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紙上談兵(2 / 2)

西域諸國,如高昌等如今也都是紛紛歸附,

如今的欲穀設已經不把大唐放眼裡了,大唐派去調停的使臣,欲穀設直接扣留,甚至拉上高昌攻打仍親唐的焉耆,甚至還在謀奪大唐直接控製的西域橋頭堡伊吾。

這是已經展露獠牙,

大唐再不出兵,那葉護可汗就可能跟他叔父咥力失可汗一樣落的敗死的結局,而西突厥也有可能要重新一統,

偏偏欲穀設如今跟大唐又是這種態度,所以這種事情絕不能出現。

隻能出兵,必須出兵。

出兵得有理由。

還得考慮漠北薛延陀人,

但皇帝基本上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打,

隻是這場仗究竟是要以什麼理由,以及打多大規模,最終的目的,這些還沒有完全確定好。

侯君集想要掛帥出兵,他提出的計劃是集結起碼十幾萬唐軍遠征西域,先不打欲穀設,而是隻打高昌,

出兵理由就是高昌之前攻打了大唐的藩屬焉耆國,並且還阻攔西域諸國來大唐朝貢,

十幾萬大軍攻打高昌,侯君集有足夠的自信能夠一戰滅國,然後把高昌國改為大唐的一個州,跟原來伊吾國改為伊州一樣。

至於欲穀設,他認為先不急著動他,先剪滅高昌,也是斷欲穀設一臂,甚至大唐拿下高昌後,再加上伊吾,那就在西域有了真正的大本營,

到時進可攻退可守,甚至完全可以讓欲穀設來攻,以逸待勞,以守待攻,守城這塊大唐絕對優勢,

侯君集的這個計劃,李世民還是較支持的,因為這樣西征便是有限製的一戰,還留有餘地,

畢竟萬裡遠征,逐步蠶食也是上策,

上來就想鯨吞滅了高昌和欲穀設,不太現實。

可現在武懷玉卻提出,要解決西域問題,關鍵不是高昌,而是欲穀設,擒賊擒王,射人射馬,

要打就奔著欲穀設去。

皇帝有些猶豫了。

“你需要多少兵馬?”

“二十萬。”

李世民愣住,以為聽錯了。

“多少?”

“陛下,臣以為朝廷發兵,可號稱二十萬。”

聽到這,皇帝又愣了一下,號稱二十萬。

“那實際發兵多少?”

“兩萬足以!”

“你要征欲穀設,討高昌國,兩萬人夠嗎?”

要知道,唐距高昌國就七千裡,出了玉門關還有兩千裡闊的沙磧,地無水草,氣候異常,而欲穀設還更遠,

這仗不好打。

長途行軍,加上後勤補給,都是大問題。

兩萬人,雖然後勤補給困難降低,可現在的欲穀設兵強馬壯,說二十萬控弦之士也不全是吹牛。

就是高昌國,雖說是小國,可也有三郡五縣二十二城,戶籍人口也有好幾萬人。

這種綠洲國家雖小,卻易守難攻。

“陛下,實際隻需出動唐騎八千足以,餘下一萬二,則征召朔方河西青海等地的蕃騎協從出征,”

“等到了西域,還可再召伊吾、焉耆等藩屬國出兵。”

從二十萬的驚訝,再到兩萬的疑惑,再到現在八千騎的震驚,

李世民都有些撓頭了,

要不是這說話的人是武懷玉,是曾經朔方滅梁師都、野狐嶺敗突厥、燕山平北奚,陰山破突厥,嶺南平諸獠,一人武功赫赫,戰功著著,

皇帝還真以為是個光會紙上談兵的家夥。

可武懷玉有足夠的戰績,甚至被稱為常勝將軍,還從未曾一敗,大小百餘仗,保持常勝。

他說出來的話,皇帝不得不認真聽。

“說說你的計劃。”

“臣以為不論是欲穀設還是高昌麹文泰,他們都認為我大唐不會萬裡遠征,而且就算遠征,也會覺得我大唐起碼要出兵一二十萬,甚至會先打高昌,

他們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甚至在高昌跟我們打一場守城戰,

但兵無常勢,我們不能按敵人的計劃打,我們要出其不意,八千精騎悄然出擊,直取欲穀設,先破其汗庭,擒拿狼頭,然後再號令西域焉耆伊吾,甚至是葉護可汗他們發兵圍剿欲穀設北庭部屬,

等解決完北庭欲穀設,再來打高昌不遲,高昌隻不過幾萬人口,所憑的也隻是他的那幾十座大小城池,但我們可以先不管他·······”

“我大唐有神機營,有神機火器,真要對付高昌那些城池,其實並不難。”

皇帝聽著武懷玉自信的解說,不由的頻頻點頭。

是啊,為何非要先打高昌,為什麼一定要搞一二十萬人馬遠征?,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