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新帝登基。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皇太子朱慈焰穿上帝王袞冕,祭告天地,即皇帝位於皇極殿,改元興樂,史載登基大典當日突發天雷之聲,實乃天地鬼神祝賀大明新帝登基。
新帝即位後,因其年幼,故而由其生母張太後臨朝聽政和信王朱由檢代為攝政,文武百官皆無異,對張太後和信王甚是信任。
心懷萬民的張太後和信王總攬權綱,天下想望太平,更有新帝大赦天下,同時與朝堂上有感生母張太後之艱難,並為了孝道而欲廢除天下女子纏足。
有大臣以為不妥,然新帝童言歎道:“世乃無母、無妻、無姐妹、無女兒之人?天乎!痛哉!”
彆管這些話是不是張太後教導新帝的,就單是被年幼的新帝如此反問,那站出來說話的大臣差點沒羞愧至死。
有了這個出頭鳥受挫,甚至還被辛辣諷刺,可算是歇了諸多大臣的所有小心思。
——其實他們也不是真正在乎女子纏足不纏足,畢竟女子纏足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處,不纏足也沒有什麼壞處,反正就是身為臣子對新君的一次試探。
可不得不說,真的就是碰到了一個硬釘子。
沒有大臣說話,坐在龍椅上的新帝一邊喜不自禁的向一旁垂簾之後的母後遞過去一個想要表揚的眼神,一邊又繼續發揮自己陰陽怪氣的豐厚實力。
新帝先是談起秦良玉將軍戰功赫赫,然後又說起了護國夫人不顧個人安危前去河南等地救災賑災,直歎巾幗英雄不讓須眉。
後又反問諸位大臣本朝可有與其相提並論之人。
眾大臣莫敢答言,畢竟新帝的意思很明白了,就是想要抬舉秦良玉將軍和護國夫人,而且就單是從先帝時期到如今,確實就是難以見到像秦良玉將軍和護國夫人那般不畏死之臣子。
——當然在他們看來,新帝這是要第一次樹立帝王的威信。彆看新帝現在才六歲,但就是因為年輕,除非突發重大意外,不然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至少得在新帝手底下辦事幾l十年,甚至之後自己的子孫都要給朱姓皇帝打工……
現在就跟君王唱反調,是家裡九族都不想好過了嗎?
於是在文武百官的默認下,廢除天下女子纏足一事就此順利進行。
詔令的意思大概就是先誇讚賞賜秦良玉和護國夫人張嫣,然後就回憶太.祖皇帝的輝煌過往,接著談到了馬皇後,隨後便是新帝的生母張太後,直言張太後憐惜天下女子,於是便欲廢除纏足。
最後簡單提一筆本朝英宗皇帝廢除殉葬製度,還批言道女子纏足是與殉葬製度一樣不可取,因而就此廢除,往後也不許有人再讓女子纏足,否則違者嚴懲不怠!
這個詔令一經宣告,便迅速下達到地方,這可算是讓天下人都為之震驚。
不過有些本事的人倒也不覺意外,反倒是說起了本朝的英宗皇帝。
“英宗皇帝也廢除了殉葬製度,這殉葬製度和女子纏足雖說皆為
太祖皇帝所推崇,但既然已有先例,倒也不算荒謬之舉。而且本朝已建國兩百多年,又正值內憂外患多事之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也是良策。”
——若是要罵新帝,那就先罵英宗皇帝吧!
——反正英宗皇帝也做過太多招人恨惹人嫌的事情,也就廢除殉葬製度這個事情值得一談。
由於明朝盛行,於是看和寫的人都比較狂妄放肆浪蕩不羈,基本就是披個筆名就立刻什麼都不避諱的大寫特寫。
比如出身士大夫家庭,才能可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並稱“吳下二馮”的馮夢龍,他原欲應試入仕,然屢試不第,便經常在茶坊酒樓頻繁接觸到二教九流之人,一邊積累了大量民間文學史料,一邊開始筆耕不輟。
在聽到新帝一登基便廢除天下女子纏足之陋習,當即就是寫一短文讚之,當然作為天資聰穎的熱血青年,他也擅長透過現象看本質。
——新帝僅是一位六歲的孩童,如何能想到要解天下女子之苦?反倒是曾向先帝進諫過此事的張太後更為有可能。
而且他還聽聞張太後就是一位天足女子,從未曾纏足。
這就讓馮夢龍想到素有賢德之名的馬皇後,於是靈感並發的馮夢龍又專門寫了一本雜言,直接隱晦的將張太後讚為與馬皇後一般的賢後。
其中對於在新帝詔令中頻繁出現的秦良玉將軍和護國夫人,馮夢龍也是讚譽頗多,還號召天下女子也當以此二人為榜樣,多多學習,勤奮上進。
寫到最後,馮夢龍又怒言提到丟棄或溺死女嬰之事,“百家女嬰一家留,一家有女百家求!天乎!痛哉!”
這可就是沿用了新帝之言,可見馮夢龍對新帝此舉是多麼的認可。
因為馮夢龍思想上受王守仁和李贄影響,強調真摯的情感,反對虛偽的禮教,更不喜重男輕女之可怕,主張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
於是寫得儘興的馮夢龍當即決定再去參加科舉考試,立誌一定要為萬民謀利益!
