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晚上,紅星鄉的那些村乾部小隊長什麼的,一直在到處跑。
明明是晚上,但紅星鄉就這麼熱鬨起來了。
橋頭村南邊,薑大河一家,氣氛很沉悶。
他們家之前買了一百隻小雞,養雞過程中死了十幾隻,現在還剩八十幾隻。
這些雞已經可以出欄,偏偏雞肉價格一天比一天低……
薑大河很想抽煙,但眼瞅著家裡一直在虧錢,他壓根舍不得買煙抽。
“大河,不然我們再去薑瘸子家問問?”薑大河的妻子開口。
他們之前去找過薑麗雲,想把雞賣給她,但薑麗雲那邊不缺雞,也就沒有要。
“人家都不要了,”薑大河歎氣,“她手上訂好的雞賣光,估計得半個月後。家裡這八十幾隻雞,總不能一直這麼養下去,養半個月吧?”
這麼多雞養半個月,光飼料就要多少?
夫妻倆正說話呢,有人來敲門。
薑大河剛打開門,就看到了他們生產隊的小隊長。
小隊長看到他們,立刻道:“大河啊,鄉裡幫咱們老百姓聯係了上海那邊的一個批發商,可以把咱們的雞賣去上海,就是要等幾天才開始收雞……你們的雞要賣不?”
薑大河驚喜極了:“要!”
生產隊的小隊長早就猜到他們家的選擇了:“那你們在我這裡做個登記,幾天後把雞送過來。對了,這件事是薑瘸子的兒子和磚瓦廠運輸隊另一個小夥子牽頭的,你們賣了雞,可要感謝一下他們。”
薑大河連忙詢問起來,小隊長就說了今天在鄉裡發生的事情。
薑大河感激萬分:“他們給的價格不錯,真要謝謝他們……”
同一時間,賀家。
賀春琳的小叔和小嬸來了賀家,跟賀父借錢,好給他們養的雞買飼料。
賀家聽了薑麗雲的話改為養鴨,但賀小叔家依舊養著雞。
薑麗雲勸賀家彆養雞的時候,賀小叔家的雞都養了一個月,快養大了,總不能扔了不要。
賀小叔的妻子抹著眼淚:“現在可怎麼辦好,我們養雞本來是想賺點錢給老大娶媳婦的,可現在錢都虧光了,現在連買飼料的錢都拿不出來,老大這還怎麼娶媳婦?”
賀小叔也特彆難受。
他一直種地,平常是賺不到什麼錢的,給兒子娶媳婦的錢也就一直不夠。
他養雞是想多賺點錢,為此不惜把家裡的錢全拿出來,買了兩百隻小雞回來養。
結果他認真養了這麼久,現在眼瞅著雞要出欄,突然賣不出去了!
他們家還連買飼料的錢都沒了!
他們祖祖輩輩養的那種雞,隨便喂點什麼都能活,吃穀子就可以。
但長得特彆快的白羽雞隻能吃飼料!
甚至於天冷一點,它們都會被凍死,為了養活這些雞,賀小叔一家還弄回來一個鐵皮油桶,在裡麵燒火給白羽雞取暖。
他們伺候這些雞,真的跟伺候祖宗似的?,現在還要為了給“祖宗”買飼料跟人借錢。
賀父想要安慰自己弟弟幾句,但不知道要怎麼安慰才好,畢竟現在這種情況,他們真的沒有什麼好法子。
就在這時,有人來敲門:“賀老二是不是在這裡?我去你們家沒見到人。”
賀小叔立刻上去開門:“我是在這裡。”
今天有點冷,門一開,外麵的冷風立刻就往裡灌。
賀家所在的村子的村長飛快進門,轉身把門關上。
“村長,你找我有事兒?”賀小叔問。
村長道:“是有事,過幾天村裡會統一收購白羽雞,你家的白羽雞挺多的吧?來跟你說一聲。”
“村裡統一收雞?”賀小叔驚喜極了。
“是啊,給的價格還挺好的,比現在的市場價要高一些!賀老大,這還要謝謝你的毛腳女婿呢!”村長笑著看向賀父。
所謂的毛腳女婿,就是還沒結婚的女婿。賀父不解:“這跟薑利海有什麼關係?”
“薑利海去□□著村裡找到了銷路!”村長道:“我本就是想在找過賀老二之後,來找你的,你這個毛腳女婿不錯啊!”
賀父驚訝極了——薑利海還有這本事?
賀小叔也想起來一件事:“之前利海來我們這邊,問我們家裡養了幾隻雞……這是為了給我們找銷路?”
前段時間薑利海來他們這邊統計白羽雞的數量,賀小叔看在他是自己大哥毛腳女婿的份上,還帶著他去彆人家詢問情況來著。
那會兒,他覺得薑利海是閒著沒事乾,對薑利海有點厭煩,真的太不應該了!
賀小嬸更是道:“春琳,你找的對象真好!”
賀家人一下子開心起來。
同樣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發生了。
孫家,孫金山的父母看著兒子麵露自豪:“二毛,你終於長進了,知道跟著人家好好辦事了。”
孫金山今天回家之後,就一直得意洋洋地跟父母炫耀。
但讓他想不到的是,完了他父母竟然這麼說。
“爸,媽,什麼叫我終於知道要跟著人家好好辦事了?白羽雞的銷路是我找到的好麼!”
孫母道:“這件事又不是你想到的,你之前不是跟我們說這是薑利海妹妹想出來的賺錢法子嗎?”
孫金山:“……”
收購白羽雞這件事,薑麗雲是不管的。
她有自己的生意要做,沒空去管收雞的事情。
第二天是周日,薑麗雨不上學。
薑麗雲提前一天就問了她要不要去鎮上玩,薑麗雨說要,薑麗雲就在出發前叫醒她,讓她坐在自行車後座上,載著她一起去鎮上。
“這是你妹妹?挺可愛的。”來買煎餃的客人看到薑麗雨,笑著問道。
“是啊,是我妹妹!張老師,你要幾個煎餃?”薑麗雲問。
“來五毛錢的。”張老師道。
薑麗雲幫她把煎餃裝起來,又開始招呼下一個客人:“李姐,你這穿著是新衣服?真顯白!”
李姐被誇了之後很開心,跟薑麗雲買了一塊錢煎餃。
薑麗雲已經在鎮上擺攤兩個多月,她上輩子就認識鎮上很多人,現在重新熟悉了一下之後,更是能叫出自己絕大部分客人的名字。
如今的九曲鎮還是個熟人社會,那些人跟她熟了,來她這裡買煎餃的次數就會變多。
化纖廠的劉廠長,就特彆喜歡來薑麗雲這裡吃早飯,傍晚下班後,他還會騎著自行車,去幼兒園那邊找薑麗雲買炸雞腿。
家裡有客人他買炸雞腿請客,老婆不開心了他買炸雞腿哄老婆,自己饞了他買炸雞腿給自己吃……總之,一星期下來他至少吃兩回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