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洎奇道:“這與本宮有什麼關係?”
書吏道:“門下省有封駁上諭之權,萬一陛下答允越國公、衛國公之請辭,此乃亂命,侍中應予以封駁,展現文官之風骨。若是侍中不予封駁、照旨刊發,恐怕‘讒言媚上’‘毫無風骨’之類的評語,必會接踵而至,喧囂不休。”
“嘶——”劉洎倒吸了一口涼氣。
輿論已經偏離至此了嗎?
凡是順應易儲的,便是諂媚之徒、毫無氣節,隻懂得附和陛下之“亂命”,乃國之佞臣;那些不畏皇權、不懼後果的人,才是真正的剛正不阿、帝國脊梁、朝堂良心……
所以說,易儲已經背離天下人心之舉?
再想到如果自己對陛下允準房俊、李靖請辭的聖旨不予封駁,且頒行天下,勢必會被認定為陛下的鷹犬走狗,協助陛下迫害功臣、殘害皇子……
娘咧,那還不要了老命了?
他倒是並不介意被認作陛下走狗,畢竟做走狗也不是人人都行的……可萬一陛下太過於愛惜名聲,於重重壓力之下不得不改弦更張放棄易儲,那麼他就有可能被陛下頭一個拋出去當作替罪羔羊……
可是封駁陛下旨意,不僅僅是違逆陛下的意誌,更大亂了陛下的謀劃布局,罪過何其之大?
劉洎有些慌了,當真是進退維穀、取舍兩難。
怎麼辦?
然而未等他有所決斷,尚書省的官員已經拿著擬定的旨意來到門下省,直接到了他的值房:“此陛下聖旨,由門下省審核之後用印,頒行天下。”
門下省所有官吏都放下手頭案牘,一雙雙眼睛盯著侍中值房,看看劉洎到底是個皇權麵前卑躬屈膝的諂媚之臣、帝王鷹犬,還是鐵骨錚錚、不畏強權的文官清流。
劉洎滿頭大汗的打開聖旨,仔仔細細閱覽一遍,心裡的僥幸徹底崩潰。聖旨之中話語不多,但陛下果然答允了房俊與李靖的請求,準許兩人卸任一切職務,轉而前往書院擔任教學、編撰教材……
尚書省的官員見到劉洎眼神飄忽、遊移不定,遂蹙眉催促道:“下官還要回去向陛下複命,請侍中用印!”
雖說三省皆乃朝廷最高權力機構,但因為李二陛下自己擔任“尚書令”,二把手“尚書左仆射”乃帝國事實上的宰輔之首,所以尚書省自視高出一等,即便一個尚書左丞也能在劉洎這等朝堂大佬麵前挺直了腰杆說話。
劉洎捧著聖旨,心中權衡。
得罪了陛下,必將引來雷霆震怒,仕途或許一蹶不振,尚未坐熱乎的侍中職位搞不好就丟了;可若是引得輿情紛紛,被視作帝王鷹犬、諂媚之佞臣,則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必定罵名一片、遺臭萬年,再遇到一個脖子硬的史官將他載入青史……
劉洎打了個冷顫,抹了一下額頭汗漬,咬咬牙根,將聖旨雙手奉還,義正辭嚴:“越國公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掃除帝國北疆之邊患,更轉戰數千裡連續擊潰數路強虜護衛國土不失;衛國公當世第一名帥,奔襲塞北殲滅突厥,不僅報了‘渭水之盟’的一箭之仇,更滌蕩寰宇、助陛下掃滅東南各路反賊……此二人皆乃國之乾城,功勳赫赫,尤其是房俊正值壯年,正該為帝國竭儘全力,豈能放任其致仕請辭,賢良在野?陛下這道聖旨乃是亂命,門下省有封駁聖旨之權,故而……鬥膽予以駁回。”
左右門下省官吏溫言,各個麵上泛著光彩,下意識的挺直腰杆。
那位尚書省的官員一愣一愣的,待到劉洎一番慷慨陳詞,這才懵然問道:“劉侍中這是……封駁陛下聖旨?”
入唐以來,門下省的確有“封駁”之權,但真正封駁的聖旨……這恐怕是第一遭吧?
娘咧!
你這不僅僅是打陛下的顏麵,還說陛下是個亂命之昏君呐!
你們門下省想造反呢?
劉洎橫下一條心,挺胸凸肚,極儘不畏皇權之賢良風範,朗聲道:“正是!吾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君上既有亂命,自當予以封駁、撥亂反正!”
門下省官員興奮得滿臉通紅,若非此刻還有尚書省官員在此,怕是早已掌聲雷鳴,給劉洎擊節叫好!
先有魏徵,後有劉洎,咱們門下省適中這麼犯顏正諫、鐵骨錚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