興樂元年,新帝登基之後便破例開恩科,於是天下文才武人皆從五湖四海趕來,馮夢龍也不例外。
讓馮夢龍感到興奮的是,他最終被補為貢生,很快便破例授丹徒訓導。
興樂七年,馮夢龍升任福建壽寧知縣。
興樂十年,因有功於建設壽寧,還得壽寧百姓親手贈與萬民傘,帝聞之甚是大悅,擢升馮夢龍回京師任吏部侍郎。
興樂十二年,六十五歲的馮夢龍上奏乞骸骨還鄉,帝不允,並讚歎馮卿是為忠臣也,後又升馮夢龍為吏部尚書,甚是倚重,更放言將來讓馮卿做太子的太傅。
突然被畫大餅的馮夢龍:“……”
——或許臣這般言說不太對,但皇上您現在還未曾娶妻啊!
已經很習慣從張太後到信王,再從信王到皇帝都很喜歡給他們畫大餅的朝中眾大臣:馮大人,我們隻能給你一句忠言,那便是習慣就好。
總感
覺哪裡不對勁的馮夢龍:“……”
興樂十一年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的鄭成功在兩年內就躋身京師朝堂,真的就是讓所有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有什麼本事。
同樣不知自己有什麼本事,能得皇上青眼的鄭成功:“……”。
始作俑者張太後:鄭成功?鄭成功!名字有點耳熟……算了不管了,反正眼熟就肯定是個人才,必須得劃拉到朝堂來發光發熱!
果不其然,後來在秦良玉、袁崇煥和孫傳庭等人平叛遼東後金之亂中,鄭成功也是戰績斐然,實在是當得一句少年英才之稱!
後來更是甚為女帝明襄宗所器重,授總統使、鎮國大將軍,賜姓朱,名成功,史稱“國姓爺”。
興樂十一年,力勸其父歸明,更是率部數重創浙閩粵清兵,曾兩次派兵與張名振合師北上入長江,並與李定國通聲息,後從科舉入仕,得皇帝賞識。
興樂十二年,被授予北烈將軍,親與張煌言合師北入長江,破瓜洲,下鎮江,圍江寧,後金不敵,隻得敗退。
興樂十五年,鄭成功率軍二萬人出廈門,經澎湖,直達台灣鹿耳門,圍赤嵌城,敗荷蘭援軍。
次年,荷蘭總督揆一降,遂複台灣全島,台灣複歸明朝,帝以赤嵌城為東都,並重用鄭成功建立府縣,編製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
德武二年,倭寇意圖強侵大明,鄭成功率軍英勇迎擊,大勝,斬倭寇七百餘人,後上奏朝廷,帝大怒,下令讓沿海將領率軍剿滅倭寇。
德武五年八月,明軍對戰倭軍大勝,倭國至此亡國,帝大悅。
隨後女帝更是請示太皇太後張氏,親授以平安省,並開其為平安海貿口岸,大興海上貿易。
至於平安省上的偌大銀礦,女帝表示那都是她的私庫,誰敢動就弄死誰!
不過這都是多年之後的事情,現在新帝才登基,一應事項足足忙碌了差不多兩二月,這北京城的文武百官才真正的算是勉強閒下來一點。
至於那曾經權傾朝野,但卻因先謀害皇後,又用毒計致使先帝病逝的魏忠賢和客氏,以及被查出來的二人黨羽,皆按照先帝遺詔賜予毒酒,送其上路,生死都侍奉在先帝身側。
由信王親自處置,將魏忠賢等兩百多人定為“逆黨”,魏忠賢和客氏被賜予毒酒,其黨羽或處死,或削籍,或充軍,從而實現了撥亂反正。
時人寫文評論信王此舉“不動聲色,潛移默奪,非天縱英武,何以有此!”。
現在大明朝有忠心耿耿又兢兢業業的信王,還有雄心壯誌、勵精圖治的新帝,以及諸多力圖挽回明朝的衰落,實現中興之偉業的忠臣,那簡直就是再續上百年國運都猶如探囊取物。
興樂二年正月十二日,信王代帝訓誡群臣,稱在奸臣閹黨倒台,職掌還之各司之後,文武百官務必致忠竭節,洗刷積弊,以為國節財,為民擇吏為要,同時一切奏議要有關國計,勿要說廢言。
明明兩百字能說清楚事情
來龍去脈,但就是要先扯上一萬字阿諛奉承之言的群臣:“……”
——雖然這件事他們作為臣子確實有點過錯,可若是皇上不喜歡,難道他們還能提著腦袋揪著頭發寫那一長串廢話?
信王是一個十分嚴肅謹慎且善於自省自律之人,有他在的朝堂,真的就是肅穆二字可概括。
就是在這樣肅穆的朝堂氛圍裡,新帝偶爾冒出來的稚言稚語,還有張太後雖然很少說話,但也是柔中帶剛的發言,倒是也顯得珍貴非常。
——唉,信王是哪哪都好,但就是太不講情麵和難以接近。
其實要不是信王出身皇室,群臣還是更建議信王去做一個錦衣衛千戶,言行舉止和辦事風格實在是不能說極為相似,隻能說是一模一樣。
好在朱由檢不知有人在背後說他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因為朱由檢在對彆人高要求時,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勤於政事。
而且還始終堅持經筵與日講,不僅學習儒家經典,也作為聽取講官意見、與朝臣討論時事的一個重要渠道,即使邊報紛紜,經筵、日講依然如故,甚至更加精勤。
甚至從未有人看到過信王懈怠於代帝批閱奏章,往往批閱至丙夜不休,若不是下達聖旨需要請示皇帝和太後的意思,怕是信王還能做出在半夜下達聖旨的事情。
這種行為不僅在大明朝皇帝中能以勤勉著稱,便是縱觀曆朝曆代,那也是相當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