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橘和枳嫁接成功的可能性應當大一些。”趙不息從自己的小腦袋瓜裡努力搜刮著自己曾經看過的東西。
賈孫更感興趣了:“用橘樹和枳樹?用橘樹的上半節和枳樹的下半節?”
“最好用幼苗。”趙不息道。
賈孫忽然有些感慨:“橘樹啊……我在鹹陽還沒有吃過很好的橘子,這邊橘樹生的都不好。”
“我老家巴郡那裡的橘子長得很好,個頭大,吃著也甜。”賈孫仿佛忽然來了興致絮絮叨叨的跟趙不息說起他的故鄉。
趙不息唯一一趟去巴蜀還是去找巴清買礦的時候。
而就在上個月巴清去世了,本來巴清的年紀也已經很大了,還有疾病,上次趙不息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重病在身了,在病榻上纏綿了幾年之後這位天下第一有名的女商人還是離開了她的巴蜀,離開了這片被她拿來當做姓氏的土地。
“你知道巴清嗎?是川蜀之地最大的女商,她家有幾十座礦,還有數不清的田地和牛羊。”賈孫談性很濃,這幾天他是徹底閒了下來,一閒下來想聊的天就多了。
賈孫甚至停下了正在挖土的手,用還粘著泥巴的手給趙不息比劃:“巴清原來叫清,我家就住在她家邊上,她家就有一棵橘樹,那橘樹又高又大,每年都有大半個枝頭探到院子外麵,我就年年都去摘那橘子,一個橘子能長這麼大。”
“也不知道現在巴清家的那棵橘樹是不是還每年都長那麼大的橘子。”賈孫眼中滿是回憶。
聽起來賈孫還不知道巴清已經去世的消息。也是,按照這時候的消息流通速度,若是不特意派人打聽,隻是任由民間口口相傳,巴郡的消息想要傳到鹹陽來,少說也得兩個月。
“巴清已經去世了。”趙不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賈孫。
賈孫愣了一下,剛才臉上還洋溢的燦爛笑容消失不見,轉而化作了無奈。
“唉,巴清的年紀的確已經很大了,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已經成家了,現在我都是個老頭子啦,她也早就老的不成樣子了。”
賈孫唏噓了好一陣,才調節好心情,又和趙不息探討起嫁接來。
雖然都是擅長農學的農家大家,可賈孫和陳長擅長的領域就不太一樣。
或許因為陳長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混在農田中,而賈孫由於官職原因隻能在院子中侍弄花草,所以陳長擅長莊稼,而賈孫則對花草和果樹研究多一些。
賈孫對雜交小麥的技術隻是問了幾句就不再多問了,反而對嫁接很感興趣,追著趙不息問了許久才心滿意足。
往後幾天賈孫乾脆把自己的事務都推給了蕭何,他自己則隻是每日心裡看一看,沒有什麼大問題就拎著鏟子和剪刀和趙不息混在一起研究嫁接。
有一天還專門帶著趙不息去看了鹹陽種的橘子樹。
“這花就小,結出來的橘必然也不大。”這個時候正好是橘樹開花的季節,賈孫是懂行的人,隻看了幾眼就下了結論。
“川郡的橘樹,每年四月都會開好大的花。”賈孫告訴趙不息。
直到時間快要進入五月,鹹陽的橘樹花已經有了凋零的跡象,賈孫更是整日都看著這幾顆小橘樹歎息。
四月二十二,依然是賈孫帶著趙不息在橘樹底下歎息的一天。
“唉,我年幼時最愛的就是每日看著鄰居家的橘樹開花結果,而後到了十月橘子熟了,我便去翻她家的牆摘橘吃。”賈孫歎息道。
趙不息倒是能理解一點賈孫的心情:“我在河內郡長大,河內郡有很多柿子樹,每年十月我也愛去摘鄰居家的柿子吃。”
“算一算,今年的柿子也該開花了,再過五個月我就能吃上柿子了。”趙不息想一想都覺得心情好了許多。
“河內郡?”賈孫有些驚奇。
趙不息聳聳肩,有些得意:“我上年過年之前就偷偷跑回了河內郡,吃了滿滿一肚子的柿子才又回的鹹陽。”
不過河內郡離鹹陽近一點,賈孫的老家在川蜀南離鹹陽就很遠了。
賈孫聞言沉默了半刻,忽然仰天大笑三聲。
“公主說的有道理,那樣好的橘子若是老夫往後再也吃不到了,那豈不是可惜至極?”
扔下這句話,賈孫竟然都不搭理趙不息就直接走了。
趙不息:?
我說他可惜了嗎?我不是一直都在說我自己嗎?
第二日。
端坐在鹹陽宮高座上的嬴政看著自己麵前的辭官表陷入了沉思。
這逆女做了什麼?他的九卿之一怎麼非說自己年老力弱,要辭官回家,還推舉蕭何為新治粟內史呢?
李斯都快七十了還能當丞相,賈孫不是才五十歲嗎,怎麼就年老力衰要辭官回家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