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比成化皇帝大了足足十七歲,與成化帝之生母同歲,也隻比堡宗小了三歲而已。成化皇帝十八歲登基的時候,其實是想過要立這位與自己感情深厚的女子為後的,但是在生母周太後的激烈反對之下,隻好作罷。
雖然沒能成功立萬氏為後,但是成化帝對萬貴妃的感情卻依然深厚。
對於自己被迫娶的這位吳皇後,成化帝隻能說是秋風掃落葉一般無情,隻當了一個月皇後,就被連下三道詔書廢黜。】
這位貴妃比皇帝大了多少歲?
成化之前的皇帝們感到大為震撼。
他大明皇帝的口味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奇怪了?
朱見深:……
所以這位堡宗,果然說的就是他親爹無疑了。
雖然已經大致明白了他爹這個“廟號”的來源,但是朱見深仍舊忍不住歎了口氣。
好歹是他親爹,他頗有一種丟臉丟到彆人麵前去的羞恥感。
主要他親爹乾的,那確實不是人事。
還給他留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再說了……
雖然貴妃是比他大,但是之前的種種陪伴是做不得假的,如何便能將貴妃與趙飛燕姐妹和楊貴妃等人相提並論呢?
【因而新上任的繼後學會了收斂,萬貴妃在後宮之中仍舊是聖眷在身。
成化二年正月,萬貴妃生下了皇長子,成化帝因此祭祀山川,封其為貴妃,雖然萬貴妃生命之中唯一的孩子來去皆是匆匆,同年十一月便夭折了。
但是萬貴妃的地位卻沒有過分毫的動搖,成化十二年,萬氏又被晉為皇貴妃。
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暴病而亡,萬貴妃始終牢牢地坐在皇貴妃的位置上。
要知道,雖然在成化帝之後,明朝封最受寵的妃子為皇貴妃一事慢慢成為定製,但是在她之前這個情況可並不多見。
扣掉景泰那位短暫的唐皇貴妃不提,明朝上一位實打實的皇貴妃,那還得是明宣宗的皇貴妃孫氏,為了給足自己寵愛的初戀牌麵,明宣宗在冊封貴妃孫氏的時候專門同時給了金冊和金寶以示尊榮,皇貴妃之稱謂由此而來。
後來不過一年多之後,胡皇後便被無過廢黜,於是皇貴妃孫氏變成為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孫皇後。
成化帝這麼做,效仿的反正不能是自己叔叔景泰帝那位下場淒慘的皇貴妃吧。】
孫氏、胡氏?
為什麼聽起來都這麼耳熟?
朱棣心頭閃過一絲微妙的感覺。
是了,沒錯了,之前天幕不就說了嗎,那個該死的叫門天子是他大孫子的兒子。
恐怕便是這個孫氏的兒子吧。
胡氏多好啊,可是他千挑萬選為孫子選中的未來國母啊!
孫子其他都還行,就是這眼光,是真不如他祖父我啊。
遂決定再把大孫子叫過來罵一頓再說。
無論如何,這個堡宗
,絕不能再被生出來霍霍他大明的江山!
為將來的太子找個好媽也是非常重要的懂不懂!
妻子娶的好可是能救命的,朱瞻基這麼多年史書是白讀了不成?
當真可惡。
朱祁鈺:???
怎麼他的妃子就下場淒慘了呢?
難道說……
朱祁鈺心中閃過不妙的預感。
萬貴妃:……
天幕就不能盼望點好的嗎?
景泰的舊事如何可能再發生?
他們大明可再不能承受得住先帝那樣的折騰了,忒嚇人了。
【不過,說來也巧,其實萬貴妃在遇到成化帝之前,便正是在孫皇後手下當宮女。
哦,那會兒應該是孫太後了。
如果明王朝按照正常的模式運行下去的話,也許成化帝與萬貴妃此生都不會有多少交集。
可誰叫孫太後跟明宣宗生了個叉燒呢?
可以說,貴妃萬氏與成化帝之深厚的情誼,正是堡宗等人一手促成的。】
朱祁鎮的臉色變幻莫測。
之前什麼叫門天子,什麼堡宗他便已經感到十分氣憤,每次都將他人生之中最為狼狽的一幕拿出來反複提及,已然讓他大為光火。
畢竟天幕都已經說的如此直白了,他又不是傻子,如何還能不知道這個一直以來備受天幕鄙夷的皇帝便是自己呢。
如今竟然還說他是叉燒?
這簡直是太放肆了!
還有他這太子也當真胡來,怎麼能如此寵愛一個比自己年紀大這麼多的女子呢?他們大明皇家的臉都快要被丟儘了。
(反正沒叫門天子丟的多。)
雖然說為親父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朱見深還是忍不住透過天幕的言語想起了好似仍在眼前的那段混亂的日子。
其實……
天幕這麼說,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來著。
若非土木堡之變後情況如此危急,致使郕王登基,他祖母不放心尚且年幼的自己,專門讓貴妃來照顧他,他又怎麼會有機會跟貴妃如此親厚?
當時對這位“先帝”遺留下來的太子,宮中人的態度都是如此的微妙。
也隻有貴妃,對他始終親厚如一。
這份情誼,便算是事過時移,也斷然不可能忘卻。
否則那便不是無情,而是忘恩負義了。
再說,隻是給貴妃以權力地位,舉手之勞而已,他又為何要吝嗇?
想不明白。
【其實成化帝對於萬貴妃具有真摯厚重的感情是不足為奇的。畢竟親爹喜提土木堡之變後全靠他叔叔景泰帝臨危受命,在明朝養豬式環境下成功與於謙等人一起力挽狂瀾,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自己當了皇帝,想要讓太子換成自己的兒子來當實在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於是作為堡宗時的太子,成化帝的這個位子自然保不住。
正是
在成化帝太子之位被廢去的當口,孫太後將萬貴妃派到年幼的成化帝身邊當保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照顧其衣食起居。
而萬貴妃也確實做的非常稱職,帶給了年幼的成化帝許多溫暖的回憶。】
景泰帝?
朱瞻基在心裡頭琢磨起來。
剛剛天幕是不是說這個景泰帝是成化的叔叔來著?
已知成化是他那個不成器兒子的太子,那不就是他孫子嗎?
那他的叔叔……
不也合該是他的某個兒子嗎?
從沒想過第二人選的朱瞻基忍不住在心裡瘋狂思考。
這天幕怎麼回事,怎麼隻說年號不說人名呢?
可真愁人。
畢竟聽天幕的意思,這個景泰似乎是個可塑之才。
什麼臨危受命便能力挽狂瀾,他兒子裡還能有這樣的人物?
這天幕也真是的,沒事乾管他孫子立誰為貴妃乾嘛啊,這個景泰什麼來路,細聊啊,在線等,很著急。
隻是……
作為從小便耳濡目染以那些權禦之術的朱瞻基,已然從其中窺見了幾分危險氣息。
雖然很不應該,但是一旦脫離了自己對於孫氏的感情來看的話。
為什麼你景泰登基了後宮裡還是孫氏說了算?
畢竟聽天幕的意思,朱祁鎮可還沒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