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忙到腳不沾地。
清軍俘虜他得處理,清軍步卒,他得派人清算。他還得好好梳一梳這天下,看看自己走後,大明會被哪一方勢力奪走。
最重要的是,他要向畢懋康學習明末火器。這種事情可不能不掌握在至高掌權人手裡。
於是,便實在忙得沒時間再去聽洪武年間曆史和那“土木堡”。
朱元璋:“那些都是虛物,還是先顧著眼下吧。”
比起通曉未來,還是能讓火器更新換代比較重要。
“你真不願意和朕回去?”
在某一天,朱元璋再次詢問畢懋康:“大明眼看是要亡於此時。”
畢懋康看向洪武皇帝——本朝【太】【祖】,毫不掩飾自己的拒絕:“臣要報朝廷知遇之恩。縱然無力回天,也總該試一試。”
朱元璋更遺憾了。
這種忠臣,怎麼就不能是他麾下呢?
朱元璋又問:“你預備如何?”
畢懋康先是認真朝著朱元璋一拜,而後道:“先尋找皇室中人,請之登基,操持大局。再招兵買馬,革除舊弊,創立新製,取消苛捐雜稅,順應民心,或有重開日月一天。”
*
“天德,你說這人怎那麼倔呢?”
回到明初之後,朱元璋搖頭感慨。
徐達盯著地上某一點,眼神空茫,也搖頭。
朱元璋臉上看不出喜怒:“你搖頭作甚?”
徐達悶悶地說:“俺不讚同上位的話。那畢孟侯是忠良,受了皇恩,不能單以一個‘倔’來表達——若上位在明末,俺仍在上位麾下,俺也不走!”
噠噠噠。
宮人端著兩碗東西上來又退下。
朱元璋拿起一碗,埋頭呼嚕嚕地吃,口齒不清:“你自己拿。”
徐達探頭一看,是麵疙瘩。
“謝上位賜食!俺正好也餓了!”
兩人就這麼呼嚕嚕吃著,像是以前在軍營那樣。
至於方才對話,便好似沒發生過。
*
朱元璋將《軍器圖說》送去寶源局,讓那邊按照圖紙研究新火器,自己則開始埋頭案牘,一份又一份奏表經過他處理,從白日埋頭到黑夜,又從黑夜埋頭到白日。
四十二歲的人,通宵一夜,第二天依舊是豐神異彩地去上朝。
一到朝上,他就樂了:“諸位愛卿,眼底怎那般青黑?”
眾大臣:“……”
廢話,看到明末那些臣子貪汙情況,家裡一箱又一箱銀子金子往外搬,在上位回歸後,他們誰能睡得著!
都不僅僅是睡不著,許多大臣連棺材都定好了,今天早上出門前和家裡依依惜彆,淚流滿麵。前來路上,心中無數猜想沉沉浮浮,遠遠看到皇宮,就感覺壓力一步步增大,幾乎喘不上來氣。
朱元璋暫時沒有把朝廷清理一遍的想法。
他輕輕敲擊著龍椅:“據後世人說,大明傳承二百七十六年,眾卿可知,從古至今,皇朝大多傳承多少年?”
禮部尚書崔亮在心中計算之後,出列:“回稟上位,自秦以來,除卻秦、隋二世,新、周一世,漢【太】【祖】
所創朝代為二百一十年,光武所創朝代為一百九十五年,晉為一百五十五年,其中,中原陸沉之前是五十年,之後是一百零三年,而武周之前,唐為七十二年,武周之後,唐為二百零二年,靖康之前,宋為一百六十七年,靖康之後,宋為一百五十二年,元則是九十八年。”
禮部就是負責整理曆日的,也隻有他們接觸過這些資料。
說完之後,還不大不小拍個龍屁。
“上位,縱觀曆史,唯我大明在皇朝不曾腰斬時,國祚長達二百七十六年!”
朱元璋目光微微一凝,問道:“俺聽著,沒有一朝能在政權不滅時,達到三百年,好似三百年便是皇朝大限,這是為甚麼?難道這世上就沒有不滅皇朝?”
滿朝公卿儘是沉默。
他們答不上來。
更甚者,有人將此推給天意,說是上天注定,人間皇朝不許超過三百載。
朱元璋想了想,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有一位真神如今就在大明呢。
這世上有神仙!
然後朱元璋下朝就去見神仙了。
順便拎上皇太子朱標。
“標兒啊,倘若天上真有這樣一條禁令,你知曉此事心裡也能有個數。”
朱標神情格外嚴肅專注:“兒明白。”
“不過,神女不一定會告知,標兒,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朱標認真思考,然後搖頭。
朱元璋得意地搖頭晃腦:“俺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