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曆史敘述之中,妲己正是我們成語“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擁有者,商朝亡國之君商紂王帝辛的寵妃。
商紂王與夏桀並稱“桀紂”,是暴君之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像秦皇漢武那種有可信史料的隻能往後稍稍,畢竟功績還是被白紙黑字寫下來了嘛,造謠需要億點點成本,自然完全無法望他們項背。
作為其寵妃,妲己自然是助紂為虐的妖妃,成為了什麼炮烙之刑與酒池肉林的鐵杆粉絲,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始皇帝與劉徹:……
難為天幕在這個時候都還記得他們呢。
倒也不是很想跟這些亡國之君為伍。
而觀看天幕的其他人已經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天幕的邏輯。
這什麼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不都是商紂王自己想到的嗎?
我們妲己姐姐就是給他助個威怎麼了?
畢竟作為寵妃,想要自己活得好,不得討皇帝歡心?
明明就是紂王自己的愛好太殘忍了嘛,不要拉我們妲己姐姐共沉淪。
等下……
妲己姐姐到底是什麼洗腦的稱呼,怎麼自己也被傳染了啊?!
【順便提一句,這個酒池肉林和夏桀的酒池,是誰抄的誰?為什麼這個酒池肉林裡麵也有赤身嬉戲?
好吧,懂了懂了,一定是因為遠古的尋歡作樂的手段太單一了,絕不是他們文化人的想象力還不夠豐富的原因。】
!!!
天幕嘲諷他們!
天幕你可以嘲笑他們的人品,但怎麼能嘲笑他們的想象?!
不對,人品也不能被嘲笑!都是被這個天幕給氣糊塗了。
這些暴君的所作所為有所相似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這隻能說明暴君殘暴的手段永遠值得他們警醒!
【而關於妲己的種種傳說更是在幾l千年的時間內被渲染得有模有樣,家喻戶曉。可能是因為推翻了商朝的,是被孔子推崇的崇禮的周朝吧,對待周的上一個王朝,自然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非常適合拿來被樹立典型。
除了老生常談的商紂王對於妲己的話言聽計從,貴其所譽者,誅其所憎者,順便還經常笑著交流炮炙之刑之外,妲己能夠從史料加起來湊不滿一頁書的商朝脫穎而出,得多虧了明代成書的那本《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中說妲己是千年狐狸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因此紂王正是在她的影響之下才會變得如此暴虐,最終葬送了商朝。
好嘛,果然是被皇權醃入味的明清文人,真是不會叫我失望。
這下我們妲己姐姐真的翻身農奴把歌唱,一己之力,掀翻殷商啊!好家夥,姐姐真帥!】
曆朝曆代的皇帝及文武百官:……
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這是在看不起誰呢?
感覺自己的智商和能力也有被內涵到。
明清之人:???
什麼叫“被皇權醃入味的明清文人啊”?
天幕你怎能如此汙蔑他們?
而許多女子則忍不住抿了抿嘴,以掩飾自己難以克製的感同身受。
誰懂啊,代入了一下天幕所說的,竟然真的從天幕的敘述中感受到了一絲痛快。
好像,似乎,如果真的能夠靠一個人的能力左右一個王朝的興衰,是真的很厲害誒。
【話說回來,關於妺喜亡夏,至少史書之中勉強還能扒翻出點若有似無的東西,關於妲己,那可真的是比白紙都乾淨,怎麼,什麼都沒有正好給了你們想象發揮的空間是吧。
其實關於商朝滅亡的主要原因,雖然史料隻剩一點邊角料,但是總結歸納一下,無非還是典中之典的那一套:內憂外患罷了。
帝辛在位之時,對內大興土木,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製度改革,引發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國內人心蠢蠢欲動。對外征戰東夷,分散了兵力,國內守備空虛,最終動搖了商朝的統治基礎,再加上同時代擁有一位閃爍的政治軍事新星,於是喜提亡國。
這實際上才是最符合一個王朝滅亡的興衰規律的。
否則曆史上那麼多傻叉皇帝,早該死一萬回了,竟然還活得好好的,這難道是道德的淪喪嗎?
還是女媧不管用了?】
收聽天幕的眾人:……
好狠的一個天幕。
說好的相信科學,世上沒有鬼神之說的呢?
你這樣很耽誤他們原本就信念不堅定的“古人”的堅定的程度的好吧!
唐初的眾人更是沉默。
太符合規律了吧,怎麼聽起來跟隋末不能說是十分相似,隻能說是一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