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太宗上位計【八】 這大唐的白月光,他……(2 / 2)

【但在介紹我們的天策上將·盛唐第一傑克蘇·貞觀誇誇群群主的二鳳陛下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唐太宗與明成祖這坎坷又慘遭背刺的追星生涯。

眾所周知,在本人開創下一個為政典範之前,唐太宗最為欣賞的偶像,就是漢文帝,因此,在去世之前,唐太宗本人為自己定下了“文”的諡號。

也許就是希望,漢唐兩位太宗文皇帝能夠同時傲立於史冊之上,讓大家一看,就覺得很有緣分吧。】

已經知道了自己真實諡號的李世民:……

又想起了那天猛烈的衝擊。

難道單字諡號不好聽嗎?

聽聽天幕方才之語吧,“太宗文皇帝”,多麼的簡單又朗朗上口,聽起來又是怎樣一種皇家簡樸卻肅穆的霸氣啊。

那個什麼,那個什麼諡號,李世民甚至不願再念一遍,那是對他審美的一種折磨。

這東西能好聽嗎?說出去他都覺得害臊。

【不過很可惜,遇上了他改名狂魔的好大兒和好媳婦,這對夫妻,一個三十多年改了十四個年號,一個十五年就改了十四個年號。

什麼官署名稱,官員稱謂,宮殿名字,凡是能改的,都要改過來改過去。

作為大唐的白月光,高宗的好阿耶,唐太宗顯然沒能躲過這一劫。

高宗深覺“文”這一個字難以描述他爹的英武非凡,於是將他的諡號改為“文武大聖”皇帝,給母親長孫皇後加諡號為“文德聖”皇後。

同樣花裡胡哨的唐玄宗即位之後,覺得文武大聖也無法滿足唐人心中對於唐太宗的愛戴。

遂,李世民的諡號被改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長孫皇後隨之被改為“文德順聖”皇後。】

沒想到吃瓜還能吃到自己身上的長孫皇後:……

沒錯,雉奴的審美,是要從小就開始調教起來了。

這一次,她決定站在陛下這一邊。

李世民無語哽住。

這大唐的白月光,他是一天也當不下去了,要不你們還是另找他人吧,他就想找個角落好好當他的“太宗文皇帝”。

還有……

三十多年十四個年號?這不是相當於新出的年號剛普及到民間,搞不好邊關的郡縣還沒來得及用上新年號,更新的年號又出爐了?

而且,為什麼雉奴的妻子也有十四個年號?

李世民敏銳地察覺到了是不是有哪裡不大對勁啊。

【從此之後,皇帝的諡號就開始往花裡胡哨的方向一去不複返了。再加上廟號的泛濫,除了咱二鳳的中二諡號有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殊榮之外,大家拒絕去記憶那些越來越長的諡號,畢竟發展到明清時期,動輒十幾二十幾個字,這誰受得了?

於是,漢唐開始的皇帝,大家都用廟號作為其曆史稱謂。

嗯,唐太宗與偶像漢文帝,一個宗,一個帝,隔著千年的時空,見麵不識,沒點曆史常識,誰能知道其實咱二鳳陛下也是個文皇帝呢。】

李世民:……

其實如果諡號是那個花裡胡哨的東西的話,你們後世人倒也不必津津樂道。

李治:???

什麼叫中二?

難道不好聽嗎?

文武大聖皇帝,多霸氣呀,跟他阿耶果然就是最配的!

至於那個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聽起來好像也很不錯的樣子呢!

你們後世人真是沒眼光。

劉恒深深吐出一口氣。

還好還好,他兒孫的審美,看起來還是很正常的。

【咱二鳳追星失敗了,但是沒關係,二鳳變成了天上最璀璨的那一顆新星。鑒於自己與唐太宗相似但沒完全相似的上位曆程,再加上唐太宗那彪炳史冊的光輝功業,成功俘獲了之後的一眾小迷弟。明成祖自得到皇位之日起,便決定效法唐太宗,不但要乾出一番功業來證明自己,並已決定自己百年之後的廟號就要定為太宗。

一方麵是致敬偶像,另一方麵,明成祖始終希望自己是以小宗順法統而即位,一生都在為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而奮鬥,絕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另起爐灶。

但子孫的背刺也來得是那麼突然。

為了讓自己沒當過皇帝的親爹入宗廟接受祭祀,嘉靖皇帝搞出了轟轟烈烈的“大禮儀”,把親爹挪了進去。

但是天子七廟,加進去超了一個,那該怎麼辦呢?

沒辦法,隻好將原本的“明太宗”改為“明成祖”,物理意義上給祖宗敲上了“再造社稷”的實錘。】

朱棣:……

很好,確信了,這個什麼狗屁明成祖就是他自己了。

嘉靖皇帝?

是之前天幕說的那個道士皇帝嗎?

你不好好的修你的仙,乾嘛要改我的廟號啊?

老子沒想再造社稷!

我繼承的是我爹的皇位,是名正言順的小宗即位而已!

朱元璋聞言冷哼一聲,忍不住複述了一遍:“再造社稷?”

已經當上永樂皇帝的朱棣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啊,好像在氣憤自己的廟號之前,是不是忘了點什麼?

他都已經不是明太宗了,為什麼天幕在講太宗的時候還要帶上他啊?

生怕他不會挨他爹的揍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