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第 252 章 大秦公務員考試(2 / 2)

將丞相的權力分散到三府六部,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啊。

當然趙不息和嬴政眼裡的中央不是一個概念,趙不息眼裡的中央是整個朝廷,嬴政眼裡的中央則是他自己……

“然後在每個郡每個縣也都要有這麼一套縮略版體係設置。”趙不息說。

“先在各個郡設立郡分府,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推行到每個縣甚至每個鄉。”

要建設基層啊,隨著大秦的領土越來越大,事情再都由朝廷決斷那黃花菜都涼了。

“等到這一套體係完成以後,若是再有河流泛濫,那便由當地的黔首上報給當地縣的縣工部,縣工部的官吏能解決的就解決,遇到不能解決的麻煩就由他們先組織黔首轉移,然後再上報向郡工部,當地的朝廷部門能解決的就當地解決,遇到幾十年罕見的大洪水再由朝廷接管。”

趙不息接著舉例:“若是一個普通黔首莊稼生了蟲,那他就可以直接去縣少府求助,直接由縣少府中的農官們解決此問題。或者一個地方的戶籍和人口問題也由這個地方專門的縣戶部統一管理,現在每個縣衙中隻有一個官吏負責這件事,一個人哪能管得了一個縣幾萬人呢……朝廷拿著這麼高的稅收,就要給黔首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嘛。”

“最重要的是,給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建立好這麼一套處理模板以後臣子直接照著模板做事就可以了,不用什麼事都要來請示朕這個皇帝!”

頂著兩個濃濃黑眼圈的趙不息怨氣滿滿。

“皇帝是負責給國家製定大方向的,而不是要負責今天治理河水明天收糧。論起治理河流,我比不上朱陽;論起征收稅賦調動糧食,我比不上蕭何,術業有專攻,這些我不擅長的政務就應該交給擅長它們的人去做。”

“就像治河這件事一樣,我應該做的是把工部戶部和少府聚起來給他們開會,告訴他們五年內要在大秦修建三萬裡的河道用於灌溉農田,防範洪水,讓三個部門協調好完成這個任務,這事才是我應該乾的!”

嬴政聽著覺得趙不息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總覺得趙不息好像是在找借口偷懶。

逆女為什麼不能既統管大局,又統籌兼顧現在呢?

“你說的很好,但是如今大秦的官吏不夠,你說的這套製度需要數萬官吏吧。”

嬴政理智客觀地指出了其中最大的問題所在。

如今的大秦裡的各個縣連一個縣衙的官吏都湊不齊,更不用說在縣內再設置什麼三府六部了。

“那就多開幾年考試,普及教育……說起來爹你不覺得我們現在學的小篆太複雜了嗎?”趙不息琢磨著。

字書寫越複雜學起來就越困難,秦朝的官吏隻要求能讀書識字就可以擔任,但是依然缺口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識字的人太少。

識字的人太少,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小篆書寫太複雜。

簡體字能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兩三年就能將常用字認個差不多,這是用小篆根本不可能達到的,一個人八歲起開始學習小篆到十八歲能把常用字學完都不錯。

“小篆已經是天下最簡單的文字了,若是連識字都做不到,這等人如何配做我大秦的官吏?”有過目不忘天賦的嬴政輕蔑極了。

“爹,你是不是覺得李斯撰寫用來教導孩童識字的《倉頡篇》寫得很好?”趙不息眼角跳了跳。

嬴政理所應當點頭。

趙不息沉默了。

《倉頡篇》為什麼會失傳呢?原因就是這東西實在是太複雜了,沒點文化水平的人讀都讀不懂,更彆說是剛開始學識字的小孩了……就和用《蜀道難》做小學一年級課本第一首古詩一樣。

文章很好,小孩看不懂。

“您不能覺得天下所有的孩童都和您一樣天資聰穎。”趙不息委婉地拍了一下嬴政的馬屁。

“七八歲的孩子是很笨的,我七八歲的時候還在背學鵝鵝鵝……總之,要是要普及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首先要先簡化字體。”

嬴政輕嘖一聲也沒有多說什麼。

他要的隻是書同文,隻要天下用的都是一個字體,那是小篆還是其他就不重要了。畢竟逆女說的的確有道理,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以及他看中的大才一樣聰明的,簡化字體的確能讓更多人識字。

儘管大秦以前一直奉行的是愚民政策,但是現在大秦的領土迅速擴大,官吏不夠用了,的確也應當自己培養人才了。

畢竟現在可沒有魏國和韓國能給大秦提供人才了……

“簡化字體的任務還是再交給李斯好了,正好把他返聘回來讓他去出版府再領一份俸祿。”趙不息愉快決定。

不過普及教育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事情,這件事不著急,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先在各地選拔人才任命官職。

為了自己不用再被迫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

是時候舉辦大秦第一屆公務員考試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