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布是死在武懷玉的安排下的,大家其實都知道,但這事不能明著說。
“石頭你盯著河中粟特諸國,尤其是康國和安國,現在安國國王還是出身胡祿屋部的,”
而康國,實力很強,在漢代時,就以十二萬戶,六十萬口,十二萬勝兵的規模,雄踞河中。
雖說在南北朝時,康國已經瓦解,殘留的康國遠不如當年,但也仍是河中粟特國家實力第一。
西突厥對康國的滲透和控製也很強。
“彥章你坐鎮千泉,要盯好南庭的人馬,尤其是泥孰一係的阿史那子弟。”
“飛鴉兒,你坐鎮碎葉,主要是盯緊哥舒兩部,他們的實力很強,若是兩部聯合起來,會很麻煩。伱還要抓緊把碎葉到怛羅斯、石頭,碎葉到勃達嶺的這兩條路線上的城堡、烽燧、驛館修好,”
“豬兒,你坐鎮伊麗,儘快把伊麗鎮修好,同時盯緊突騎施,”
·····
武懷玉一一交待五位義子,一人給他們留了四千兵,趁著現在突厥諸部還算恭順,趕緊把軍鎮守捉烽遂這鎮戍體係建起來,有了這套東西,就算諸部叛亂,安西軍各鎮也能穩住陣腳,安西軍其它援兵也能迅速趕來圍剿。
接下來幾天時間,
武懷玉在碎葉,為薄布舉行了一個比較隆重的喪禮,
他甚至還親自給薄布可汗抬棺,
武懷玉和他的五大義子,還有北庭可汗彌射、吐火羅可汗烏濕波、可薩可汗莫賀咄,八人抬棺,
也算是給足了突厥人麵子。
最後靈車送往千泉山汗庭安葬,武懷玉還親自寫了封墓誌銘,讓軍中工匠選了個好石頭刻成漢突粟三種文字的碑。
墓誌裡還給薄布不少美化。
蓋棺論定,入土為安。
繼往絕這個汗號,倒是讓泥孰這一係絕了。
送走薄布靈車,
阿悉結戰俘奴隸在碎葉城外修的點將台也建好了,堆土壘起的一個大高台,出征的日子定好了,各部出兵數量也定好了。
安西軍出兵一萬二,
而突厥十箭部落,各出兵三千,兩千為戰兵,一千為運送糧草器械的輔兵,葛邏祿等一些彆部,也各出一二千兵不等。
這是征討的中路主力,
而龜茲、焉耆是北路軍,吐火羅和昭武粟特是南路軍。
可薩可汗的可薩汗國雖說當初曾出兵四萬幫希拉克略打波斯,但路途太遙遠,一時也無法調兵過來,武懷玉也沒讓他們來,
可薩可汗阿史那莫賀咄帶一些子弟和侍衛跟隨武懷玉軍中,觀軍容、參謀,莫賀咄主動的獻了一筆不小數字的金銀,以充軍需。
武懷玉特意要求西突厥的各可汗、小可汗、葉護、大俟斤、大啜等隨征,說是觀軍容、參軍事,實際就是既要讓他們見識安西軍的精銳,也是不讓他們在後方有機會搗亂。
再說,還可以起到殺雞儆猴作用,這殺雞的時候,猴子必須得在場才有效果。
點兵台是薑行本這個曾經任將作少監的總管負責搭的,不得不說那些阿悉結奴隸,在皮鞭的督促下效率很高,搭的台子質量也很好。
“武相就帶一萬兩千安西軍弟兄出征,會不會太少了一些?”
“打疏勒三國,要那麼多兵做什麼?”武懷玉站在高台上,“要不是為了能夠震懾天山南北,其實這次用兵,甚至都不需要再帶上突厥、粟特、吐火羅等,”
三路兵馬,加起來七八萬人,說實話,太多了。
但要是從震懾角度來說,這樣出兵卻又是很有必要的。
這次打疏勒三國,武懷玉點了一萬二安西軍,但他根本沒打算讓安西軍上,攻城打仗的時候,就讓突厥等諸部輪番上,
這其實也是服從性測試,
要馴服西域突厥諸部和各國,就得跟馴服烈馬一樣,得把那股子桀驁不馴徹底打下去。
牙兵校尉登上點將台,“稟使相,赤山守捉雄闊海戍主回來了,他說帶了疏勒國王、王後一行百餘人來。”
“疏勒王?”
薑行本在旁邊聽的一頭霧水,“雄闊海帶了疏勒王夫婦來碎葉了,什麼意思?難不成他率他那二十五人的赤山戍,翻越淩山,穿越千裡,跑疏勒國王城,把疏勒王擒來了?”他開著玩笑。
“雄闊海說是疏勒王夫婦翻越淩山後被他們遇到,疏勒王裴施說是來碎葉拜見使相,於是他便把人帶來了。”
“疏勒王這是啥意思,前來請罪投降?”
“咱這點將台都搭好了,兵馬都集結完畢了,疏勒國要投降?”薑行本甚至有點不高興。
武懷玉站在台上,
“讓雄闊活把疏勒王帶到這來,”
薑行本問,“他要真投降,那咱還出不出兵了?”
武懷玉笑了幾聲,“不管疏勒王前來是不是要投降,都不會改變這次既定的出兵計劃。”
“投降了還打?”
“他要真投降,那我們就出兵去接收疏勒!”