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 唐朝篇(1 / 2)

【有人去過他們大唐新開的沉浸式體驗博物館了嗎?感覺如何?】

1L【樓主】

最近西安新開的那個萬國來朝主題的沉浸式博物館某音某書都好火,大家有人去過嗎?聽說好難預約,恨我是個走不開的學生黨嗚嗚,好酸我也想去看看,有沒有一個好心人願意v我50讓我在論壇裡雲遊一下嗎嗚嗚嗚。

真的從小就好愛看唐朝的故事,聽說這次博物館裡麵薈萃了這些年很多關於初唐和盛唐考古的一些成果是嗎?

一直對他們放蕩不羈又百轉千回的唐朝豔羨已久了,就是恨我離西安和洛陽著實太遠了億點。

2L

樓主不必悲傷,家就住在博物館新館附近,可以說是看著它拔地而起,明明在它還是個寶寶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密切關注了。

然鵝,家人們誰懂啊,愣是搶不上票啊啊啊!!

隻能看他們快樂地來夜夜笙歌,我怨念到畫圈圈。

3L

手速大人的過來人表示,博物館是個好館,裡麵東西也很新很震撼人心,無論是建築樣式還是展館擺設什麼的都讓人耳目一新,超有唐風感的。

但是……

不推薦!不推薦!至少現在不推薦!

根本拍不了一點照,全是人人人人啊,sos。

4L

嗚嗚嗚,我是檸檬精。羨慕樓上,這潑天的福氣還是給我比較好。

為了二鳳為了我們女皇陛下,我願意去人擠人。

5L

但拋開彆的不提,這個新館是真的又大又好看,超有感覺der。

6L

彆的不說,他們初唐到盛唐這段曆史真是有夠波瀾壯闊的。

7L

真的不是政治軍事上清明崛起得順理成章,順位繼承上百轉千回波瀾壯闊得莫名其妙嗎,doge。

8L

如果華夏曆史隻允許留存一道曆史最大謎團的話,那一定是:你們大唐的繼承人到底是個什麼選法啊???

唐朝版繼承法可不可以出土得再快點,真的迷惑死人了。

9L

雖然道理我都懂,二鳳優秀得如此卓越,但到底是為什麼啊?明明李淵前一天還在瘋狂端水妄圖搞他那什麼什麼平衡,第二天就直接換太子了?

我不理解,我大為震撼。

10L

關鍵是,有一說一,我感覺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換太子之後,李淵跟李建成幾個人對二鳳……怎麼說,感覺怕怕的?

11L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笑死了,隻能說,李淵終於看清了現實是嗎?也不看看這江山到底是誰打下來,真是的。

就靠你自己和剩下那兩個草包兒子?恐怕是在那個亂世裡被啃的連骨頭都不剩下了吧。

12L

有話直說,我還是更愛你們桀驁不馴的樣子呢,dog

e。

13L

但不知道是不是就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為什麼我感覺嗯……

這雖然確實是二鳳他應得的,也是李淵自己之前許諾過的,但為什麼我感覺二鳳好像不是很滿意的樣子呢?

14L

樓上的姐妹,你不是一個人!!我也有這種感覺。

雖然二鳳在史書記載裡顯得非常高興的樣子還跟他爹親親抱抱舉高高?bushi,搞了一通父子情深的戲碼,但家人們,總覺得你們這對父子之後的關係怪怪的。

15L

彆說了,何止是二鳳,笑死我了,我感覺看那些同時代大臣的列傳裡,明顯對李淵此舉不是很滿意的樣子。

哦,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希望李淵立二鳳為太子,而是……

這是真的可以說的嗎?

我感覺他們明顯覺得隻是封了個太子好像不是很夠的樣子哈哈哈。

16L

!!!沒錯,就是這種感覺。

雖然史書沒有明說,但是我感覺大家的反應有點類似於:???你就拿個太子之位打發了?

真的好好笑,你們大唐果然永遠是不拘一格的存在,從初唐開始繼承法就已經如此不走尋常路了?

17L

所以這就是李淵之後沒多久就傳位給二鳳,自己直接當太上皇的原因嗎?

雖然二鳳和群臣三辭三讓的戲碼演得非常栩栩如生,但是字裡行間那副理當如此的心情簡直溢了出來好嗎?

18L

最好笑的難道不是記錄這段曆史的史官也滿滿的全是,還是這樣最為順理成章的筆法,我尊的會笑。

19L

開什麼玩笑,畢竟虛假的唐朝開國之君:李淵。

真實的唐朝開國之君,唐太宗嘛。

20L

儘管非常離譜,但是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當然李淵也不要妄想憑借這麼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就想要一洗自己在我心裡的口碑。

沒眼光就是沒眼光,沒本事就是沒本事,才不會被你這種小動作給迷惑呢。

21L

就是!!千萬不要被迷惑!

畢竟如果李淵真是個眼光老辣的人,怎麼可能會到這一步,之前要不是我們二鳳堅決反對,唐朝都遷都啦,天啦嚕,難以想象如果真的遷都成功會是什麼可怕的場麵。

22L

李淵要是真有自知之明,怎麼可能拖到那時候才退位讓賢嘛,要我說早幾年就應該拱手讓江山了捏,doge。

23L

樓上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難以想象,如果二鳳早幾年接手唐朝江山,會是什麼熱鬨的場麵啊。

畢竟貞觀朝真的是一年更比一年刷新我的三觀啊。

太強了真的,是看多少遍史書都會覺得震撼的程度。

什麼叫大唐氣象啊,這就是大唐氣象嗚

嗚!

24L

說到貞觀朝那一大票SSR,就忍不住有些感慨。

他們真的還是人嗎?

怎麼能這麼變態的嗚嗚。

對外開疆拓土,拓土千裡,對內整飭吏治和經濟,仗越大錢倉裡的庫存還越多了?這也算是封建王朝獨一份的存在了吧。

25L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貞觀朝的那一票人對於這個結果不能說是信心十足,隻能說是勢在必得。而且我感覺早在李淵有所行動之前,他們就好像對於未來幾十年的國策都有了全盤的謀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