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宰相西征(1 / 2)

第1101章 宰相西征

太極殿上。

武懷玉語驚四座,連撐著拐杖上殿的李靖都有些佩服這學生的敢說,兩年多不見,怎麼變的這麼激進大膽了。

就算要爭帥印,可也不能犯險。

就算是李靖,也不敢說率八千騎,七千裡遠征滅高昌,更彆說去乾翻擁有二十萬控弦之士的西域霸主咄陸可汗。

這兩年多憋壞了?

而另一邊,

不被李靖承認的學生侯君集,此時也是一臉懷疑的望著武懷玉,他越想越覺得武懷玉不老實,

這根本就是為了搶奪他的帥印,才故意作這驚人之語。

八千騎滅西域,這不可能。

侯君集自認為不可能做的到,武懷玉也不行,就是李靖也不行。

他肯定是想先把帥印搶過去,等成為西征主帥,到時他再找理由增兵什麼的,那時皇帝總不可能又臨陣換帥吧。

肯定就是這樣,他越想越覺得是如此。

敢簽,那他更是自尋死路,到時擒不了欲穀設,滅不了高昌國,他如何覆命?

皇帝坐在禦榻上,並沒有出聲。

也是年後才剛從安南回朝,

在安南做了兩年都護,張亮倒是也踏實的做了些實事,出了些政績,不僅海貿搞的很好,而且還支持驩州都督程處默出兵越霧濕嶺,征服長山山脈以西南通河流域的獠蠻部落,

為大唐開疆拓土,新置棠州,設日落、文陽兩縣,兵鋒直抵湄公河畔。

“八千騎,就算衛國公也不敢如此誇下海口說能擒欲穀設、滅高昌吧?”

目光在兩位大臣身上掃來掃去。

武懷玉跪坐在殿上,

隻是仍還是那麼沉不住氣啊。

論勇猛,不會射箭的侯君集勝過武懷玉一籌,但論兵法謀略,明顯武懷玉更擅長。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兵凶戰危,豈能輕敵?”

侯君集大聲朝武懷玉道,“宋國公這是把戰爭當兒戲,還是把國家當兒戲?有沒有把大唐的將士兒郎們放在眼中,放在心上?

真當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自己的功名,就絲毫不把將士們的性命當回事,不把國家當回事?”

侯君集站在殿中,粗壯如鐵塔,嗓門洪亮似銅鐘,直接對著武懷玉就是一通連珠炮似的攻擊。

念及此,

侯君集終於忍不住站了起來。

侯君集仍杵在那裡,質問武懷玉,“八千騎擒欲穀設、滅高昌,你既敢誇下如此海口,那你可敢在此金殿上立下軍令狀!”

他不敢簽,那他剛才的話就是砰砰打自己臉。

“宋國公真是好大口氣!”

這個武懷玉,兩年多不見,倒是憋了一肚子壞水啊。

可僅要八千騎就敢說遠征西突厥,當年漢武帝的冠軍侯霍去病也不敢這麼說吧。

侯君集好不容易抓到個機會,豈會輕易罷手,武懷玉敢吹,那他就要把他頂到牆上下不來台。

扭頭看了眼老侯,這家夥兩年多不見,更加粗壯了啊,這腰圍也壯了一圈,滿臉的絡腮胡須也修飾的很精致,

殿中還有一位紫袍宰相也神情複雜的看著那個豪言壯語的人,他就是張亮。

“侯相,請坐下說話,你站那麼高做什麼,要居高臨下壓製我嗎?

有理不在聲高,更不在身高,請坐下說話。”

武懷玉不急不緩,絲毫沒把他的攻擊放在眼中。

向南又收複唐林、安遠、羅伏幾地,重設唐林州和羅伏州兩州。

而安南與南中黔中的交通運輸水陸通道,也越發通暢,這些也都算是張亮的功勞了,

去年底入京朝集,便沒再回去,年後皇帝拜他為禦史大夫,加參預政事銜,入政事堂再度為相。

不過再次政事堂的張亮,還掌握著禦史台這重要衙門,也算是鹹魚翻身,隻是他這次回朝後,侯君集雖然再次來拉攏,可他卻一直保持著距離。

上次被貶,就跟侯君集跟魏王有關,現在他是一點不想跟他們沾邊。

侯君集一直跟他說,是武懷玉將他貶謫安南,這也算是事實,可張亮對武懷玉心中有怨,卻不敢也不想跟武懷玉為敵。

上次武懷玉已經抬了手,他也向武懷玉低頭,也就沒必要再作對。

時隔兩年多,兩人再次同殿相見,

他依然還是那麼的鋒芒無比啊。

“敢不敢立軍令狀,還是說隻是胡誇海口?”侯君集咄咄逼人。

武懷玉沒理會他,

而是麵向皇帝,“陛下,臣的計劃已說明,如果讓臣領兵,八千精騎是第一波前鋒,也是刀尖,後續也還是要有一些人馬的,

除了這八千騎外,臣還需要能夠挑選一些能夠配合默契的武將,否則若是讓侯相做我副手,以他現在這種態度,隻怕真隨我出征,不但幫不了忙,還會扯後腿。”

侯君集怒極,

瞪大雙眼,“武懷玉你休得胡言,本相以為你拿軍國大事當兒戲,你沒有資格領兵西征,”

“本相不能讓你這般肆意胡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