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刺眼一出,殿內氣氛瞬間有點尷尬,李孝恭瞪了房俊一眼,李元嘉目光遊弋,李承乾無奈道:“二郎,慎言!”
在座之人無論文武,皆讀書萬卷、通曉古今之輩,自然知曉宗室之利弊。
曆朝曆代都將宗室視為帝國基石,將其當作統治的根基,隻因其本身的利益與王朝的延續休戚相關,自然應當不遺餘力的竭誠奉獻。然而遍數青史,當王朝帝國風雨飄搖、瀕臨覆滅之際,又有幾個宗室子弟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擎天保駕?
於國之功勳未必有多少,反倒是蛀蟲一般蝕空國家財政,大肆兼並土地,奴役百姓猶如牛羊,欲壑難填、寡廉鮮恥……
每到王朝中斷或者末期,“宗室”從來都不是一個正麵詞彙,所代表的往往是昏聵、腐敗、倒行逆施。
房俊:“微臣知罪。”
作為實際上宗室領袖的李孝恭與名義上宗室之主的李元嘉,兩人互視一眼,苦笑搖頭。
李孝恭歎息道:“二郎所言難聽,但卻是事實,然則宗室亦有自己的難處,要麼平庸昏聵,要麼過猶不及,想要取之中庸,何其難也?”
這話也讓在座諸人齊齊點頭,表示認可。
史書一本一本的擺在那裡,早已將宗室的利弊說得清楚詳儘,但如何對待宗室卻依舊是古往今來每一個王朝所麵臨的超級難題。
宗室自然不可能全是窩囊廢,事實上這些皇親國戚接受著當世最好的教育、有著無與倫比的政治資源,隻要朝廷願意加重任職、委以重用,成就會遠超尋常人,短期內便能造就一大批能力顯著、權勢顯赫之人。
然而這些宗室子弟羽翼豐滿之後,作為距離皇權最近之人,難免生出染指皇權、取而代之的不臣之心,成為巨大隱患。
榮華富貴、鐘鳴鼎食的豢養起來,幾十上百年後又會養出一群廢物,不僅無法起到拱衛皇權的作用,反而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
如何既要重用,又要防備,其間之尺度著實難以把控。
所以宗室淪為蠹蟲,某種程度上也在於皇帝的取舍……
李承乾揉了揉太陽穴,終止了這個話題:“讓那些人去鬨吧,隻要朕不搭理他們,鬨一陣子也就偃旗息鼓了,他們也隻能嘴上吵吵嚷嚷,當真讓他們乾點什麼不臣於朕之事,也未必有那個膽子。”
他看向李積:“此番劉延景兵敗,鳳棲原失陷,尉遲恭已經率軍攻占圜丘,猛攻長安就在旦夕之間,關中內外輿情紛紛,朝野上下日夜驚懼,英公可有退敵之策?”
李積搖搖頭,道:“衛公乃天下名帥,兵法韜略無人能出其右,如今執掌東宮六率,總管天下兵馬,腹中自有良策,何須微臣濫竽充數、指手畫腳?非微臣不敢儘責,實在是人儘其用、方為正道。”
從劉仁軌率水師舟船北上,繼而一路攻城掠地直逼潼關,再到整個霸水防線道布置、調派,以及派遣劉延景抗敵,一係列動作很明顯皆在計劃之內,而這個計劃他事先全不知情,可見皇帝與李靖之間已經有了一整套策略。
以李靖之能力、威望,加上皇帝的信任、倚重,這套策略必然會被毫無折扣的執行下去,這個時候他李積又何必摻和進去?
雖然明知這是皇帝讓他分一杯羹,但他卻不屑為之……
李承乾見李積興致缺缺,遂不再提及此事,畢竟以李積之資曆地位加上如今宰輔之首的權勢,的確令他這個皇帝深感忌憚,尤其是之前李積對於皇位之爭袖手旁觀,愈發讓他感受到嚴重之威脅,如果李積從此能夠站在他這一邊且保持足夠的距離與理智,倒也算是一樁好事。
像李積這種人,最好就是在有事的時候讓他頂在前頭衝鋒陷陣,卓越的能力會讓他在麵臨困難的時候勢如破竹遊刃有餘;但無事的時候就得讓他遠離權力中樞,最起碼也要保持距離,否則一旦生出異心,必成心腹大患。
既然李積識趣,自是最好不過。
李承乾對諸位大臣道:“那些宗室想鬨就讓他們鬨一鬨吧,隻要不是太過分,朕就當看不見。不過李君羨你親自盯緊著一些,若是有誰膽敢私通外敵、勾結叛軍,定要搜羅人證物證,到時候朕必然不肯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