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漢國力蒸蒸日上時期的帝王陵墓,漢陽陵的規模雖然不如大漢金豬的大,但是也絕對不容小覷?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不過嘛,畢竟不是明定陵嘛,陽陵的開放區域其實隻有南區的文物陳列館和北區的一個陪葬俑坑的地下外墓坑。
可以說,漢陽陵最具特色的,自然就是北區的這個地下外墓坑了。
雖然隻是外圈陪葬坑的地下部分,但是是帝陵地下實景誒,四舍五入不等於我們去了陽陵地宮參觀了嘛,確信。】
朱翊鈞:……
不是,他的定陵都已經那麼慘了,天幕你總是一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樣子就算了,怎麼還這麼幸災樂禍?
明明在漢陵,沒事乾紮心提他們大明的定陵做什麼?
劉啟雖然不知道四舍五入是什麼東西,但是聽到天幕這樣說,仍舊十分迷茫。
這是真的可以等同的嗎?
算了,你們後世人開心就好,隻要不是真的挖了他的地宮就行。
現如今已經擺爛但沒完全擺爛的眾位帝王對自己的身後事的容忍閾值那還是在不停的刺激之下低了不少的。
【現在我們就到了南區的文物陳列館了。昨天去閱了秦始皇的兵馬俑,今天就來閱閱漢景帝朝的那些俑人們吧。
彆的不說,就這密密麻麻地被排列出來看起來還挺像這麼回事的。
雖然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些俑人既沒穿衣服,四肢還隻剩下了兩條腿。
因為數量實在太過龐大且在哪裡的漢墓都有這樣的俑人出土,時常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漢朝貴族共同擁有的什麼其他的愛好或者是特殊的癖好。】
來都來了,常柚自然是要將這些俑人的圖片給拉大,爭取能讓看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清晰地看到其全貌。
劉啟:大可不必拉這麼大,他又不瞎!
還有,你們後世人少血口噴人了,他們大漢才沒有這種特殊的癖好。
他們看起來像是這麼變態的人嗎?
都是誰給你們留下這麼錯誤的印象?
腦子剛一轉彎,就想起了他們漢朝最出名的那位到底是誰。
被遭池魚之殃的太子劉徹:???
父皇你為什麼要用這麼奇怪的眼神看他?
他明明是個正經人!他才沒有這麼變態的愛好好嗎?
【這當然隻是一個調侃。
之前也說了,這些沒有了雙臂且一絲不露的陶俑是漢朝比較有名的“著衣俑”,在剛入土的時候,他們身上是穿著華美的絲織品的,比起將衣服紋樣直接畫在身上的彩繪俑更加高級。
作為比較高級的漢代Bjd,這些著衣俑的兩條手臂是木製的,悉心雕琢,就為了呈現最好的狀態。
然後曆史似乎永遠這麼愛開玩笑。
由於絲織品容易腐爛難以保存,在千年的地下時光之中,昔年華麗的絲織品早已灰飛煙滅,著衣俑專門定製的木製手臂也塵歸塵土歸土,隻剩下了光禿禿的軀
乾無聲訴說著這千年的光陰如梭。
而當年次人一等的彩繪俑們卻由於質地的堅固得以保存,成為我們研究漢代服飾最為重要的文物。】
【因而漢陽陵的鎮館之寶之一,就是現在麵前這位拱手跽坐女陶俑,將漢代雕塑藝術的簡樸大方顯示得淋漓儘致,典雅又儀態大方。
也算是給漢朝越發狂野的考古挽回了一些正經人的顏麵吧。】
被前麵那一通又是灰飛煙滅又是塵歸塵的著衣俑悲劇原因砸得暈頭轉向的漢朝貴族們愣怔了一息,險些竟跟不上節奏。
等會兒,他們大漢哪裡狂野了?
好吧,隻能說,還好由於財力有限,他們沒在墓葬裡埋這麼多著衣俑,不然好像是有那麼億點點狂野就是了。
劉啟:!!!
來人,把他陽陵所有的著衣俑都換掉!
全都換成彩繪俑好了。
留下怎麼樣的皇帝名聲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昭告天下,他大漢天子劉啟那是個正經人!!
【在對漢陽陵的挖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最早的茶葉,沒錯,我們陽陵也是時代弄潮兒,是有過吉尼斯記錄的陵墓了呢。
對嘛,沒事乾埋那種金金銀銀的招盜墓賊乾嘛,就放點這種方便我們吹牛,不是,方便我們自豪的東西不香嗎?
也彆埋那些絲織品了!知道清理那些腐爛的絲織品殘留有多費勁嗎?
埋點有價值的!
比如竹簡或者跟政哥一樣留下一個兵團的泥塑手辦什麼的,嘿嘿,想想就口水流下來!】
始皇帝:……
留下一個兵團泥塑手辦的他本人想到你們對他兵馬俑搞出來的那些東西,都已經開始有點後悔了。
原因無他,實在是天幕所在時代的人的精力和想象力實在過於旺盛,饒是他也有點招架不住啊。
劉啟十分無言以對,雖然早在聽天幕說絲織品容易腐爛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少往陵墓裡放絲織品了,但是自己不想放跟天幕讓少放,那還是有些差彆的。
怎麼,你們還對他的地宮野心勃勃是嗎?
【像其他的文物主要就是一些“大漢特產”的銅鏡和瓦當比較多了,就不一一展示了,有想看的可以自己來陽陵給景帝貢獻一點kpi。
下麵當然是直奔我來陽陵的初心——北區外葬坑展示館啦。】
確實看出來天幕的迫不及待了,鏡頭一轉,他們就直接換了個天地。
眾人:該死,又是這熟悉的感覺。
隻有始皇帝老神在在。
怎麼,隻是個外葬坑而已,哪裡有自己方才受到的傷害大。
畢竟那些人可是專門又給他搞了一個人造的地宮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