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唐玄宗對於這位自己費勁千辛萬苦才輾轉迎入宮中的絕色佳人,自然是頗為喜愛的。
看來看去,也許隻有那句“六宮粉黛無顏色”稍微有那麼一點聯係上了現實。
還是唐玄宗單方麵的那種。
楊貴妃雖然隻是被封為貴妃,但是禮數實同皇後,楊氏家族也因為楊貴妃之盛寵在身而發達起來。
楊貴妃的三個姐姐分彆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與秦國夫人,另外還每月贈脂粉費十萬錢。
能夠在前朝施展手腳的兄弟更不必說,那叫一個青雲之上,堂兄楊國忠身兼四十餘職,最終官至宰輔。】
李世民:???
身兼多少職?
四十餘職?快來個人告訴他,這些都是榮譽虛職,不然簡直是分分鐘要被氣暈過去的節奏啊。
當事人現身說法,知不知道實權官職累加之後權力有多可怕嗎?
這是一個有點腦子的皇帝能乾出來的事嗎?
這對於自己到底是有著多麼超人的自信啊。
真以為自己能夠控製得住?
【楊氏五家,並次第京師,權傾天下。每次楊貴妃與唐玄宗一起去華清池避寒,都會以楊氏五家為扈從,這五家之車馬仆從可以填滿數個坊市,錦繡珠玉更是鮮豔灼目,燦若雲錦。
其五家進食珍饈數千盤,一盤所靡費的,便是中人之家十家人加起來的家產。
沿途還會時不時掉落奢侈的首飾,卻不屑於去撿拾,其奢侈程度可見一斑。
正所謂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於是令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
雖然這種描述定然有後期加工的誇張成分在,但是當時楊家等為唐玄宗所重之貴族與普通百姓之間的貧富差距快速拉大卻是無可爭議的現實。
畢竟當時的關中地區水旱災害頻發,以致糧價飛升,甚至連長安城中也時不時會有餓死之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
正是這一現狀入木三分的刻畫。】
“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
這句詩幾乎是在被天幕念出的同一時刻,便能夠讓聽到的人在第一時間將這個畫麵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
拳頭是在下一個瞬間攥緊的。
而生活在大唐上升期的長安百姓有些不可思議。
連長安城中都有餓死之人嗎?
這種情形是如此的陌生,但距離他們又好像並不遙遠。
畢竟再往前數幾十年,長安城中又什麼時候不是餓殍滿地呢?
但是……
天幕不是說那是他大唐的盛世嗎?怎麼聽起來反而還沒有如今的日子好過呢?
【毫無疑問的,這種鍋肯定是要往成為導火索的楊貴妃身上扣的。
畢竟他們的邏輯是很強盜的,如果不是因為有你楊貴妃,楊氏五家怎麼可能有如此機會這般鋪張奢靡?又
怎麼可能有機會如此深入影響朝政?
如果這還不夠。
那你楊貴妃本人難道不奢侈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你看你看,因為你楊貴妃愛吃荔枝,甚至讓唐玄宗為了這點荔枝鋪張浪費地使人從數千裡之外采用軍用渠道隻為讓楊貴妃能吃到新鮮的荔枝呢。
這難道不是楊貴妃恃寵而驕,驕奢淫逸的體現嗎?
雖然楊貴妃到底愛不愛吃荔枝,到底有多愛吃荔枝的事實存疑,但是反正罪名要先給扣得死死的。】
楊玉環:……
好吧,那就先不說有荔枝她吃可以,沒有也可以不吃,遠沒有到沒了荔枝活不了的程度。
但……
這怎麼就成了她恃寵而驕呢?
她又沒有纏著聖人要荔枝吃。
聖人自己經不住想吃還要怪到她頭上?
就那千裡迢迢送來的一小匣,她能分到幾個?
這幾年加起來吃的,還沒有幼時一次吃得多呢!
再說了,她入宮來當貴妃已經夠倒黴的了好嗎?她享受一二也無甚大錯吧。
至於楊氏五家?
有武後在前,她也就是能在宮裡跳跳舞這樣,怎麼可能管得了外麵那些楊家子弟。
就算她管,也得人家聽啊。
再說了,她乾嘛要管?
這種事情不是誰乾的誰善後嗎?
天幕說的好啊,分明是那個昏了頭的聖人自己執意要封賞的,乾她何事?
至於後世的一些文人則十分憤怒。
怎麼就是強盜邏輯了?
難道他們說的不對嗎?
如果沒有獨寵於六宮的楊貴妃,楊氏那些草包怎麼可能會得玄宗垂青?又怎麼可能昏頭地如此勞師動眾地從嶺南運送荔枝?
但是一些人已經開始皺了皺眉。
可是……
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既然如此容易被女子昏了頭,難道不反過來正說明這個皇帝也實在質量堪憂嗎?
【但問題就在於,是因為楊貴妃的蠱惑讓唐玄宗的眼光發生偏移了嗎?還是楊貴妃按頭讓唐玄宗大封其家族的?楊貴妃她又不是漢朝當國的那個太後,哪裡來的這麼大的影響力?
唐玄宗那可是有著嚴重PTSD的人,他會讓楊貴妃乾涉前朝事?
想都不要想好嗎?
再說了,難道沒有楊貴妃,便不會有其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