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準備工作(1 / 2)

英山縣境內奇峰高秀,溝穀幽深,森林茂盛,植被豐富,綠色生態麵積占英山版圖麵積的一半以上。

顧允沿著國道開了一路,跌跌撞撞開進了石頭鎮,這個在不遠的未來,和兩位女友共同生活一個月的地方。

雖說是為了給周圍幾個窮苦山村上不起學的孩子補充教育,讓他們繼續學習不至於掉隊,但城裡的大學生人數眾多,並不需要實際去村裡的破瓦房上課。

而是利用暑假這段時間,把周圍的失學孩子集中到鎮裡的中學,補一個月課,等待自己的資金到位,新學校蓋好,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和華詩圓代表的地方政府配合出台相應的減免政策,才能把教育真正在英山縣銜接起來。

扶貧先扶誌,這個誌不僅僅是誌向的誌,也是智力的智,誌存高遠的前提是開拓心智。

眼看華詩圓被人擺了一道,跑到這窮鄉僻壤做駐村乾部,顧允一定要幫助自家女人做出點成績,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短板,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這一點是簡簡單單的大學生支教所做不到的,支教隻能給孩子們解決一時的教育問題。

長遠來看,英山縣一定要在廣大農村地區普及教育,落實好學校基礎設施和師資配備,才能做好教育扶貧。

“學習是一種信仰”是顧允當初創辦小樂學習時喊出的口號,與此類似的“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二者本質上殊途同歸。

教育扶貧就是通過在農村普及教育,使低收入人群有機會得到他們所要的教育,通過提高思想道德意識和掌握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來實現改變個人命運的結果,同時以較高的質量生存。

顧允緩緩開車沿著整個石頭鎮繞了一圈,感慨萬千。

鎮裡為了保證義務教育,隻有基本的小學和初中。

聽說原本是有高中的,但是高中階段學費不免,再加上高中教師一般都有一定的教學水平,不願意留在這個貧窮落後的小鄉鎮,人往高處走,招不上生外加教師流出,高中也就自然倒閉了。

這附近是挺荒涼,學校後麵就是山,山裡還有小溪經過操場圍牆外,一直到接近更繁華些的地方,才被各種生活垃圾堵成了臭水溝。

學校基礎建設其實還算齊全,就是舊,也不知道是哪年誰捐款蓋的。

畢竟離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幾天,鎮上的接待方也還沒到,顧允就隻是繞著學校欄杆往裡看了看。

教學樓就是他們之後要開始支教工作的地方,而靠近小溪一側牆邊的二層破樓,應該就是他們五天後要入住的宿舍。

顧允在學校對麵租了個房子,一口氣交了一個月的費用。

自從華詩圓駐村後,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和田園生活的枯燥,都讓這個一向獨立的學姐變得格外粘人,每天都要和顧允打一會兒電話或者視頻。

這一點在她習慣當地生活或者工作充實起來之前,幾乎無法調和。

為了避免撞車,首先就要物理分離華詩圓和鐘樂怡,支教團隊的住所都是當地政府幫忙出麵協調,帶隊老師又是駐村乾部華詩圓的親戚。

萬一華詩圓心血來潮為了配合工作,也打算一起住在學校裡,那個危險係數怕是要直衝雲霄。

石頭鎮裡根本沒有什麼娛樂可言,租的房子裡沒電腦,電視還沒裝有線,隻帶了一個舊到老卡盤的DVD。

抽出天線勉強試試接受訊號的話,倒是能看幾個帶滿雪花點的地方台,然而節目除了電視購物和廣告之外就是新聞,電視劇都不演幾集。

顧允以前一直很不解,現在才明白,為什麼窮地方的人總是喜歡生一大堆孩子,結果生出來父母就跑出去打工,產生了一大堆留守兒童。

不是他們喜歡生,實在是沒彆的事兒好做啊。

放置好行李,給自家小秘書賀璿打了個電話,顧允第一時間安排了三件事情。

一是成立樂園中學項目組,由副總裁黃明遠親自牽頭,收攏資金、帶領團隊到英山縣實地考察,和當地政府達成合作,力爭在英山縣實現教育全覆蓋。

二是搜集英山縣的相關特色產業資料,找到英山縣全麵脫貧的切入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