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紅顏禍水【十一】(2 / 2)

突然就理解了什麼叫逃避心態。

?梨遙提醒您《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不是很想往下聽了。

這血氣噌噌噌就上來啊。

【唐玄宗作為皇帝,其實是有兩個比較致命的短板的,其一是他不太會自己從底層挖掘人才。他的用人質量純靠能被他看到眼裡去的那些人的自覺以及普遍優秀程度。

這一點,從他開元年間任用丞相的質量之參差便可見一斑。

實際上,開元前期的大部分名臣,是武則天時期便已經開始活躍在政壇之上的那一批人,並不能算是唐玄宗本人的眼光犀利,隻是尚還有點理智的皇帝能夠將這些已經冒頭的名臣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唐憲宗時期的宰相李絳曾言:“武後命官猥多,而開元中名臣多出其選。”

唐德宗時期的宰相陸贄也認為武後有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這其中的累朝,自然有開元朝。

畢竟開元明相中如姚崇、宋璟,張說等人,都屬其列。】

雖然很想給自家王朝的玄宗陛下挽一下尊。

李絳欲言又止,陸贄沉默無言。

嗯……

可是那他們自己說的其實也是大實話。

這個嘛,那個嘛……

確信,如果玄宗陛下能夠一直將合適的已發掘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自然也是一位了不得的明君。

確信。

雖然他沒有,看起來也不太能。

武則天則是非常真情實感地冷哼一聲。

還當那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能有多大的本事,有些懷疑前後反差過大不會是自己得了失心瘋了那點疑慮最終是煙消雲散了。

【而等到這一批人才陸續凋零之後,看看唐玄宗的宰執質量吧。我的天啊,李林甫,楊國忠。隻能說,一個比一個炸裂。

當然了,自身眼光不夠犀利隻是一部分原因。

畢竟“虛心納諫”的二鳳那是這麼好學的嗎?就二鳳不也天天被魏征氣得跳腳嗎?

李隆基哪裡有這定力。

諫言哪裡有諂媚之言順耳?

自開元末年,努力學習了唐太宗二二十年的唐玄宗終於受不了了,果斷開始放飛自我。

什麼節儉,什麼納諫,都見鬼去吧。

唐玄宗看到自己府庫如此豐盈,哪裡還看得到民間的危機,早就跟個膨脹的氣球一樣自滿了。

認為國家這麼富裕,正是他可以大肆揮霍的時候,天下無複可憂啦,於是專以聲色自娛,將政事悉數交付李林甫。】

李世民:???

李世民:!!!

李二鳳不能理解,李二鳳大為震撼。

你小子看看治下的百姓再跟他說一遍。

而且國家府庫富裕了也不是給你大肆揮霍的啊?

你一個皇帝專以聲色自娛,把政務全交給丞相這事有多離譜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楊玉環則麵無表情。

如果不是聖人年紀上來之後專以聲色自娛,她至於會出現在這深宮之中嗎?

有這折騰的時間,好好處理一下朝政不好嗎?

還能讓她保留幾分昔日對於那位“聖天子”的敬仰。

反正現在是一分也不剩下了。

【既然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李隆基的第二個短板了。

他真的就是有一種對於自己的迷之自信。

他真以為自己是什麼天降猛男,絕不會翻車的那種。並且真誠地任人唯親之後還認為彆人都是被自己玩弄於鼓掌的弱智與仆從。

就……

其實有時間可以多照照鏡子的。】

楊玉環抿了抿嘴,但還是實在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天幕這是在內涵聖人不自量力麼?

但……

沒錯,聖人的確如此自大。

隻是她原本以為以聖人之遮天蔽日的權勢,想來也當有些資本。

隻是沒想到……

【李林甫為相之後,在朝內打壓異己,在外擔心儒將入朝為相,因而專門提拔蕃將,致使唐朝朝廷內部人人自危,言路也漸漸斷絕,哪有人有這時間研究什麼均田製,研究什麼府兵製啊?

而這混亂的朝局已經為唐王朝敲響了警鐘。

但唐玄宗顯然是個聾子。

這一切,早在楊貴妃入宮之前,便已經悄然發生,隻是還沒有到達臨界而已,你們那些文人怎麼好意思把鍋都扣在楊貴妃頭上的?】

雖然已經知道《長恨歌》中玄宗與貴妃的故事純屬虛構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加持了些許對於貴妃的惋惜的濾鏡。

天幕再如此一說,他們便是再不通事理,也能明白這不是楊貴妃的問題,一時之間義憤填膺。

沒錯!

瞧見那邊那個書生了嗎?

一天到晚的,就知道造謠,早看他不順眼很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