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這千名員工來到黑山的時間, 其實很不湊巧。
漫長的冬天才剛剛開始,山林中既尋找不到許多食物,黑山部落還要再一次麵臨著在凍土上施工。
說起來, 黑山部落與冬天似乎格外有緣分,部落的每一次建設,都趕在了寒冷的冬天。
也正是因為這樣,熊風和獾平這幾個施工隊的老隊長,都已經有經驗了。
不就是凍土難以挖開,不就是凍土難保穩固嗎?
這都不是事,土地結實他們有配套工具可以撬開,為保證地基穩固, 他們可以將土地反複夯實。
畢竟大家要建設的, 並不是高樓大廈,而是三四米高的平房, 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 沒看他們部落內部的房屋嗎,都結實得很。
總之,經過工人和黑山族人們大半個月的建造, 宿舍區已經初具規模。
宿舍區建在打穀場南麵的稍遠位置, 除了計劃工人們居住的二十棟大通鋪,宿舍區還配套了其他公共建築。
祁白繞過地上的砂漿和土堆, 邁過街道上的碎石,走進了最近一個房子。
近二十米長的大房間十分空曠, 房子除了幾麵石牆之外, 就沒有任何裝飾,幾人進屋之後,還能聽到腳步聲的回響。
鼠林快步走到房間中間, 一邊向後倒退著,一邊比劃著說道:“在這裡麵,搭上長長的火炕。”
又比劃著靠近屋門的一側牆壁:“這裡再單獨做一麵火牆。”
自從鼠林承擔了煉鐵房和打鐵房的設計之後,部落中房屋的改造和圖紙基本上就被他承包了。
恰好鼠林的伴侶熊風又是建築隊的隊長,兩人配合起來也更加方便和默契。
祁白和狼澤離開部落的時候,這幾棟房屋都還沒有蓋房頂,他還是第一次進屋查看房屋的整體。
聽到鼠林的規劃,祁白有些不解地問道:“宿舍房間這麼大,就製作一麵火牆能夠用嗎?”
鼠林搖了搖頭,他也覺得有些不夠用。
幼崽房屋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幼崽房間是十米大炕加上兩個灶台,如果隻在其中一個灶台生火,那麼另一側房間的溫度就會上不去。
而員工宿舍,火炕的長度幾乎是幼崽房間的兩倍,周圍的牆麵也不是磚塊而是石頭,想也知道不會比幼崽房間更好。
石頭房子大家沒有住過,但是山洞誰還沒住過啊,那是存不住熱乎氣的。
牛溪朝祁白眨眨眼,小聲說道:“是羊羅祭司要求的,說是一麵火牆也夠暖和。”
羊羅的原話是:“他們以前都是睡露天的,都有火炕了,還挑剔什麼,就連我,黑山部落的祭司,我還住過一年山洞呢,他們難道比我的要求還要多嗎?”
鼠林道:“就算不能跟咱們的房子一樣暖和,但肯定也不會冷,我覺得羊羅祭司說得也沒錯。”
祁白隻聽著牛溪重複,就能想象出來,羊羅指著自己鼻子跳腳的樣子。
祁白沒忍住笑了笑,隻是笑過之後繼續說道:“還是做兩麵火牆吧,這些宿舍隻是暫時安置工人們,等他們融入黑山部落後,總要單獨出去蓋房子的,到時候這些空房間,我還有彆的用處,與其到那時候再重新建火牆,還不如直接一次性做好。”
鼠林到處打量打量:“你要用這房子乾什麼?”
這幾年氣候的變化,祁白始終警覺著,畢竟藍星上就曾經出現過持續多年的小冰河時期,如果這一係列的災難還會持續,那麼他們必須要有更多的準備。
這些石頭房子,祁白就已經打算好了,等工人們搬出去之後,就改造成可以種植食物的暖房。
祁白簡單跟兩人描述了一下暖房的構造。
其實祁白現在最懷念的就是玻璃,如果他們能燒製出玻璃,隻憑借黑山族人們的乾勁,一定能建造出規模龐大的溫室,到時候,即便在冬天他們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可惜,玻璃的製作比祁白想象中的還要麻煩,他們除了在燒製鐵塊的時候,在礦渣中找到過一些類似於玻璃的碎渣之外,幾次嘗試燒製玻璃都失敗了。
不過即便沒有玻璃,暖房依舊可以使用。
不論是小蔥、韭菜、豆芽,還是木耳和蘑菇,這些植物和菌類,並不需要太多光照,隻要有溫暖濕潤的環境,就能茁壯生長。
尤其是蘑菇,這東西長得快,而且隻要養得好,一茬菌絲能收獲好幾茬蘑菇。
當然這些細致的規劃,祁白並沒有說得太詳細。
就比如說蘑菇,這東西從前他也隻見過成品菌包,黑山周圍的蘑菇,到底能不能培育成功,都還是未知數。
祁白決定還是自己先研究研究,不讓大家跟著空歡喜。
在工人們來到黑山之前,祁白對於暖房的建設,都還隻停留在設想階段。
畢竟今年部落儲存的食物還算充足,他們完全沒有必要花費時間修建暖房。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山腳下的近千名工人,還有可能會到來的戰熊巨鹿和雲穀,黑山部落需要更多食物,也需要更多獲取食物的途徑。
牛溪和鼠林壓根就沒往蘑菇和木耳上麵想,畢竟大家從來都沒有見過蘑菇和木耳的種子。
倒是祁白說的其他植物,卻讓兩人豁然開朗。
牛溪原地蹦了一下,激動地說道:“豹白,你可太聰明了,沒錯,我們可以將泥土搬進房子,隻要我們不停地燒火,一定能讓屋子變得跟夏天一樣熱!”
祁白擺擺手:“先不要想得那麼遠,總之火牆暫時不要省,不過也就是多做一些泥坯子的事,大家一起乾活,也多花不了幾天時間。”
鼠林猛猛點頭:“大家現在做泥坯子都很熟練,等我們將房屋全部蓋完,剩下的工人也可以一起幫著做泥坯子。”
三人又在房間內轉了一圈,這二十大間員工宿舍的內部構造,就算是定了下來。
什麼?沒有灶台?
還真彆說,這些宿舍內部,真是從來都沒有打算建灶台。
畢竟這麼一棟房子,就要住上五十個人,這麼多人,有再多的灶台也不夠使的,更彆說,工人們現在哪裡有多餘的糧食開火。
所以宿舍的火牆和火炕,與普通的房間不一樣,火牆和火炕的底下,單獨開出一個可以添柴的開口就行,不需要安放灶台。
但,這並不代表工人們就吃不上熱乎的飯食。
恰恰相反,在靠近打穀場的一側,有一間差不多兩間宿舍大的大房子,大房子左右有兩個入口。
從左邊的入口進去,就是黑山部落的大食堂,從右邊的入口進去,則是一大間廚房。
食堂的設計有些像學校的餐廳,大廳內擺上長長的木桌和木凳,供大家吃飯。
食堂的最內側,與後廚相連的牆麵上留了一道門,廚房做出來的飯食,可以直接傳遞到餐廳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