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太宗上位計【十三】 李建成失去的隻是……(2 / 2)

他就說嘛,他出身於貴族之家,自小天資聰穎,又能得雀屏中選,一直以來也素為眾人所追捧,他也一向自詡自己是一方豪傑,怎麼到了天幕的口中他就顯得如此無能?

看來這一波是欲揚先抑了。

李淵頓時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翹首以待天幕誇讚自己的長處。

【那不是還有個女兒嘛。要我說,李淵是真的挺會生的,可能是他有比較優良的隱形基因吧。

有一說一,真正為國生子的,怎麼能說是人漢景帝呢,我覺得這個稱號送給李淵才更加恰當呢。

平陽昭公主,這位為了策應父親晉陽起兵而廣聚關中豪傑,建立起了一支赫赫威名的“娘子軍”的公主,在平定天下之時與李世民一起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擊破長安,可以說是膽略過人。

是中國封建帝製曆史上唯一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死生哀榮。

然而,這樣優秀的一位公主卻並沒有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連自己的小名都沒有留下,也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李淵:???

關於他的表揚呢?

就寧可誇平陽也懶得說他一句好是嗎?

他堂堂大唐之開國皇帝,竟然要被人說是“為國生子”?還用如此不陰不陽的語氣,到底還有沒有天理可言了?

武德年間尚未去世的平陽公主自然也看到了這天幕。

雖然女子在史冊之中確實難以留名,但經天幕如此一說,她竟也深感遺憾。

她自詡自己的見識才乾並不遜色於尋常男子,在青史之上留個名,也應當不算是什麼過分的要求吧。

不過……

她也有許久沒有上過戰場了。

平陽公主深深歎了口氣。

【話說回來,搞定外患之後,二鳳同誌便進入了人生之中第二個重要副本,也即朝堂奪嫡篇,不過這個副本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太久。

實際上,唐初政權交替最終會導致兵戎相見,血染宮闈,李淵絕對是要付很大責任的。

一方麵,自己沒能力搞定複雜的戰場局麵,需要精才絕豔的二兒子出色的軍事才能為自己滌蕩四方,隻好不停地加官進爵以彰功德,另一方麵,他卻並不願意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甚至在忽悠李世民平定楊文乾謀反的時候還給人畫大餅,說事成之後必定會許給李世民之太子之位。

結果嘛,事成了,他又反悔了,繼續醉心於玩弄自己所謂的“平衡之術”,還以為自己玩得十分精巧呢。

這不是就妥妥的不給馬兒吃草,還想讓馬兒跑嗎?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沒錯,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你二兒子軍中威望已然如此之足,再加上還給人封了這麼多官職,這不引起皇位之爭才有鬼吧?

說不定真順理成章地將皇位傳給二兒子,不僅能免了一場宮闈之亂,操作極限一點,搞不好還能保住大兒子的命呢。

李世民:!!!

沒錯!他阿耶就是隻想讓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

真是讓人大為惱火。

【最後還導致了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宮廷喋血政變,開啟了有唐一朝“兄友弟恭”的光輝曆史,害我們二鳳陛下平白多了如此一個黑點,真是過分呢,畢竟政權原本可以平穩過渡的嘛。

後世的文人還進行二創,搞出了什麼“跪而吮上乳”這種東西,難道不都是拜李淵所賜嗎?】

李淵:???

是他耳朵出了問題嗎?

這這這,這搞政變的是他兒子搞的沒錯吧,你們後世之人焉能如此給他扣鍋呢?

他做出此等之事,你們竟非但不斥責他之不悌不孝,竟還反過頭來指責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給李世民帶來了不悌不孝的名聲?

如此厚此薄彼真的好嗎?

李世民從來都沒有後悔過發動那次宮廷政變,也並不如此介意百年之後後世的種種評說,但是……

哎,聽到天幕這麼說,他還是覺得很欣慰就是了。

不過,他還是要再強調一下,“跪而吮上乳”這種事,他是絕對乾不出來的!

還有,當時他阿耶雖說是被自己困在泛舟之舟船之上了,但是他阿耶還是衣衫完整的!並不會有這種傷風化的場景發生!

【什麼?你說玄武門之變二鳳大獲全勝,殺兄以奪權?

拜托,李建成失去的隻是一條生命罷了,可我們得到的是一整個泱泱盛世大唐誒!

為了華夏光輝的曆史進程而亡,李建成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李建成:……

繃不住了,他是真的繃不住了。

誰要這種死得其所啊!

這太子突然就也不是那麼想當下去了。

合著最後倒黴的隻有他了是嗎?

李世民當了唐太宗,還被後世如此誇讚,甚至被讚譽為“千古一帝”。

而他阿耶聽之前的天幕所說,活得好似也很是滋潤,還看什麼突厥可汗起舞,又時不時地宴飲取樂。

是隻有他受傷的世界達成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