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一如既往對她有意見似的,說真的她這副樣子真的很讓人不爽。
“聽說你常給徹兒做些點心帶來,宮中膳食都是由食醫負責,太子在這些方麵不需要你來擔心,阿嬌小姐也並不懂得這些,往後還是不要做為好。”
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她是不懂醫理,不過做的都是現代人吃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樣式,又都是常見食材。而且這是她拉近關係的手段之一,哪兒能說停就停。
“公主思慮周全,阿嬌今後會再多學習這些方麵,並且每次都請食醫先過目,你看如此可好?”
劉娉認真道:“阿嬌小姐,我的意思是耽於吃喝玩樂,不利於太子的意誌。”
然而看著劉娉這樣認真嚴肅,她反而更加疑惑了,怎麼吃個點心還上升到擾亂意誌高度了?一周送一次,下棋也是這個頻率。難道劉徹周末休息都不行嗎?
還是說劉娉隻是不喜歡她做這些呢?並不是說劉徹不能休息,而是反感她做的事?
不管哪一個,秉持著如果被隨意欺負一次,就會有無數次的原則。
阿嬌梳理了一下話語,“公主所言有理,隻是我一般隻在太子休沐時入宮,並非日日打擾,至於偶爾做些點心,陪太子下棋,也是太子囑意如此的,若是就此停止,阿嬌是否需要請示太子殿下?還請公主明示。”
“你······”劉娉有些氣結,她自然是拿劉徹無法才會對她這麼說,不料她會這麼回答,於是對宮人道:“我們走吧,父皇還等著呢!”
“公主慢走。”看著遠去的隊伍,阿嬌心裡又堵了些,她不過說請示劉徹,平陽就生氣了,也不知道氣什麼?和這大姑子的關係就這麼難處好嗎?
仔細想想,她成日裡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不能惹惱這個,又要記著討好那個,索性還不如不知道結局,那樣還能放手瀟灑走一回,好好過過當豪門千金的癮。
當阿嬌幻想著揮金如土、肆意妄為的豪橫生活時,聽到有人叫“阿嬌。”
她反射性的看過去,看見劉徹帶著馮山走過來。
見她似乎臉上不大高興,劉徹問:“怎麼了?方才還是高興地。”
阿嬌懨懨道:“沒什麼。”
可是劉徹看著她,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阿嬌漫無目的的看著青石路,“我······就是有點想家了。”
“······你從離開侯府到現在,不過三個多時辰。”
被他這麼一說,阿嬌噗嗤一聲笑了,心情也好了些,借口道:“其實是那個餃子我沒有做過,怕做不好會出醜。”
劉徹冷哼道:“這也值得憂慮?和膳房說個大概,讓他們琢磨好。”
“?”阿嬌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他怎麼知道她一直是這麼做的?
“有何不妥?”
“沒有沒有,殿下英明。”
被劉徹來這麼一出,她也就把平陽的事拋在腦後了,還想起以前家裡過年會往其中一個餃子裡塞辣椒的神操作。
本來是放硬幣圖吉利,但是她家又覺得硬幣不衛生,於是她弟弟提議放辣椒,寓意紅紅火火。結果居然得到一致認同。
紅不紅火的吧不知道,氣氛倒是有了,玩心一起,她就在廚房邊指揮和麵擀皮,一邊尋找可以代替辣椒的材料。
最後決定放花椒,一口下去也是**。
等餃子按照人數分成小份端上來時,阿嬌先做了解釋:“啟稟太後、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阿嬌聽聞民間過年有吃餃子的習俗,並且其中一個餃子裡放上花椒、紅棗等物,寓意福氣美滿,也是圖個熱鬨吉利,今日便有其中一個餃子裡有花椒和紅棗,外形都是一樣的,膳房裡也隨機盛取,隻是不知花落誰家了。”
皇帝朗笑道:“這個習俗倒是有趣,這樣吧,今日不論是誰得到,朕都有一樣賞賜。”
嗯,瞬間後悔怎麼沒有暗箱操作放在自己碗裡。
每人三個餃子,阿嬌小心翼翼的咬開自己的,又怕花椒的味道又期待自己能要這個賞賜,這可是皇家年夜飯上的賞賜,又是皇帝親賞,想必厚重。
但是很遺憾,自己明顯沒有,隻好去觀察其他人的情形,似乎都還沒有吃到。
她的視線在各人臉上巡回,發現劉徹咬到一個餃子,然後皺著眉,旁邊的馮山察言觀色,立刻拿來另一個碗遞過去。
是劉徹吃到了?那個花椒可是足量的,這滋味······
她趕快低下頭裝作沒看見。
果然是劉徹。
皇帝大笑:“哈哈哈,朕說話作數,太子可有什麼想要的?”
聞言,阿嬌和眾人目光都落在劉徹身上,劉徹的性格會要求什麼呢?他又不缺錢權,或者會大方的說什麼都不求?或者應景說隻求長輩福樂安康?
劉徹卻突然轉頭看了她一眼,目光沉沉,其他人也都看過來,阿嬌一愣,心裡突然開始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