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遇刺之事本不想大張旗鼓,可事發當時有太多水師兵卒、蘇州郡兵參與,事後難免要泄露出風聲,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整個江南上上下下皆知的事情,就連坊市之間的販夫走卒亦能夠繪聲繪色的講述一番當時凶險的場景。
整個江南難免為之震動!
房俊那是什麼人?
當今陛下的東床快婿,宰輔之首房玄齡的公子,欽賜越國公,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絕對的一等一的朝廷重臣,放眼朝堂,能夠在功勳、官職上穩壓房俊一頭的早已屈指可數。
尤其是房俊在江南聲威赫赫,江南士族不知道在他手裡吃了多少虧、遭了多少罪,以至於整個江南早已談之色變,人人避之而唯恐不及。
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被人設計暗殺,險些便命喪當場……
江南人看待這件事,大體上不外乎兩種觀點:一種是扼腕歎息,臉上裝出一副悲憫饒神情上幾句越國公吉人相,心裡卻將那刺客罵個半死,既然敢於刺殺這等人物,怎麼就不能謀劃得再精細一些、出手再狠厲一些,將其一舉擊殺、為民除害呢?
另一種則是扶額相慶,慶幸房俊逃出生,否則若是命喪當場,遠在長安的李二陛下必定極為震怒,由此而引發的震動足以將絕大部分江南士族牽連在內,到了那個時候,誰死、誰活,可就隻能聽由命了……
與姓名相比,錢財算個屁呀?
隻要能夠保得住身家性命,保得住幾百上千年的家族傳承,再多的錢也舍得往外掏!
房俊這個棒槌遇刺之後據是受了重傷,整日裡窩在莊園之中療養,不見外客,所幸還有一位魏王殿下出麵處置各項事務,大家彆無他法,便一股腦的前往魏王處走門路,希望能夠獲得這位殿下的諒解,並且幫助從中轉圜,在房俊麵前上幾句好話。
於是乎,魏王李泰所居之處當真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剩
可人與人之間總歸有一個遠近親疏,人家身為親王,自然不可能任誰登門都予以召見,有些人尋不到門路見不到李泰,自然心中驚慌,唯恐這位還未等到敬獻錢財取得這位殿下的諒解,那邊房俊已經指揮水師兵卒抄家滅門。
好在後來大家都聽聞了沈綸親自登門謝罪,並且許下了半個族產的厚禮,並且得到了李泰的承諾……
這下子所有人都放了心。
很明顯,這位魏王殿下眼睛裡隻認錢啊,隻要有錢,就算是刺殺案主謀之一的沈緯的家族都能夠得到寬恕,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家?
隻要你肯收錢,我就舍得送!
於是,曾經名聞關中的才子親王,便化身為貪財王子,整日裡數著堆積如山的錢帛恍若夢中,見了誰都笑得見牙不見眼……
……
“殿下,有了這些江南士族襄助,使得殿下可謂如虎添翼,往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再也不會重現。大唐之文教盛世,必將早早在殿下手中完成,往後萬千學子都因殿下而攻讀詩書,千秋之後,定當名垂青史!”
穆元佐這人治理州府的才能不弱,但是捧哏逢迎的本事更好,這些時日每都往李泰這邊跑,幫襯著尋找庫房派人看守,用以裝載海量的錢帛財富。
關係自然日趨親近……
兩人坐在堂中,李泰便很是讚賞穆元佐的知情識趣,笑著道:“本王致力於將學塾開遍大唐的每一個州府縣城,非隻為了個人之名聲,更為長遠的目標乃是為帝國培養更多的人才。隨著帝國日趨強盛,疆域不斷拓展,愈發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各地,隻依靠著門閥世家子弟顯然早已不敷使用,唯有讓更多的寒門學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夠擔當起重任,而這也是父皇一直所推崇的治國理念。穆刺史這些時日多有相助,本王感激不儘,回京之後定當在父皇麵前陳一番,想必父皇亦能夠為之欣慰。”
身為親王,當初更曾經參與奪嫡爭儲,對於官場上這一套簡直不要太熟悉。
且不管父皇到底是否屬意這個蘇州刺史,自己暫且將好聽的話語出來,畫一個大餅,便能夠得到穆元佐更加誠摯的幫助,甚至無以言表的感激。
幾句話而已,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