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番外—嬴政(1 / 2)

番外—嬴政2

寺人伺候嬴政著甲。

甲胄披身,小寺人小心翼翼捧來佩劍。

嬴政抬手接過佩劍,吉金劍在他掌心握定,左手執劍鞘,右手握劍柄,長劍出鞘半寸,鋒利劍芒刺得眾人心頭一凜。

王琯臉色微變。

王上再怎樣天生帝王,喜怒不形於色,可到底是血氣方剛的少年人,如何受得住生母為了一個野男人來殺自己的事情?

——若王上親臨甘泉宮,太後的性命怕是保不住。

王上雄心壯誌,英明神武,是一位注定名傳青史的千古一帝。

名傳青史,便意味著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被後人翻來覆研究,哪怕微不可查的一點小事,都會被放得無限大,更彆提這種生母決裂為人詬病的事情。

王上不能沾染這種事情。

千古一帝不能白璧微瑕。

大秦已經出了一位欺母驅舅殺白起的秦昭襄王,如今的王上萬不能做第二個。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王琯快步上前,攔在嬴政麵前,“陛下,這種事情何須您親自出麵?”

“昌平君已控製甘泉宮,此事交給昌平君來處理便好。”

宮廷秘事臣子不便插手,但昌平君不同,是華陽太後的族人,天然便壓趙太後一頭,況昌平君與王上一同長大,情意不比尋常,旁人來處理隻會按部就班走流程,但他不會,他會考慮王上的感受,在不傷及王上麵子的情況下把事情處理妥當。

“王上,您還是留在宮中。”

王綰斟酌片刻,苦口婆心,“您若去了甘泉宮,必會傷了您與太後之間的母子情分,倒不如留在宮中,讓昌平君去處理,若他處理得不妥當,您再出麵緩和一二,如此一來,方不傷您與太後之間的和氣。”

嬴政腳步微頓,淩厲目光落在王綰身上。

蒙恬皺了皺眉。

——太後為了嫪毐起兵誅殺王上,王琯竟還在思考如何不傷王上與太後之間的母子情分?

若太後還顧念半分與王上的母子情分,又怎會為一個野男人起兵謀反?!

“孤與母後之間的和氣?”

嬴政看著王綰,涼涼出聲,“孤與母後之間還有什麼和氣?”

“王上,您這話便是氣話了。”

王琯迎著少年帝王銳利視線,歎了一聲,“先王在呂相的護送下回秦之際,您被留在趙地,與太後相依為命。”

“彼時秦軍大勝而趙軍大敗,趙王既恨秦軍驍勇,又恨先王不辭而彆,便全國搜捕您的下落,要殺您以祭旗。”

“危難關頭,是太後護著您,您才在趙地活了下來,才有了先王去接您,才有您登基為帝,是為現在的秦王。”

“太後待您如此,您與太後怎會沒有母子情分?”

“況先王已崩,太後年輕守寡,身邊有幾個知冷知熱的男人也是應當的。”

王琯循循善誘,“您為人子

,何必計較這種小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罷了?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何苦對太後身邊的人喊打喊殺的?”

蒙恬梗了一瞬。

——那叫王上對嫪毐喊打喊殺?王綰簡直在胡言亂語!

嫪毐借太後威風,在外麵狐假虎威欺男霸女也就罷了,甚至還口出狂言,說自己是王上的假父,王上見了他都要畢恭畢敬,這種事情放在誰身上誰能受得了?更彆提一國之王的王上。

王上不過略微敲打嫪毐,嫪毐便攛掇太後起兵造反,若不是王上早有提防,隻怕這會兒的王上已在地下與先王團聚。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嫪毐與王上之間的關係再無緩和的可能,嫪毐必死無疑,太後也會被波及,但王上是重情之人,不會傷及太後性命,所以王琯根本沒必要這般勸阻,不讓王上親至甘泉宮。

“大夫此言差矣。”

蒙恬皺眉出聲,“若非嫪毐步步緊逼,王上又怎會注意到一個無足輕重的人?”

在無足輕重四字上,蒙毅加重了聲音,“不過是個供人取樂的玩意罷了,也值得王上知曉他的存在?”

“可惜,此人作惡多端天理難容,王上殺他,並非為太後,更為大秦黔首。”

“黔首們省吃儉用交上來的賦稅,不是為了奉養這種惡徒。”

蒙恬滴水不漏。

王琯稍稍鬆了口氣。

不幸中的萬幸,此時陪在王上身邊的人是蒙恬,而不是那位隻會火上澆油的王賁,否則今日的事情絕不會善終。

與王賁相比,蒙恬識大體,知進退,隻要與他講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他不僅不會質疑自己的決定,還會幫著自己一起勸王上。

王綰道,“少將軍所言甚是,嫪毐死不足惜,縱然夷其三族,黔首也隻會拍手稱快。”

“但嫪毐可死,太後萬萬傷不得,王上是注定要改變天下格局的人,何必沾染這種留人話柄的事情?”

蒙恬眼皮微跳,瞬間明白王琯的擔憂。

虎狼之國的虎狼之君根本沒有名聲可言,更彆提之前還出了一位拉低君主道德底線的秦昭襄王,讓秦王們原本便聲名狼藉的名聲更加雪上加霜,在六國黔首心裡,秦王們與夏桀商紂沒什麼區彆。

王上若隻想做秦王,名聲這種東西不要也罷。

可若想想一統天下,做九州四海之主,那名聲這種東西便至關重要,甚至不在所向披靡的秦兵之下。

秦人悍勇,足以支撐王上的雄心壯誌,實現王上橫掃六合的願望,可九州歸一之後呢?是休養生息的治理,讓六國遺民不去思念舊主,認同自己新秦人的身份,將王上視為結束百年戰亂的神祇。

秦王是夏桀商紂,六國遺民畏之如虎,又怎會心甘情願歸順?

秦王是聖賢之君,是一代仁主,六國遺民才會心甘情願歸順。

——很顯然,一位連自己生母都容不下的帝王,與仁主沒有任何關係。

思及此處,蒙恬臉色變了幾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