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他家的吃食並不便宜,但華城中富裕的人本來就多,哪有不想去嘗嘗新鮮的?
池樹坐在一張桌子旁邊,看著人來人往,石林村人忙活的景象,也不由得在心裡暗自稱奇。
人家有獨家調料,這就先不提了,但開個鋪子交換剛做好的吃食,並且在邊上準備桌椅方便客人這種事情,看著挺簡單的呀,可怎麼這麼些年,就沒人想得到,讓石林村給搶了先呢?
他一邊啃著烤串,一邊在人群裡尋找著江易的身影。
這種奇怪又有用的想法,定然是江易想出來的!
一個石林村民端著兩盤子烤肉走過來,擺在他對麵食客麵前,看到他東張西望地,就笑道,“是在尋江易嗎?他帶著妹子去逛了。”
這不是客棧也修好了,攤子也支起來了,剩下的人也要準備回石林村了。
江易先前一直在幫著大巫種仙米,又對大巫後院裡移栽的各種樹苗指點養護,忙碌得很,哪有工夫去逛街買東西呢?
這會兒總算是仙米種得差不多了,隻要每幾天澆水除野草就好,江易這才能抽空去陪著江二逛一逛。
池樹點點頭,兩下啃完了烤串,就讓出了座位。
旁邊一個華城本地居民立馬笑嘻嘻地坐下了。
不容易呀!
現在城裡最火的鋪子,可不就是石林客棧了麼?
也不知道人家那調味料是怎麼弄的,一樣的烤肉,一樣的湯,偏偏石林村人做出來的就是那麼香!
就那麼十幾個座位,每回來都是滿的,他等了好半天才算能坐下了!
池樹離開石林客棧,就沿著街道一路走過去,四處尋找著江家兄妹的蹤影。
他還是想勸說江易留在華城。
大巫雖然慧眼識人,給江易開出了不錯的條件,這個條件要是換成彆的村子彆的人,那肯定是兩眼放光,巴不得留下。
但江易卻跟那些人不一樣。
要是江易留下,沒準華城能有更驚人的變化呢!
他勸大巫再提高條件,但大巫卻是搖頭,說這已經是自建城以來最優厚的條件了,再加碼,彆說城主,就是城中的幾位長老那邊,都不一定能過去。
他說服不了大巫,可不就想從江家妹子這兒尋求突破?
小姑娘嘛,肯定喜歡新奇好看的東西啊!
他就跟著兄妹倆逛,隻要小姑娘看上的,他都出鹽買下來,再多說說留下的好處,沒準就能成呢?
他東尋西找,都沒瞧見他們的影子,不知不覺就到了野集。
才走進入口,他就聽到一片哭鬨吵嚷聲。
“江一江二,我是你們的親姨母!你們竟然見死不救?”
個人影從集市的另一頭走過來,他定睛一瞧,可不就是江易和江二?
江易和江二身邊,還跟著一個披頭散發,麻衣襤褸的老婦人。
而追在他們身後十來步遠的,卻是另一個麻衣襤褸的老婦人。
那些哭鬨吵嚷聲,就是這個老婦人發出來的。
這老婦人脖子上還栓著繩子,但繩子很長,另一頭遠遠地拉在一個男人手裡,那男人的眼睛緊盯著江家兄妹,眼裡閃著貪婪的光芒。
雖然一時半會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兒,但池樹也瞬間看出來了。
這個男人,就是最近兩年時不時出現在華城的販奴商了。
池樹眉頭緊皺,兩步走上前去,大聲喝道,“這是怎麼回事?吵嚷什麼?”
他身上係著象征大巫的紅色腰帶,華城人一看就知,那負責看管集市的華城守衛趕緊上前幾步,行了個禮,“大人安好。”
又轉過頭去,朝著販奴商破口大罵,“還不快看好你的人!要是冒犯了貴客,可饒不了你!”
大巫和城主都很討厭這些販奴商,曾經還開過會議討論過,要不要禁止販奴商進華城。
但是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如果禁止販奴商進華城,那這些販奴商會不會就帶著人去了彆的城池,或者彆的大村子?”
那些被販賣的人,如果被華城人買下,無非是在鹽湖邊上做工,雖然工作辛苦,但不會無故被打被殺,還能安穩地活下去,但如果被賣到那些野人般的村子裡呢?
沒準食物不足時,都會被吃掉了!
因此雖然當政者厭惡,也還是沒有禁止販奴商。
但卻下了令,要嚴密看管這些人,免得他們起了壞心思,悄悄地對華城人下手。
販奴商哪裡惹得起野集的守衛?
趕緊低頭賠笑,“是是!您說的是!”
就一拉手裡的繩子,把那想要撲上去的老婦人給扯了回來。
“老實點!什麼姨母不姨母的?人家認你,你當阿媽都行,人家不認你,你就屁也不是!”
老婦人兩手扯著脖子上的繩索,氣都喘不上來,自然也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唔!唔……”
不,不是!她明明就是江一江二的姨母江蔓,小時候看著他們長大的!
明明江一江二這幾年來過得很好,吃得那麼胖,長得又那麼壯,手裡也不缺鹽,拿出斤鹽來,眼睛都眨一下,就把跟她同村的江魚給交換走了。
為什麼就不能把她也給救走?
難道她不比江魚更親嗎?
池樹看著江一江二,再看看兩個老婦人,不由得撓撓耳朵。
有故事!
這裡頭有故事啊!
江易江二也沒想到,不過是逛個街,趕個集,居然還能遇上故人?
要知道在石器時代,人的壽命本來就短,村落之間的距離又太遠,而且所謂的道路,都要經過沼地和叢林,單獨一兩個人根本不敢穿越而過,因此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走出過自己村子附近那幾十裡地。
但能在千裡外的華城遇上紅江村的人,著實讓他們都驚了。
販奴商的手裡,就有兩個紅江村的老婦人。
自從販奴這一門生意出現以來,最值錢的是少年少女,最不值錢的就是老頭子,老婦人屬於稍稍值仨瓜倆棗的那種。
畢竟老婦人雖乾不了重活兒,還可以歸置家務,看護幼兒什麼的。
而同樣的活兒,老頭子就大部分都乾不好,實屬白乾飯的。
兩個老婦人也完全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遇到原先的同村人!
江魚是江一江二的堂姨。
她在自家的處境跟江一江二的阿媽差不多,也就稍強上那麼一點而已。
這兩個慫女人同病相憐,有時也會相互幫忙。
江魚有時弄著點吃的,還會偷偷塞給江一江二。
他鄉遇故人,江二想起當年堂姨的好來,就一點沒猶豫地換走了江魚。
這江蔓不就嚷嚷了起來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