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離人(霸王票加更+4)(1 / 1)

大秦嬴魚 一口香 3710 字 4個月前

往丹水河畔聚集的韓人越來越多,有趙軍阻攔了幾回,一開始還好言相勸,跟他們說秦人沒安好心,但趙人和韓人本來就是有語言壁障的,沒有語言壁障的是共同說雅言的貴族。趙人的勸說韓人聽不懂,韓人的訴求趙人同樣聽不懂,於是衝突就發生了。幾十個老人帶頭衝擊趙軍,趙軍的刀也不是長了眼睛,流血是必然的,然後就是以為趙軍屠殺韓人的韓人青壯,他們手裡不僅有刀,還有用來修築百裡長城的鑿子和斧頭,他們的刀鋒對準了趙人。廉頗擔心的事情就這樣以讓人難以接受的速度發生了。廉頗還沒有想到安撫韓人的法子,他還沒等來趙國的糧草,韓人百姓就開始凝聚起來衝擊趙軍了。廉頗是懂韓話的,他問領頭的老嫗他們這是要去投靠秦軍嗎?老嫗回答道: “我們沒有想著去投靠秦軍。我等婦孺就如牛馬貨物一樣被送給了趙國,我們現在就是趙國的百姓。我等雖命賤如貨物,但不能真的跟貨物一樣,不吃不喝就能活命。君子講氣節,不食嗟來之食,但君子們早就退至趙國境內,徒留我等累整在此煩擾將軍。將軍且放心,等老嫗將這些孩子送去丹水岸,讓他們靠著秦軍的憐憫活過戰爭即可,我等老嫗可隨意將軍處置。#34;說罷就祈求的跪在廉頗麵前,果然任他處置。廉頗嗟歎不已,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們是百姓,不是我趙軍卒,自然可以自去尋求生的機會。放行。#34;趙軍放行這些韓人,韓人也沒有亂走亂撞,而是在丹水邊靠折取的樹枝和隨身僅存的皮毛被褥住紮下來,既離趙軍不遠,沒有脫離趙軍的掌控,也沒離趙軍太近,怕惹了趙軍厭煩。秦軍每天天一亮就給這些韓人用投石機投放食物,一天一次。趙軍卒知道這邊每天都有秦軍給這些韓人投放糧食,有些趙軍卒就在旁邊等著,一等秦人投放糧食的時候,就率先上去搶了就跑。來戰場的趙軍卒都是身強體壯的漢子,韓人跑不過他們,隻能徒勞的對著他們的背影哭罵。廉頗知道後,就將搶糧的這些趙軍卒押在這些韓人老弱麵前,斬下他們的頭顱,以正軍威。從此以後,再沒有趙軍卒來搶韓人的糧食了。/gt;麻布袋裡裝著脫了殼的粟米豆子麥子等穀糧,穀糧可以吃,麻布袋可以拆了裹在身上禦寒。穀糧裡夾雜著煮熟了的禽蛋,以及硬邦邦的臘肉乾肉等,這些肉有的上麵長滿了青白色的黴菌,明顯就是因為保存不當給放壞了,乾脆投給韓人吃的。但韓人仍舊吃的非常香甜,大人們將蛋分給孩子,將這些壞了的肉放在秦人給投過來的鐵鍋裡使勁煮,熬成肉湯肉糜再吃進肚子裡,不僅不會吃壞肚子,還能長力氣呢。這也從側麵說明,秦人有糧,秦人有很多的糧,秦人有吃不完的糧,以至於都放壞了。秦人為甚麼有這麼多糧?秦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糧?我們怎麼就不是秦人呢?我們原本應該是秦人的,隻是後來又不是了。韓人越聚越多,不說秦人有沒有同時養活二十萬韓人和三十萬大軍的糧食,就是每天用投石機投糧,就是一個大工程。廉頗看著丹水對岸已經擺了一長溜的攻城器械,若是哪天這些攻城器械投放的不是糧食,而是大石火油,他們趙軍這邊可就要遭殃了。廉頗遣使到秦軍這邊,說有要事相商。已經在秦軍營裡住了好幾天的湯榆跟王齕頷首:成了!王齕帶著監軍、湯榆以及隨身的幾個尉兵渡過丹水,來到了丹水東岸。廉頗看著秦軍這邊一行還不到二十人的隊伍,不由喝道: #34;豎子好膽!#34;王齕仰天哈哈大笑,非常瀟灑的一甩黑底羊絨襯裡的鬥篷,對廉頗道: “天下就沒有在下不敢去、去不了的軍營,趙軍營,爾爾也!#34;趙軍將們都對王齕怒目而視,更有脾氣暴躁的就要抽劍來砍了。王齕就站在那裡抱著胳膊歪著腦袋斜著眼看這些趙軍將敢不敢動手,在旁邊看著的湯榆都覺著王齕這幅側目而視的樣子非常欠揍,怪不得能惹怒趙人呢。不過這是國與國之間的爭鋒,軍與軍之間的對陣,他們現在雖然身在趙營,但氣勢上是一點都不能輸的。氣人就氣人吧,氣的又不是秦人。等雙方例行的言語交鋒一番,王齕才開口問道: “老將軍叫我等過來有何事相商啊?”廉頗道: #34;吾見秦軍煞費苦心收買韓人婦孺,為秦軍接濟韓人之便,吾願與爾等相商,將韓人送過丹水,讓他們在秦軍乞食,也省了你們每天勞累了。#34;王齕眨巴眨巴他牛一樣的眼睛,候地哈哈大笑起來,眼淚都給他笑出來了,他道: #34;原來,你們趙軍也知道,那是韓人啊,我還以為,你們趙國接手上黨,就是將這些韓人當成趙人百姓了呢,卻原來…卻原來還是有韓人趙人之分嗎?#34;廉頗不愧為老將, “穩”字是有的,對王齕的譏諷也沉得住氣,他道:“秦韓之爭與秦趙之爭本質上沒有什麼差彆,你無需與吾逞口舌之快,你隻說,秦國願不願意接手他們。”王齕去看湯榆。廉頗銳利的眼神也射去湯榆臉上,似是在猜度這個年輕人是何許人也。湯榆起身,對廉頗和趙軍將們微微一禮,自我介紹道: “在下河內郡湯縣縣令湯榆,受河內郡守之命來上黨犒勞我秦軍卒,見過老將軍。#34;廉頗頷首: #34;給韓人投糧,就是你的主意吧?#34;湯榆從容笑道:#34;在下也曾從軍,在戰場上殺敵獲得軍功,才回到家鄉做官的。即為軍卒,聽取王令為國</p>

