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騰表情隨趙不息的描述而變換,當聽到趙不息按時納稅時讚揚地點頭,聽到懷縣縣令將趙不息打罵出縣衙的時候怒不可遏,聽到趙不息小小年紀有勇有謀,還熟知秦律“知而不告者同罪”“不可越級狀告”時臉上逐漸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位黑石子,遵紀守法、仁義果敢,有這樣的賢才,真是河內之幸,大秦之幸啊。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位黑石子年紀實在太小了些,要是再大上十歲,那自己現如今也不用煩惱懷縣下一任縣令該是誰了。
“唉。”想到還要選新縣令,馮騰不由歎息一聲。人才匱乏,想要選一個有些才能的縣令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啊。
趙不息心思一動,笑問:“郡守何故歎息?”
“我是在憂愁著懷縣縣令一職不知該交給何人合適。”馮騰歎氣。
趙不息撫掌道:“我倒是有一人想要舉薦給郡守。懷縣有一位長者姓陳名長,先前在秦少府中擔任農官一職,因身體緣故今歲返回老家頤養天年,在懷縣頗有名望,您看他如何呢?”
秦漢時候郡縣製還在摸索中,郡守的權力很大,可以直接決定和罷免縣令,無需朝廷指派。要是馮騰這位河內郡守的拍板,那陳長成為懷縣縣令這事就能定下來了。
當然,弊端也很大,比如東漢末年各地州牧割據、諸侯造反,根本不聽中央朝廷的命令。
曾在秦少府中擔任農官。
馮騰狠狠心動了,這是自己人啊,自己遠赴這趙地,手下秦人還沒有趙人多,用起來十分不方便,若是能多用自己人,他當然是很願意的。
不過還需要他派人再核實一下那個陳長的身份,不能隻聽趙不息的一麵之詞。
趙不息觀察馮騰的表情就知道這事十拿九穩了,也不急詢問結果,總歸她說的話都是真的,不怕查。
一人又寒暄了幾句,馮騰對趙不息的欣賞之意幾乎溢於言表。
這位黑石子,年紀雖小,可對於秦律和法家典籍都很熟悉啊,要不是她的年紀還太小,自己真想把她引薦到廷尉府啊。
從郡守衙門中出來以後,趙不息爬上馬車,嬴政正在裡麵握著書卷,看到趙不息之後也隻是淺淺掀了下眼皮。
“如何?”
“挺順利的,估計今晚那個姓樓的就要被抓到郡守衙門了。”趙不息笑露了八顆小白牙,樂嗬嗬道:“我估計陳長當上懷縣縣令的事也能十拿九穩了,以後,我就能在整個懷縣種地了!”
還可以正大光明把火藥弄出來,開采鐵礦,大規模高爐煉鐵,打農具,打兵器,擴大私軍,廣納賢才,收納孤兒自小培養人才……第一個造反根據地,懷縣!
懷縣,日後就是她趙霸王的江東啊。
嬴政摸了摸趙不息的發頂,語氣帶著一絲微不可查的寵溺:“你怎麼就想著種地啊。”
“民以食為天,種地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趙不息想著,她現在的造反路線就是朱元璋走的平民路線,成功案例就在史書上寫著呢。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有糧食才能養私軍,才能造反啊。到時候等秦始皇一死,項羽劉邦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她早已經屯糧千萬,養兵百萬,南渡黃河,將兩敗俱傷的劉項一網打儘,到時候天下儘在吾掌中矣。
“種糧固然是好事,但你年紀還小,也莫要在小道上耽誤太多心思,有時間還是要學一學法家、兵家典籍,日後才能更好為國效力。”嬴政頓了頓,不是很情願道。
“儒家也可以看一看,那些儒生雖然廢物,但是於做官一道上還是頗有心得的。”
趙不息搖著頭:“我倒是也想多讀一點兵書,但是兵書都是各國將領自己總結傳給後人的,我一個沒爹沒娘的孩子,哪有誰把兵書留給我啊。”
這時候的將領大多都是世代相傳的,蒙家父子三人、王翦王賁父子……就連被嘲笑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他爹也是趙國有名的將領。名將雖多,流傳於世的兵書卻少,大部分原因就是將領大多都隻將作戰的技巧交給自己孩子,而不往外傳授。
嬴政沉默片刻,緩緩道:“我會給你寄些兵書來。”
“秦滅六國從六國貴族中搶……找到了許多他們世代相傳的兵書,你知道我和蒙將軍有點關係,我可以去他家中抄錄一部分給你。”
趙不息大喜,一把拉住嬴政的袖子。
“趙公,遇見您真是我此生幸事啊。”
連兵書都送給她,真不愧是她造反的好大才。趙不息決定等自己日後打下天下之後一定要給趙樸封侯!她日後打勝仗的戰績有一半都是趙樸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