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這個見多識廣的段位,創業已經成了固定流程,一般會經曆幾個階段:
s1、草創期,幾個夥伴支攤兒開乾,偶爾有種子客戶回款,但不穩定。
s2、商業化,產品與服務模式在產業鏈裡邊有了立足點,公司開始有可持續性收入了。
s3、係統化,搞公司跟寫程序員一樣,係統跑通了,有流量了,如何係統性保障收益呢?如果強化增長呢?可能係統需要強化也需要重構,上更好的框架,細節上用更好的技術。
s4、立體化,這個過程很有趣。
有些公司走多元化路線,有些公司走產業化路線,有些公司走躍遷路線,有些公司走向下收割路線.稱之為「立體化」。
s5、落寞了。壯士暮年,要麼掛掉,要麼走第二曲線。
其實公司的生命周期裡,上市隻是一種選擇,是一種金融選擇。
就黃錚個人而言,做一家公司走完全部流程,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但很多人與他不一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這個生命周期,大多數人都懼怕風險。
一般的公司,進入s2階段後就開始持續盈利了。
在進入持續盈利階段,公司還會走到2-5幾個階段,如果s3做的不錯的公司,常規來講,還有10-20年生命周期。
所以這個時候進入股市比較好,可以滿足股民不低於10年的投資周期,也適合大pe操作。
但一定要ipo嗎?
答案也不一定。
除去創業就為了上市圈錢的公司以外,這種是一定要上市的,因為這種公司在草創之前就規劃好了整個資金計劃,創業就是為了ipo退出的。
其他公司在市場上占比非常高,國內有上億家企業,規上40萬,很多公司都沒考慮上市。
之所以黃明遠以及大部分高管不願意上市,主要是幾個因素。
一是不了解怎麼操作,二是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但沒門路,三是創業階段做的比較亂,財務底子差,改造成本高,四是想私有絕不上市,五是很會操作有其他選擇。
樂園集團明顯屬於四和五,早在創業初期,擁有巨量現金流的團隊曾經達成過共識,上市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還有n多方式實現遞進式增長。
“如果不上市,怎麼證明公司牛逼?”
很多券商曾經向顧允講過上市的好處,很多。
比如合規化,比如做品牌,其實上市隻是一個點而已。
很多企業以上市作為一個自我證明的渠道,ipo了就是牛逼,所以ipo是評價一切的標準。
但還有其他很多維度證明公司好,比如。
麵對複雜世界的價值觀、和諧友愛的企業文化、老板骨子裡的認知、或者管理體係裡的內生空間.
這些關係到傳承性,穿越周期,是延續企業生命的內生力。
它們都是器物之外,內生的企業價值。
在場的高管們討論了大半個小時,各抒己見,誰也沒能說服誰。
顧允揚了揚手,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的意見我聽到了,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大部分聚焦在專業人才少、現金流問題可以融資、新能源前景不明輸血缺乏必要性等等方麵,說的都很好。”
“但上市的事就這麼定,下麵我說一下人事調整。”
“溫桔從小桔書調整到拚樂園,擔任公司CFO一職,負責公司財務戰略的製定、財務管理及內控等工作,推動拚樂園上市事宜。”
(本章完)
.yetia81847/4164127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