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淮陰縣,淮陰有一易姓遊俠,藉藉於四方,曾有縣令魚肉鄉裡,此人鼓動鄉民,將其憤而殺之,四方遊俠知他舉動,歸慕之。
這一日,易姓遊俠與底下遊俠兒聚飲,歌於閭裡,飲醉如泥,倏忽有遊俠兒問:“哥哥振饑出粟,助邊輸財,忠無雙,可曾服過人?”
那些遊俠兒聞言,從醉酒中激醒,拍著硬實木桌大喊:“哥哥有浩然氣節,何須服人,當是他人服哥哥!”
易姓遊俠大笑:“天下豪傑眾多,吾服者亦眾多,那死諫君王的三十七士你等服不服?”
眾遊俠道:“膽氣豪壯,當服!”
“那火燒白馬縣,與金賊同歸於儘的六十三奇人,你等服不服?”
眾遊俠道:“立正於世,英豪也!當服!”
“有樵夫入山,發現金賊屍骨與一少年屍骨埋葬一處,細看痕跡,原來是少年以身誘金賊入甕,設機關巨石堵路,使金賊被山火爆炸殺死,他自身亦無法完好,你等服不服?”
眾遊俠道:“倘有人不服,弗能忍!”
之前那遊俠又問:“如此多士,可有哥哥最服的?”
易姓遊俠仰頭吃了一碗酒,酒液飛濺中,他緩緩道:“有。”
“黎陽有五十傑,誅虜酋,止竊擾,豪舉馳名河北,曾以步戰不畏死,敗金賊三千騎兵,虜人四太子兀朮聞之,視為心頭大患,設鴻門宴請五十傑,欲將之戮儘。就連賊首都懼怕其獷悍,擔憂自己項上人頭,若我能如此,便是死也無憾了!”
*
“黎陽縣有五十勇士,聽說就連金賊在野外碰到他們便會遠遠逃掉,金賊四太子都害怕他們!”
“金賊四太子懼怕他們,認為隻要能殺掉他們,付出的代價再大,都值得!”
“聽聞金賊四太子這些時日寢食難安,一連換了三個萬夫長,殺了兩個千夫長,動輒打罵士兵,金賊那邊人人自危。”
“金賊那邊對五十勇士下了誅殺令!”
“金賊四太子遍尋不得,欲在新鄉設宴,當著天下人的麵要在七日後宴請那五十勇士!聽聞已經駐軍於新鄉了。”
“聽聞營寨被河北上萬軍衝擊了五次,死了不少金賊,但那四太子就是不拔寨,鐵了心要等七日!”
一個又一個消息傳來,震蕩著大宋國境。
這些消息源頭來自哪裡,無人得知,除了少數人察覺到不對,不斷追查外,更多人直接全盤接受了這些消息,歡呼雀躍——
“這是真的嗎?金賊害怕我們的士?太長臉了!”
“說到我心頭上了,聽到那四太子那麼害怕咱們士,我感覺全身都像是泡了湯泉一樣,舒服!”
“這些士能收複河北嗎!我還活著的時候,能看到金國被滅嗎!”
“壯哉士!”
“複我河山!”
“這宴會士會不會去赴約?”
“肯定會!士才不怕金賊!去赴約,殺四太子狗頭!”
“你們聽說了嗎,河那邊的軍發話,他們會護送士前去,隻要士敢去赴宴,他們一定會保士安全!”
“敢!有何不敢!區區金賊!”
“金賊都敢暴露自己營寨地點,紮營七日了!我們的士怎麼會不敢去!難道我們的士不如他們?”
“壯哉!勇哉!”
“我願意隨士前去!”
“我泱泱中國,豈能怕蠻夷!”
群情被激了起來,民間聲囂一聲比一聲高,經曆過靖康之恥,人們心裡都壓抑著一股國仇家恨,隻要提到,就是在傷疤上狠狠挖一刀。
有不少遊俠、將士高呼願意與五十士同去,金人那邊似乎對此十分驚駭,連忙聲明,隻許五十士入營。
宋人們便嘲笑:“他們怕了!金賊怕了!”
*
“他們進網了。”
金兀術很是得意:“蒙刮孛堇,你瞧,俺就說要多讀書,尤其是漢人的史書,裡麵門道可多了。”
這一出,他願稱之為請君入甕!一箭三雕!
你們來,那就在宴上斬之。
你們不來,那就大肆宣揚宋人是廢物!
你們要是請人代替你們來……
金兀術笑了笑。
若是懦夫到如秦舞陽,在刺殺時嚇癱,那便更好宣揚宋人是廢物,打擊宋人士氣;若是英勇如荊軻,能殺掉這樣的人,豈不同樣是宋人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