了主心骨,宗澤等有識之士知道這並非長久之計。要想凝聚士氣一舉收複中原,還得需要皇帝出麵還都北方,號召大家一起發起反攻。

於是宗澤一再上書宋高宗,希望他能夠還都,以主持抗金大計。

還都?那是絕對不可能還都的。

此刻的宋高宗正沉醉在氤氳的江南之地。在溫柔的揚州尋歡作樂呢,十分有乃父的遺風。

個月之內,宗澤連續上了二十四次《乞回鑾疏》。可惜,都石沉大海。】

不理解,他們是真的不理解。

人家都給你把國都安穩下來了,就這麼害怕嗎?

難道北方那一大片的國土就如此燙手不成嗎?

你不想要給我們啊,我們不嫌國土太小。

是二十四次,不是兩次,也不是四次啊。

再熱血的一顆心都會冷卻的吧。

【時年七月,宗澤坐觀朝廷的冷處理,眼看著大好的反攻機會轉瞬而逝,眨眼又快到秋天。於是憂憤成疾,背疽發作,含恨而終。

但臨終之前仍舊不忘叮囑屬下堅持抗敵,這樣他便雖死無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