家征戰乃是理所當然之事,但若是將尋常百姓婦孺牽扯其中,未免有失道義,讓小孩子們在戰場上餓死喪命,更有失天和,吾即為父母官,便不忍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活活餓死在無糧可食的趙軍營裡……#34;一個趙裨將大喝道: “我等有糧。”被打斷話的湯榆非常好脾氣的點點頭,認同道: #34;趙軍自然是有糧的……#34;將這個沒禮貌的趙裨將噎了個夠嗆。湯榆繼續道: “……然而,我秦軍是有糧的,哦,是我秦軍也~~有糧,我河內郡更是囤積了大量的糧食,足夠這些婦孺們度過冬日,挨到今年夏收了。#34;#34;即是舉手之勞,我等就沒有不伸手幫一把的道理。#34;廉頗再度頷首: #34;湯令高義。#34;湯榆非常謙虛的回道: “乃是我王仁慈,不忍百姓受苦。”又加了一句: #34;不管是哪一國的百姓。#34;廉頗被他惡心的夠嗆,其他的趙軍將也是一臉吃@#¥羊的表情,看著湯榆,懷疑他是怎麼說出這樣犬都不信的話來的。秦王仁慈,簡直要笑道六國大牙了好嗎?!但不管怎麼說,廉頗要是願意將上黨的韓人送給秦國,秦國也會無所畏懼的接著就是了,但是,有一點湯榆要將話說在前頭: “無論老弱病殘,隻要願意跟我秦國走,我來者不拒,但有些人,將軍就是倒貼錢塞給我,我也是不能要的。#34;廉頗:“是何等樣人?”湯榆: #34;背信棄義之人!#34;“上黨原本已經被韓王獻與秦國了,是上黨這些背信棄義之人從中作梗,才有了秦趙現有之戰,百姓我可以接納,但這些首鼠兩端一會要做趙人一會要做秦人的人,我是不能要的。#34;廉頗沉默:.……他也不喜歡這樣的人。隻是: #34;你要如何區分這些人呢?#34;湯榆笑道: “我自有我的方法。隻是等我將這些人區分出來之後,還請將軍重新接納他們回趙軍這邊,畢竟,他們已經是趙人了,我秦軍若是殺了趙人百姓,恐怕趙王也不會答應的。#34;好損的舌頭!湯榆這是不僅嘲諷趙國什麼臟的臭的都要,還嘲諷趙王吃相難看,敢接上黨卻讓上黨的百姓餓肚子。廉頗答應了,廉頗不得不答應。趙王的催戰令又來了一封,但趙國的糧食卻還沒看到影子。百裡石長城已經修築的差不多了,等將這批韓人送走,趙軍將會節省下很大一筆糧食,可以繼續再撐一陣子。那個韓人老嫗的話說的難聽,但理是對的。真正的上黨百姓和貴族,早就在第一時間帶著家財撤到趙軍背後的百裡石長城以北的北上黨和趙國邯鄲,留下來無力奔走的,隻有上黨的窮苦庶人和百姓。秦軍和趙軍在此征戰,這些身無浮財的窮苦百姓就成了無地無根的離人,無論哪個地方,無論哪一個國家,都不願意接手這樣的離人,因為,人數太多了,也太難以安頓了。安頓他們,不僅需要土地,還要有支撐他們至少一年在土地上耕種的種子、農具、房屋建設等財物,這一年裡,不僅不能從他們身上獲取利益,還要倒貼給他們不要他們餓死,否則前期的投入就算是白費了。但就算他們耕種下來了,這些付出的財物短時間內是不要想著收回來了,能夠讓他們自給自足順利交納賦稅,就已經算是安頓成功的了。所以,這些上黨離人無處可去,就隻能滯留在長平關,被廉頗留下,為趙軍卒做後勤服務,為趙軍修築百裡石長城防線。廉頗愛軍愛民,他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接手的韓人餓死或者是被秦軍殺死的。既然這些離人都是上黨郡守送給趙國的,那麼,現在這些離人再由他這個趙國將軍送給秦國,也是理所當然的。廉頗沒有事先將此事上報給趙王,接手這些離人百姓是他自己做的決定,將這些離人百姓送走也同樣是他做的決定,無需有誰來同意。至於湯榆說的那些背信棄義的韓人,不要就不要吧,如今能留在這裡的這樣的人,應該不多了才是。既然已經談好了,監軍甲送上帛書,雙方在帛書上簽字畫押,讓韓人渡丹水的協議就算是達成了。王齕這邊先回西岸做準備,廉頗這邊也需要時間將這個消息通告給韓人。廉頗想看看那個叫湯榆的人是如何甄彆“背信棄義”之人的,就留了一句話,沒將有些人或許要被送回的消息說出來,而是將所有的韓人一股腦的都送給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