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2)

再一次被親女兒揭了老底的太子:......

老四刪起居注好像也沒什麼用處?

這些事情後世人怎麼也全都知道?

太子借故把女兒送出去,自己回身折返回來寫回信。

寫著寫著,他出了神,五年前送去的桃乾汗阿瑪好像確實高興,要不這次再送點兒?

時令的瓜果蔬菜倒是不必,外頭自然有的,隻是不知道汗阿瑪吃不吃得慣?

這會兒沿海一帶氣候不錯,但也不知道汗阿瑪身體如何,是不是得再送些丸藥太醫過去?

上回的自製小刀的確不好,這次可以送自己做著玩兒的印章,汗阿瑪應當喜歡。

自己的衣服……

太子麵色一僵,衣服還是算了,送幾塊自己用過的玉飾過去為好。

正想著,方才出去的楚鳶捏著鼻子,帶著滿身的腥臭味回來了。

“阿瑪,您快些回毓慶宮去看啊,瑪法給您寄來的幾箱子海蝦海蟹都壞了!”

楚鳶失落至極。

她原本還想著蹭一口海鮮吃,誰知道這會兒的交通工具落後,雖然海鮮早就拿冰塊凍了,一路送過來也都細心護著,但還是放壞了。

雖然放壞了,但那也是康熙的一片心意,因此如今主事的李側福晉不敢擅作主張,讓人來找太子。

而太子不慌不忙,先回去信上又添了幾筆才走。

楚鳶湊過去一看,他寫的是這次海鮮送回來還是壞了,想必是路途遙遠之故,他沒吃到很遺憾,真想有時間陪著阿瑪一起去吃呀!

楚鳶摸摸胳膊:......這父子倆真夠肉麻的。

把這身滿是海鮮臭味的衣服換下,楚鳶帶著庫房找出來的地球儀去了偏殿。

裡麵納蘭揆敘正在和九阿哥對著一本書研究。

那是楚鳶本來準備讓九阿哥去海外找的幾本書,九阿哥把她給的名字翻譯成洋文,就覺得眼熟,然後在宮裡找啊找,最後發現康熙的書房裡就有。

隻是找到的書都是比較專業的,比如牛頓的《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些,不光楚鳶看不懂,九阿哥看不懂,博覽群書的納蘭揆敘也看不懂。

雖然看不懂,但他們都覺得裡麵有的東西有道理,並且準備研究研究。

楚鳶覺得他們是在浪費時間,這裡麵有好多數學公式,不是精於此道的人,估計要從頭學起,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麵,倒不如學點彆

的。

所以她搬來了毓慶宮庫房裡的地球儀。

納蘭揆敘這個名字,對於後世人來說不怎麼出名,但是他是明珠的兒子,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的弟弟。

納蘭容若和清初文人顧貞觀交好,顧貞觀又有個好友叫吳兆騫,這人是納蘭揆敘的老師。

總之,圍繞著納蘭容若,顧貞觀,吳兆騫甚至納蘭揆敘這些人的好友,在如今的文壇上都負有盛名,屬於清流中的清流,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楚鳶最難以置信的就是,身為一個接受儒家教育的古代文人,納蘭揆敘居然相信地球是圓的!

納蘭揆敘翻書翻得頭痛,起來一邊活動筋骨一邊提醒:“郡主,您彆忘了我也是滿人呐!”

這倒也是。

據楚鳶自己觀察,大部分滿人對漢文化的態度都很極端,一部分覺得漢文化在囉唆些什麼?都是垃圾,我們滿洲最厲害!一部分覺得漢文化好厲害,我們滿人好垃圾!

……

但滿人推崇漢文化和漢人推崇漢文化還是不一樣的。

滿人就是學過來用,並不會真的將其當成信仰,同時也不會忽略了自己的騎射,一麵是皇上還在提醒要練習國語騎射,一麵是漢人自己也說,文武雙全。

漢人就不一樣了,大約是受了儒家文化影響過多,有些人輕易聽不得對自己先祖先師的駁斥言論。

而地球是個圓的,恰好就撥動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經。

楚鳶感覺自己似乎發現了清朝故步自封的原因之一。

就是清朝內部矛盾重重。

本來滿人對中原歸屬感就不強,想著大不了回關外,又怎麼能真的沉下心來好好治理發展國家?

而滿漢之間隔著的血海深仇,觀念的不同,也讓兩者很難融合,和平共處。

就算等到有遠見的皇帝費儘心思把兩族融合起來,也早就落後世界了,更何況後來的皇帝沒有這個心思。

最後的結果就是滿人擺爛,能享受多久享受多久,漢人也在時時刻刻想著恢複舊河山,具體參照乾隆末期開始的一係列農民起義。

從古來封建王朝,勝者為王,開始享受數百年的安樂來看,滿人的想法似乎沒毛病,而無故低了滿人一頭的漢人想要迎回正統,聽起來也是師出有名。

兩方都沒錯。

但時機不對,誰讓他們碰到了國外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彆的國家瘋狂搶占殖民地,搜刮斂財,積累資本的時候,大清陷入了內戰。

彆的國家積累完畢,餓狼般的眼睛盯上這個垂涎已久的東方大國,遍地都是黃金的天朝上國的時候,恰好是大清立國兩百餘年,本就是王朝末期,還偏偏被被內亂拖拽得奄奄一息。

回到現在,楚鳶陷入沉思,國家強盛,但內部有解決不了的矛盾怎麼辦?

自然是把矛盾從內部轉移到外部。

把窩裡鬥的精力放在抵禦外敵上,豈不是兩全其美?!

紫色背光鍵盤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